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陪伴,阿里技术HRG有哪些关键动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1:16 1

摘要:阿里HRG不同于传统HRBP,他们更像是“政委+HR专家”的组合,整体要求是比较高的,以阿里云的HRG为例,工作职责涵盖战略落地陪伴、组织设计、人才供应与发展、组织文化与温度、机制设计与数据驱动等五大工作模块。

如果说腾讯的组织运作侧重“产品驱动”的,华为是“流程驱动”的,阿里巴巴则强调“战役驱动”——通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拿到结果。

在阿里独特的“战役文化”中,技术团队HRG要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关键动作?

今天,我们以阿里云的HRG为例,详细拆解阿里HRG工作职责和战役陪伴。

阿里HRG不同于传统HRBP,他们更像是“政委+HR专家”的组合,整体要求是比较高的,以阿里云的HRG为例,工作职责涵盖战略落地陪伴、组织设计、人才供应与发展、组织文化与温度、机制设计与数据驱动等五大工作模块。

1. 战略落地陪伴,确保业务战略层层穿透

战略落地是 HRG 工作的 “纲”,所有后续工作均围绕战略目标展开。核心动作包括:

组织业务战略 “通晒”,让一线员工理解战略方向;

借助 OKR 工具,将组织战略拆解为团队与个人目标,拉通上下游协同;

组织阶段性复盘,通过会议沟通及时调整战略执行偏差;

收集一线员工对战略的反馈,搭建 “战略 - 员工” 的沟通桥梁。

2. 组织设计,为战略搭建适配的组织骨架

组织设计是战略落地的 “基础支撑”,核心是梳理 “生产关系”,确保架构与岗位能匹配业务需求。主要要求是:

研究行业竞对的组织架构与人员能力,识别自身差距;

配合业务一号位(部门负责人)设计组织架构,明确上下游协作关系;

定岗定编:制定岗位标准与人才要求,支撑 “选、用、育、留、汰”;

制定工资包策略与 HC 规划,确保资源向核心业务倾斜。

3. 人才供应与发展,为组织供给可持续血液

人才是战略落地的 “核心资产”,HRG 需围绕 “核心人才运营、关键人才保留、人才能力成长” 开展工作:

掌握核心人员的来源与分布(内部、竞对、校招),建立核心人才池并运营;

借助人才系统快速匹配需求,保障关键岗位的人才供应;

新人融入:设计 “landing 计划”,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团队;

管理者赋能:识别优秀管理者,提供培训与跟踪,推动团队专业能力成长。

4. 组织文化与温度,成为凝聚团队的纽带

组织文化是团队凝聚力的 “核心保障”,阿里云 HRG 具体动作包括:

身体力行传递价值观,促进员工对文化的认同与践行;

帮助管理者成为 “业务 + 组织 + 文化” 三位一体的一号位,做到 “以身作则、感同身受”;

建立与员工的常态化链接,成为 “员工与组织的桥梁”,增强归属感;

处理员工事件与廉正合规问题,引导正向团队风气。

5. 机制设计与数据驱动,持续提升组织效率

机制与数据是 HRG 工作的 “效率放大器”,核心是通过制度与数据优化流程,减少内耗:

设计沟通、决策、汇报等机制(如 “晨会 - 周报 - 月报” 制度),推动管理者与员工的常态化沟通;

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团队战斗力(如核心项目完成后给予奖金、晋升倾斜);

用数字化工具优化流程(如 HR 系统、数据看板),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数据洞察发现问题(如某团队离职率高于均值),推动解决并优化数据系统。

接下来,我们聊聊战役中HRG角色,还是以阿里云HRG工作实践为例。

阿里巴巴的组织运作核心是 “战役”—— 通过短期、高强度的战役(如大促保障、新业务上线、技术攻坚)实现业务目标。

HRG 在战役中定位,并非 “辅助角色”,而是 “组织保障 Owner”,需围绕 “战前准备、战中保障、战后复盘” 开展全周期工作。

(一)HRG 在战役中的三大角色

根据阿里HRG工作实践,HRG主要在战役中承担三大角色:

1.组织保障 Owner

统筹战役的组织保障策略,联动 OTD(组织发展)、OC(组织文化)、其他 HRG,制定 “人才供应、机制设计、文化激励” 的方案,确保战役顺利推进。

2.业务与组织协同者

打通 “业务 - 组织 - 人才” 的链路,例如协助业务负责人厘清战役目标、协调跨部门资源、解决人才卡点,避免 “业务推进而组织滞后”。

3.人才与风险把控者

跟踪战役中的人才状态(如疲劳度、归属感),预判风险(如核心人才离职、资源云动导致的能力断层),并及时干预。

(二)战役陪伴的关键动作1. 战前准备

战前准备的核心是 “明确方向、避免盲目”,HRG 需完成三项关键动作:

(1)厘清战役背景与关键角色

理解业务背景:明确战役属于 “新业务上线”“技术攻坚” 还是 “客户保障”(如 “通义千问 V2.0 版本上线” 属于技术攻坚战役);

