摘要:当一轮红日冲破高原的晨雾,把光流洒向贫瘠的土地时,他滚烫的心口突然涌出一句唱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
陕北的冬夜还未褪尽寒意,李有源背着粪筐在熹微中前行。
当一轮红日冲破高原的晨雾,把光流洒向贫瘠的土地时,他滚烫的心口突然涌出一句唱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
这声发自肺腑的吟唱,成了穿越世纪的情感密码。
那时的葭县,土地贫瘠,旱灾连年,百姓在苦难中挣扎。直到共产党来了,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李有源才开起荒地,打下十石谷子。
当他看到城墙上“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的标语时,未知的歌词有了归宿,朴素的感恩凝成了最真挚的颂歌 。
这首借《白马调》传唱的歌谣,随着移民队的脚步,从葭县唱到绥德,再唱进延安的晨光里。
鲁艺的文艺工作者在骡马店听见这歌声时,立刻提笔记录。
后来公木等人改编加工,让《移民歌》成了《东方红》,随干部团传到东北,又传遍全国 。
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这旋律伴着新中国的诞生回荡;1970年太空里,“东方红一号”带着它向宇宙宣告中国的声音。
它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晨曲,是火车站钟楼的报时声,更成了几代人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爷爷总说,从前听的是《卖娃娃》的悲叹,后来唱的是《东方红》的欢畅。
他藏着一张泛黄的歌单,边角磨破,却在“他为人民谋幸福”那句旁画了颗红五星。
去年在延安,白发老人领着孩童合唱的身影,让我读懂李有源“集体创作”的谦辞——这歌声从来不是一人的抒情,而是千万颗心的共鸣。
如今再听《东方红》,依旧会眼眶发热。
那旋律里有黄土高原的厚重,有救星临门的狂喜,更有人民对初心的铭记。
从陕北的晨雾到太空的星辰,这穿越时空的吟唱,永远诉说着一个真理:心向人民的人,永远活在人民的歌声里。让《东方红》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作者声明:图片个照片来自于网络,网图侵删。
友友们,我们永远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我是从小唱着《东方红》长大的,友友们会唱《东方红》吗?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