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俄乌这场仗,很多人盯着战场上的坦克和导弹,谁赢谁输好像就看领土和伤亡数字。可你仔细想想,俄罗斯就算在军事上占了便宜,也栽了个大跟头,就是把乌克兰人原本那点模糊的民族感觉彻底点醒了。这不是什么空谈,数据和事实摆在那儿。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全面入侵后,乌
说起俄乌这场仗,很多人盯着战场上的坦克和导弹,谁赢谁输好像就看领土和伤亡数字。可你仔细想想,俄罗斯就算在军事上占了便宜,也栽了个大跟头,就是把乌克兰人原本那点模糊的民族感觉彻底点醒了。这不是什么空谈,数据和事实摆在那儿。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全面入侵后,乌克兰人的身份认同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本来还有不少人觉得俄乌就是一家子,现在呢?铁板钉钉地把自己当成独立的民族。这事儿对俄罗斯来说,输赢都抹不掉,因为它直接砸了普京那套“乌克兰是俄罗斯一部分”的叙事。咱们一步步捋捋,这里面有历史纠葛,也有当下变化。
先从根儿上说,俄乌俩国家,本来就是东斯拉夫人的一脉。九世纪中叶,诺曼人维京后裔在基辅建起罗斯公国,那时候斯拉夫人还是一家子,语言文化混着用。1240年蒙古大军西征,基辅城墙被踏平,土地乱成一锅粥。北部斯拉夫人往莫斯科那边跑,慢慢成俄罗斯;南部这片儿呢,落到立陶宛和波兰手里,农民们得学拉丁文念经。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头子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跟沙皇签协议,加入莫斯科那边,图个反抗波兰的靠山。可这联盟一签,沙皇就开始插手行政,乌克兰贵族在宫廷里吵自治权,渐渐地,俄罗斯化政策上来了,学校教俄语,集市上卖普希金的书,乌克兰本土民谣听着都淡了。
到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煤矿工人举红旗庆祝加入联盟,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成苏联一部分。斯大林时代,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管得死死的,乌克兰的宗教艺术文化全得符合苏共那套意识形态,民族意识被压得喘不过气。赫鲁晓夫上台后,1954年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说是纪念1654年协议三百周年。那时候苏联还硬气,这事儿就这么定了。1991年苏联解体,两国独立,乌克兰开始亲西方,签欧盟协议,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把遗产。可边界还是模糊的,很多人觉得俄乌就是兄弟,语言上俄语到处说,文化上果戈里这种作家,俄罗斯人说他是他们的,乌克兰人也抢着认。
2009年果戈里诞辰两百周年,俄罗斯在莫斯科大剧院办大活动,朗诵他的《死魂灵》,宣传民族自豪感。乌克兰人一看不乐意了,基辅街头抗议,说你们别抢我们文化遗产。这事儿闹得挺大,暴露了两国在历史上的纠葛,民族边界还没完全划清。俄罗斯那边,普京总觉得乌克兰是“人工造出来的”,东部俄语区得保护,免得被“法西斯”祸害。这套说法听着像借口,其实就是想拉回自己怀里。
转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一爆,一切变味了。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8日签条约,把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塞瓦斯托波尔港口战略要地,黑海控制权谁拿谁牛。乌克兰东部顿巴斯亲俄势力闹独立,俄罗斯支持,冲突从这儿拉开。俄罗斯军事上占优,乌克兰找欧美拉盟友,签援助文件。可这时候,乌克兰民族意识开始冒头。亲西方和亲俄派在基辅独立广场对峙,帐篷扎满地,争得不可开交。乌克兰人意识到,不能再模糊下去了,得和俄罗斯划清界限。部分在俄罗斯的乌克兰人回流,泽连斯基就是例子,他以前是喜剧演员,在俄罗斯电视台用俄语讲笑话,人气高着呢。危机后,他切断那边工作,回乌克兰发展。
2014年后,乌克兰战略模糊,阶层分化严重,民族觉醒还没成主流。可俄罗斯的推进太快,克里米亚公投、入俄、顿巴斯拉锯,喘不过气来。普京的强硬,让乌克兰人觉得威胁太大,得团结。传记作家说,普京就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体现,一百年里没谁像他这么贴近俄罗斯灵魂。可这也反过来,刺激乌克兰人觉醒。冲突给两国都砸了锅,乌克兰丢地,俄罗斯挨西方制裁。从文化上,乌克兰人开始重视本土历史,克里米亚在他们眼里是赫鲁晓夫的礼物,不是俄罗斯的。
再看2022年全面入侵,这才是转折点。俄罗斯军队从多路推进,基辅、哈尔科夫、赫尔松全线开打。俄罗斯以为速战速决,几天拿下基辅。可乌克兰人扛住了,泽连斯基从演员变总统后,切换乌克兰语广播,全民动员。入侵后,乌克兰身份认同大变样。民调显示,2022年前,东部俄语区很多人怪西方挑事儿,现在呢?统一对俄敌视。俄罗斯领导层没想到,入侵非但没让乌克兰人认祖归宗,反而boost了他们的国家认同。六个月后,绝大多数乌克兰人自认乌克兰公民,老一辈还残留点苏联情结,但年轻人彻底醒了。
具体数据摆着,2022年入侵前,乌克兰人中自认“区域身份”的人不少,东部更明显。入侵后,全国统一成“乌克兰人”,民族主义直线上升。俄罗斯的宣传,说乌克兰是“失败国家”,东部得救,可事实是,入侵让乌克兰人更团结。东部俄语使用者,本来对俄罗斯有好感,现在翻篇了。语言上,俄语使用率降,乌克兰语成主流,泽连斯基总统前讲俄语,现在练乌克兰语。学校课本改了,强调独立历史,乡村集会讲祖辈故事。
俄罗斯那边,使劲抹除乌克兰身份。占领区,联合国说他们的公投非法,俄罗斯没全控住。部队进村,禁乌克兰书,学校教俄语历史,说基辅罗斯是俄罗斯起源。可这适得其反,乌克兰人更恨。英国在奥斯陆会议上说,俄罗斯抹文化会失败。联合国报告,俄罗斯在占领区搞“去乌克兰化”,改路牌、禁媒体,可乌克兰抵抗文化战,音乐家作曲讽刺入侵,墙上涂鸦写“我们的土地”。
三年过去,到2025年9月,战局胶着。俄罗斯在顿涅茨克推进,控制库拉霍沃和潘捷列伊莫诺夫卡,可乌克兰反击库尔斯克,短暂占村。泽连斯基访美,和特朗普谈停火,地图摊开指战线,可没共识。俄罗斯经济转向亚洲,普京阅兵红场,士兵齐步。可乌克兰呢?节日游行蓝黄旗高唱国歌,拒绝模糊状态。入侵毁了城市,死了上百万,可也铸就了新乌克兰。查萨姆豪斯说,乌克兰人砸了“小兄弟”情结,站起来了。
这失败大在哪儿?俄罗斯本想用军事压服,证明乌克兰离不开。可入侵让乌克兰人看到,俄罗斯不是兄弟,是威胁。历史课本上,蒙古分裂后,乌克兰饱受压迫,俄罗斯建强大国家。可现在,乌克兰人觉得,那压迫还在延续。普京的“纠正历史错误”,签克里米亚条约,听着冠冕堂皇,其实暴露了帝国心态。俄罗斯情报失误,1991年独立后,没料到乌克兰会分化这么彻底。2014年危机,本是小火,2022年浇油,烧成大火。
来源:史观天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