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丨秋分乳食“玩”出科学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1:13 1

摘要:摄影报道)秋分时节,昼夜均分,寒暑相平。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深入开展之际,生态城中新友好图书馆联合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协、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及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小学二部,共同举办“节气乳食与食品安全”主题科普活动,将传统文化与

津滨海讯(记者 简讯 摄影报道)秋分时节,昼夜均分,寒暑相平。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深入开展之际,生态城中新友好图书馆联合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协、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及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小学二部,共同举办“节气乳食与食品安全”主题科普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志愿者陈阳率先开讲。她以“秋分收稻”“秋分种麦”等农谚为切入点,生动解读了秋分的天文意义与物候特征,同时点明秋季作为食材变质高发期的特点。结合真实案例,陈阳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食材变质原因,并重点科普“食品安全五要点”,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揭开秋分背后的健康密码。

“微生物究竟是‘敌’是‘友’?”这一问题引发了现场青少年的热烈讨论。天津科技大学丁昌玲博士与赵华民通过迷你显微镜展示洋葱表皮细胞,配合图文讲解,让孩子们直观认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大家既了解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的健康威胁,也知晓乳酸菌、酵母等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普大使田凯还围绕秋分“润燥”主题,讲解不同节气的乳品营养适配性,分享草原民族将发酵乳制品融入祭祀节庆的文化内涵,纠正乳品食用误区,帮助青少年建立科学消费观念。

最受期待的“双缩脲法检测乳品蛋白质”实验环节,让孩子们化身“蛋白侦探”。在天津科技大学刘逸寒教授的指导下,大家手持氢氧化钠与硫酸铜试剂逐步操作,当乳品样本中逐渐显现紫色时,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这抹“紫色告白”不仅证实了乳品中蛋白质的存在,更让青少年亲身体验到科学实验的魅力。“就像蛋白质需试剂‘显形’,生活中的知识、品德也需主动探索才能发现。”刘逸寒的比喻,引发孩子们对科学与生活的双重思考。

“用显微镜看细胞的时候特别神奇,做蛋白质实验,看到紫色出现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到科学离自己这么近!”参与活动的学生兴奋地分享道,“而且,现在我知道秋分时节要注意饮食安全,还了解到牛奶原来蕴含着这么多营养知识。这种‘文化+科学’的科普特别有意思,既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又让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和科学了。”

据悉,未来,生态城中新友好图书馆与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将持续联动中小学、社区,推出更多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为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注入力量。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