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具身智能不断探寻将人工智能与实体交互深度融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各领域创造令人惊叹的实践成果。工业场景中,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精准排序零件;中科慧灵CASBOT W1机器精准抓取,1小时即可快速切换不同产品适配生产;星动纪元星动STAR1人形机
近年来,具身智能不断探寻将人工智能与实体交互深度融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各领域创造令人惊叹的实践成果。工业场景中,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精准排序零件;中科慧灵CASBOT W1机器精准抓取,1小时即可快速切换不同产品适配生产;星动纪元星动STAR1人形机器人搭载全直驱仿人灵巧手,在汽车零部件装配场景中精准完成螺丝紧固、工具操作等复杂作业。智慧服务领域,灵心巧手 Linkerbot 钢琴机器人以仿生灵巧手精准点按琴键,其指尖力控精度与灵活度已超越人类手指极限;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支撑起 "银河太空舱" 快闪店的全流程服务,单舱日均可服务2000人次。能源巡检领域,云深处科技“绝影X30”四足机器人无惧恶劣环境,细致巡检变电站。从制造车间到商业空间,从能源基地到户外旷野,具身智能正在以多元形态、强大功能重塑生产生活与交互模式。
在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中,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作为核心赛道之一,以“推动机器人真正能‘干活’”为目标,覆盖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服务、应急处置等四大核心场景,通过“自主完成”与“遥操作完成”两种模式,全面考验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实用能力。本文将从赛道赛程、赛道规则、参赛策略三大维度,为参赛团队提供全方位解析,助力团队高效备赛。
▍赛道赛程
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分为报名阶段、初赛阶段、决赛阶段。报名通道已于7月15日正式开启,大赛报名及详细赛事可点击下方图片链接。
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聚焦“实用性”与“场景适配性”,赛项分为自主完成与遥操作完成两大类,共 6个细分赛项、15 项单独任务,每项任务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设计,要求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感知、操作、反馈等全流程动作。
初赛阶段定于10月23-24日,初赛场地将按赛项类型划分为东升赛区和温泉赛区,明确各赛区负责赛项。
东升赛区:负责工业制造场景(自主完成)、居家服务场景(自主完成)、家庭服务场景(遥操作完成)三项赛项中的7项单独任务。温泉赛区:负责商用服务场景(自主完成)、工业制造场景(遥操作完成)、安全处置场景(遥操作完成)三项赛项中的8项单独任务。初赛要求各参赛团队携参赛机器人产品到场展示、演示和答辩,专家评委根据作品的技术创新性、实用性、应用前景以及是否可完成比赛等方面进行评分,选出优胜者进入决赛。
决赛节段定于11月17日-18日,统一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举办。现场分为“比赛区”与“备赛调试区”,比赛区按赛项搭建真实场景模拟环境,备赛区提供电源、基础工具,供参赛队赛前调试机器人。参赛团队可于决赛前5-10天进行现场模拟训练。
颁奖典礼将于11月19日与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会产业论坛同步举办,典礼将为获奖团队颁发奖杯、证书及赛事奖金。
▍赛道规则
自主完成类赛项要求机器人控制方式必须完全自主,全程无人工干预。重点考察自主导航、多模态感知、精准操作等核心能力,涵盖3个应用场景,8项单独任务。各任务均限时30分钟,从“起点”出发计时,完成后返回“终点”停止计时。
工业制造场景(自主完成)是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领域,本赛项设置车身检测、物料分选、关节组装3项任务,模拟汽车制造、零部件加工等真实场景,场地总体尺寸为长15m、宽8m,起点/终点为半径0.5m的圆形区域,作业区与起点垂直距离1.5m。
工业制造场景(自主完成)赛场地
商用服务场景(自主完成)设置咖啡制作、药品拣选、超市开柜3项任务,考验机器人的双臂协作、力控精度与指令理解能力。场地总体尺寸长15m、宽8m,超市开柜的起点/终点尺寸是半径为0.5m的圆形区域,中心位置位于场地中心线上且距离作业区的垂直距离为1.5m。
