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III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在中国23家医院开展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了610例基线平均体重为87.2 kg(平均BMI为31.1 kg/m²)的超重或肥胖(BMI≥24 kg/m²)成人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周一次皮下注射4mg Mazdutide、
在治疗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了
该III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在中国23家医院开展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了610例基线平均体重为87.2 kg(平均BMI为31.1 kg/m²)的超重或肥胖(BMI≥24 kg/m²)成人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周一次皮下注射4mg Mazdutide、6mg Mazdutide或安慰剂,治疗周期为48周。
4 mg组体重较基线平均变化百分比为 -10.09% (95%CI: -11.15%至-9.04%)。
6 mg组体重较基线平均变化百分比为 -12.55% (95%CI: -13.64%至-11.45%)。
安慰剂组体重较基线平均变化百分比为0.45% (95%CI: -0.61%至1.52%)。
4 mg组为73.9%,6 mg组为82.0%,安慰剂组为10.5%。
至48周时(疗效维持并进一步提升):
4 mg组体重平均变化百分比为-11.00%,6 mg组为-14.01%,安慰剂组为0.30%。
4 mg组为35.7%,6 mg组达到了49.5%,安慰剂组仅为2.0%。
这表明
还包括
48周时,6mg组腰围平均减少10.72 cm。
收缩压平均降低8.5 mmHg(6mg组)。
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6mg组降低2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有所下降。
血清尿酸水平下降36.7 μmol/L(6mg组)。
脂肪肝得到显著改善,基线肝脏脂肪含量≥10%的受试者其肝脏脂肪含量降幅可达80.2%。
Mazdutide的安全性整体良好,与同类GLP-1药物相似:
如恶心、腹泻、呕吐等。这些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初期或剂量递增期间,通常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干预即可缓解。
因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比例非常低,4mg组为1.5%,6mg组仅为0.5%,显著低于一些同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
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肛瘘、胆囊炎、梗阻性胰腺炎等,但极为罕见。
未发现心血管风险信号,低血糖风险发生率低(
(48周平均减重14.01%,近半数患者减重超15%)
为肥胖患者提供了新的高效选择。
2. 多重代谢获益:
Mazdutide的优势在于不仅能
超重/肥胖人群其安全性特征与GLP-1类药物相似,且因不良反应停药率显著低于同类药物,预示着
Mazdutide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
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此外,其针对2型糖尿病的适应症也已于2025年9月获批,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等领域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应用潜力巨大。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