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以能源资源丰富、草原文化独特著称;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素有"煤炭之乡"美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两地同为资源型经济区域,在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上存在诸多相似性,其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差异有多大?一起来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以能源资源丰富、草原文化独特著称;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素有"煤炭之乡"美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两地同为资源型经济区域,在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上存在诸多相似性,其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差异有多大?一起来看看。
山西省在城市人口总规模上展现出群体优势,常住人口排名前10的城市中独占7席。省会太原市以551.47万常住人口位居两地所有城市之首,是唯一超过500万人的城市。运城市以467.19万常住人口紧随其后。从常住人口规模看,山西在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数量上占优(7个,内蒙古为2个);而在常住人口低于100万的城市数量上,内蒙古为2个,山西没有。
内蒙古在人口增长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两地共6个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城市中,内蒙古独占5席,分别是呼和浩特(0.98%)、鄂尔多斯(0.91%)、包头(0.38%)、阿拉善盟(0.34%)和乌海(0.2%),呈现出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的优势。相比之下,山西省仅有省会太原市1个城市实现人口正增长,展现了强大的虹吸效应。
两地共有6个城市的城镇人口占比超过80%,形成了"高城镇化"群体。其中,除太原外,其余5个(乌海、包头、阿拉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全部属于内蒙古。乌海市的数据特征尤为独特,其常住人口虽少(55.73万人),但城镇化率高达96.88%,在两省所有城市中位列第一,呈现出典型的"小而精"人口结构。太原市(89.7%)和包头市(88.5%)的城镇化率也均处于高位。
两地内部的人口流动趋势差异明显。山西省呈现省会"一城独大"的特征,太原是全省唯一人口正增长的城市,而运城、临汾等传统人口大市均出现0.7%以上的人口负增长。内蒙古则呈现"东减西增"地理格局,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组成的"呼包鄂"城市群成为人口增长和高城镇化的核心区; 而呼伦贝尔(-1.26%)、通辽(-1.06%)等东部地区人口减少严重;位于中西部的乌兰察布(-1.5%)同样出现明显回落。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