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刘亦菲跟着妈妈赴港求签,一身奢牌加命令式的口吻,让向太干脆利落地拒了她,可如今再提这位“神仙姐姐”,向太又盛赞她“圈内口碑零差评”,还夸其母“富养得好”。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向太陈岚一句“14岁的刘亦菲让我怕了”,把一段埋了二十年的港圈旧闻扒得明明白白。
当年刘亦菲跟着妈妈赴港求签,一身奢牌加命令式的口吻,让向太干脆利落地拒了她,可如今再提这位“神仙姐姐”,向太又盛赞她“圈内口碑零差评”,还夸其母“富养得好”。
前后差了二十年,评价却来了180度反转,这其中究竟是向太看人眼光变了,还是刘亦菲变了?
要懂向太当年的“拒签”,得先了解2000年前后的港圈格局,那时候的陈岚,手里攥着半个港圈的命脉。
永盛影业刚捧红周星驰、刘德华、李连杰,《赌神》《暗战》这些王牌项目攥在她手里,连杜琪峰想拍好片,都得靠她的投资撑着。
在她眼里,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有天赋的美人”,缺的是“能管得住自己性子的苗子”。
她在视频里说,一进门就看见她一身奢牌,14岁的小姑娘,开口就是把那个化妆师叫来,我要去造型师那儿。
要知道,那时候的向太刚帮张柏芝摆平“江湖奸杀令”,正费尽心思把这位“问题少女”往正路上拉,她太清楚艺人被宠坏的下场了。
向太嘴里的“小魔鬼”虽没点名,但结合后来张柏芝因片场耍大牌,被她“永不合作”的经历,也不难猜到这位“小魔鬼”是哪位。
更别说向太连周星驰都敢公开追责,嫌他“红了就膨胀”,在她的规矩里,艺人的态度比天赋金贵,她见多了被物质捧杀的例子了,天赋是块好玉,脾气要是没磨好,迟早碎成渣。
14岁就满身奢牌、说话带命令感,在她眼里不是“小孩不懂事”,是“养歪了的前兆”,她可不敢拿自己的招牌赌。
但是谁也没料到,这个让向太“犯怵”的小姑娘,后来真活成了她口中“最该有的样子”。
刘亦菲的妈妈刘晓莉,可不是普通的“星妈”,作为武汉歌剧院的首席舞蹈演员,她懂怎么教女儿骑马、弹钢琴养气质,更懂“娱乐圈不好混”的真章。
刘亦菲刚进《金粉世家》剧组时,因为没演技被导演骂哭无数次,连男主陈坤都不愿跟她搭戏。
是刘晓莉天天守在片场,白天帮她改台词、抠走位,晚上教她“给场务递瓶水,跟化妆师说声谢谢”,刘晓莉这样,不是装装样子,是真想把“尊重人”刻进女儿心里。
后来拍《天龙八部》,17岁的刘亦菲演王语嫣,打戏全亲自上,摔得浑身淤青也不喊苦,拍《神雕侠侣》时,瀑布戏差点被激流卷走,上岸第一件事是跟救生员道歉。
这哪还能看出有半分当年的“大小姐脾气”,向太说她妈妈让她明白工作人员不容易,其实点透了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就算有再高的天赋,也得弯得下腰。
谁家青春期的孩子没点傲气,关键是有人能不能及时拉一把,要是没妈妈在剧组盯着,刘亦菲说不定真会像向太担心的那样“长歪”。
那些家境好的孩子,有的被宠成“伸手党”,有的却懂礼貌、肯吃苦,他们差的不是钱,是“有人教他怎么做人”。
向太特意提一句“刘亦菲妈妈太会富养”,这话戳中了多少人对“富养”的误会,总有人以为给孩子买奢牌、满足所有要求就是“富养”,可真正的富养,是养出“有底气却不傲气”的性子。
刘晓莉的“富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带刘亦菲学马术、练钢琴,是为了让女儿有“拿得出手的气质”,这才有了向太第一眼就注意到的“出众修养”。
但她从不在物质上纵容,刘亦菲进组后穿的都是普通戏服,休息时还会帮工作人员搭把手。
对比现在有些家长,“孩子要啥给啥”,结果养出一身“公主病”,稍不顺心就摆脸子,才明白刘晓莉的聪明:富养的是“内在”,不是“外在”。
其实向太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当年她帮刘德华还清债务、力挺张柏芝拿影后,靠的是真心,可一旦对方耍大牌、破了“尊重人”的底线,她也绝不纵容。
这跟刘晓莉的教育逻辑一模一样,我可以给你机会、帮你铺路,但你得懂“珍惜”,得守“规矩”,就像她在视频里说的,富养不是给钱堆,是让她知道自己有本事,更要懂尊重人。
咱们普通家庭,可能买不起奢牌,但“跟人说谢谢”“体谅别人的辛苦”不要钱,可能没资源给孩子铺路,但“教他不抱怨、肯努力”也不难。
刘亦菲的例子证明,真正的“富养底气”,从不是穿在身上的名牌,是别人帮你时,你能说句“麻烦了”,自己有本事时,也能弯下腰。
回头再看向太的爆料,哪里是“揭老底”,分明是变相夸人,她敢说14岁的刘亦菲“可怕”,更敢说现在的她“口碑好”,这才是港圈大佬的识人眼光,看艺人不只看当下,更看“能不能改”“值不值得等”。
向太这辈子见多了“高开低走”的艺人,张柏芝刚出道时多灵气,最后栽在“脾气”上;周星驰天赋够高,却因“不懂感恩”被她公开说“可惜”。
而刘亦菲恰恰相反,从“有点狂”到“零差评”,这种“能听劝、肯改变”的态度,比天赋更稀缺。
后来刘亦菲在拍《梦华录》时,为了演好市井女子赵盼儿,故意三天不洗头找状态,在云南拍剧时,跟着白族大妈学扎染,把手泡脱皮也不抱怨。
这些细节传到向太耳朵里,她或许也会暗喜当年没看错人,这就像她直播选品,不看牌子看品质,选艺人也一样,天赋能让你进门,但“态度”才能让你留下来。
这道理放在咱们普通人身上也一样,职场里不管多有才华,要是摆架子、不配合,迟早被团队淘汰,生活中哪怕家境普通,只要懂尊重、肯沉下心,照样能被人高看。
好的人生从不是靠“出身”或“天赋”,是“错了能改,顺了能沉”,这才是最实在的活法。
来源:沧海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