梳理上下游:明确参与战役的团队(如算法、数据、工程、测试),以及核心角色(PD、PMO、业务负责人);

识别技术卡点:明确战役的核心技术能力需求(如 “模型推理效率优化” 需 GPU 优化专家),以及当前的能力缺口。

(2)规划资源投入与排兵布阵

参加关键会议:排期会、产品评审会(PRD)、技术需求评审会,明确各团队的工时投入(人 / 天)、核心任务(如 “算法团队需在 10 天内完成模型优化”);

协调资源:若域内资源不足(如算法人才短缺),联动其他部门 HRG,设计 “资源云动” 方案(如从其他大模型团队临时抽调 2 名算法工程师),并明确云动人员的能力要求(如 “需掌握 LLaMA 框架优化”);

风险预判:评估资源云动的风险(如 “抽调人员可能导致原团队进度延迟”),并制定预案(如 “安排 1 名 Backup 人员,确保原团队任务不受影响”)。

(3)确定战役里程碑与节奏

设计计划板:将战役节奏拆解到 “天”,明确关键节点(如 KO(技术方案确定)、提测、UAT(用户验收测试)、发布、灰度放量);

匹配兵种时间:例如 “前端团队需在后端开发完成后 3 天内完成联调”“测试团队需在提测后 5 天内完成验收”,避免兵种之间等待;

明确交付标准:如 “模型推理 latency 需低于 500ms”“上线后故障率需低于 0.1%”,为战中跟踪与战后评估提供依据。

2. 战中保障

战中保障的核心是 “动态响应、确保进度”,HRG 需聚焦三项工作:

(1)建立战役保障机制

决策机制:明确战役的决策人(如 “重大需求变更需业务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 HRG 三方审批”),避免决策延迟;

会议管理:组织晨会(15 分钟,同步进度与卡点),周报会(1 小时,复盘周进度)”,确保信息透明;

项目室设计:打造 “战役专属项目室”,张贴计划板、进度表,营造并肩作战的氛围。

(2)动态管理资源与风险

资源云动跟踪:定期与云动人员沟通,了解其工作进展与困难(如 “抽调的算法工程师不熟悉当前模型结构”),并协调导师提供支持;

风险干预:若出现故障,协助业务负责人调整资源(如增派数据清洗专家),并安抚团队情绪;

归属感建设:云动人员仅参加项目例会,易产生 “游离感”,HRG 需安排其参加所投入项目的部门例会,增强归属感。

(3)营造战役氛围与激励

小胜点庆祝:当完成关键节点(如 “模型推理 latency 达标”),组织小型庆功会(如奶茶、蛋糕),提振士气;

后勤保障:针对加班场景,提供 “宵夜、打车补贴、调休机会”,避免员工疲劳;

OC 宣发:联动 OC 团队,收集战役中的 “阿里味” 案例(如 “某工程师 24 小时排查故障,保障客户系统稳定”),通过内部渠道宣发,传递文化价值观。

3. 战后复盘

战后复盘的核心是 “总结经验、沉淀能力”,HRG 需推动三项工作:

(1)组织战役复盘会

业务层面:复盘业务结果(如 “是否达成上线目标”“资源使用率如何”)、过程问题(如 “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云动人员能力不匹配”);

人员层面:评估核心人才表现(如 “算法专家在模型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识别能力差距(如 “团队缺乏 GPU 推理优化经验”);

团体动力:分析团队协作问题(如 “产研沟通不足导致需求变更频繁”)、文化践行情况(如 “是否体现‘拥抱变化’”)。

(2)兑现激励与人才发展

绩效评估:根据战役表现,落实考核(根据“ 3/6/1”,优秀者给予绩效加分);

激励兑现:对核心贡献者,给予奖金、晋升、荣誉表彰(如 “战役之星”);

人才沉淀:将战役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纳入核心人才池,为后续战役储备人才;同时针对能力差距,设计对应培训计划。

(3)经验沉淀与推广

输出复盘报告:总结 “资源云动的最佳实践”“跨部门协作机制” 等经验,形成 SOP(标准作业流程);

推广复用:将复盘经验分享给其他 HR伙伴,例如 “海外战役的人才招聘策略” 可复用于其他区域战役,提升整体组织能力。

总结,在战役中,HRG不仅是观察者,更是陪伴者、推动者,他们既要守住组织温度,又要保障结果落地。

从阿里云HRG工作职责和战役陪伴来看,HRG的确属于真正“HR多面手”,成为深度嵌入业务的 “战略伙伴、组织专家、人才管家、文化守护者”。

对于其他企业而言,阿里云 HRG 的工作逻辑提供了重要启示:HR 需从 “HR 视角” 转向 “业务视角”,将 “组织能力” 视为 “业务竞争力” 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有如此,才能在技术快速迭代、业务高度复杂的环境中,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 “组织后盾”。

--欢迎加入实战会员解锁更多独家HR工作心法--

【实战会员9月安排如下】

来源:HR实名俱乐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