商用服务场景(自主完成)赛场地
居家服务场景(自主完成)模拟日常家庭需求,设置递送物品、安全监测2项任务,考验机器人的语音交互、环境风险识别能力。递送物品、安全检测的起点/终点尺寸是半径为0.5m 的圆形区域,中心位置位于场地中心线上且距离作业区的垂直距离为1.5m。
居家服务场景(自主完成)赛场地
遥操作完成类赛项允许人工通过遥控(含半自动)干预机器人,但仅能依靠机器人本体传感器感知环境。重点考察人机协作效率、复杂场景适应性,涵盖3个细分场景,7项单独任务。各任务限时20分钟,从“起点”出发计时,完成后返回“终点”停止计时。
工业制造场景(遥操作完成)设置原料搬运、零件装配2项任务,模拟工厂原料转运、零件组装场景。
工业制造场景(遥操作完成)赛场地
家庭服务场景(遥操作完成)设置衣服晾晒、桌面清洁、垃圾拣选3项任务,还原家庭日常家务流程。
家庭服务场景(遥操作完成)赛场地
安全处置场景(遥操作完成)设置表数读取、危险物品识别与抓取2项任务,模拟电力巡检、危险物品处理等高危场景。
安全处置场景(遥操作完成)赛场地
▍参赛策略建议
要在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中脱颖而出,需兼顾 “技术稳定性”、“场景适配性”与“细节把控”,机器人大讲堂建议各参赛队伍应结合赛道特点制定针对性策略:
优先选择匹配技术优势的任务,若团队机器人擅长高精度抓取,可重点备战“关节组装”、“药品拣选”。避免“过度挑战”,例如遥操作类的“10kg原料搬运”虽得分更高,但需确保机器人承重能力达标,若承重不足,选择1kg料箱保证完成率更稳妥。合理分配备赛精力,若报名多个任务,优先攻克“时间优先类任务”(如咖啡制作、桌面清洁),这类任务完成时间直接决定排名,通过反复训练压缩时间是关键。
自主完成类需强化“感知-决策-执行”闭环。针对“车身检测”中的壳体缺陷、“药品拣选”中的多类型药品,可优化视觉算法(如加入红外传感辅助识别磨损),减少误判。“关节组装”需控制装配力度,避免零件损坏,可加装力控传感器;“咖啡制作”中杯子直立放置易倾倒,可在机械手上增加柔性抓手。
遥操作类需优化 “人机交互效率”。遥控界面建议设计简洁,将高频动作(如抓取、移动)设置快捷键,减少操作延迟;传感器反馈确保机器人本体摄像头、力传感器数据实时回传,帮助操作人员精准判断环境,避免“盲操”导致的失误。
现场展示效果应兼顾“实用性”与“创新性”。在任务演示中,可通过语音播报任务进度体现机器人的“实用价值”;更可通过“超市开柜”后关闭柜门、“桌面清洁”后物品摆放整齐,这类符合真实场景习惯的操作细节加分,易给评委留下“贴近实际应用”的印象。
把控细节,保障安全。参赛队伍需积极响应大赛制定的各项合规性检查,机器人于明显易触位置安装急停按钮且队员戴安全头盔与防护镜,赛前必须确保机器人的每个功能都经过充分的安全测试。赛前真实模拟比赛环境,训练团队在首次任务失败后,快速排查故障、重启任务的能力。
▍大赛支持
本届大赛设赛事奖金总计200万元,以表彰优秀参赛者。其中,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15各单项任务,每项任务设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2万元奖励。此外本赛道另设置创新激励,获奖团队奖励5000 元。获奖团队若落地海淀发展,还可享受基金、人才、空间等配套政策支持(具体以海淀最新政策为准)。参赛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对接产业资源、推动成果落地的重要契机。
▍招募参赛团队
在具身智能技术加速落地、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的关键阶段,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之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为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创新力量打造了聚焦实用能力的竞技与交流平台。无论是深耕实用场景、研发自主完成类机器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团队,还是专注遥操作技术、打造多形态作业机器人的团队,均可参与赛事,同台展示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能干活、干好活”的核心能力与技术成果。
依托顶尖院士、知名学者及20余位行业专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具身智能技术成果将获得专业认可与针对性指导。报名参与大赛,与全球顶尖研发团队深度交流,碰撞场景应用思路,挖掘技术合作与产业协同契机,助力具身智能技术从赛场走向产业落地,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火热报名中,详情可电话微信咨询:
施女士15822668976(微信同号)
报名邮箱:zgc-jsds@leaderobot.com
来源:机器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