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台作为制造业大市,加快推动“制造”向“智造”迈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围绕烟台“智造”,从省到市甚至到区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烟台企业,深耕细作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匠心独运的技术创新和卓
编者按:烟台作为制造业大市,加快推动“制造”向“智造”迈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围绕烟台“智造”,从省到市甚至到区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烟台企业,深耕细作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匠心独运的技术创新和卓越品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为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这些企业的非凡成就与宝贵经验,大众网将开展“绿色智造新势力”专题报道,着重展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成果。
大众网记者 崔荔媛 烟台报道
从光伏金刚线领域的精准检测,到半导体生产里的精密液位测量,再到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智能抓取——烟台致瑞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致瑞图像”)的“视觉智慧”,正深度渗透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核心环节,成为破解生产痛点的关键力量。
自2012年成立以来,这家手握40余项软件著作权、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专精特新”企业,始终以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为核心,一边用光学成像、3D扫描技术打造“慧眼”捕捉生产数据,一边靠AI算法平台赋予“智脑”优化决策,在光伏、半导体、高端装备等领域持续输出绿色转型方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与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
从光伏赛道切入,打造绿色制造“技术标杆”
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其生产过程的高效化与低碳化,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替代的推进速度。致瑞图像早在2016年便瞄准这一赛道,从光伏行业的“痛点工序”——金刚线生产检测切入,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视觉解决方案,成为绿色制造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者。
在半导体拉晶环节,高温液体的测量是行业普遍难题——1500度的硅液体,不仅对检测设备的抗干扰和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也容易因检测精度不足导致原材料浪费与能耗增加。“我们的团队扎根半导体拉晶车间,攻坚了三年,融合了多种检测技术,最终突破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了适配该场景的检测系统。”提及早期攻坚半导体检测技术的经历,烟台致瑞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新灿仍记忆犹新。
如今,这项技术已成为国内半导体拉晶领域的“标杆方案”,助力多家头部半导体企业实现“产能提升、能耗下降”。
不止于半导体领域,致瑞图像的光伏解决方案已延伸至粘板、检测等关键工序。其核心技术涵盖金刚线生产过程检测、金刚线线生产监控,这些技术为光伏半导体企业带来的降本增效与减碳效果实实在在。
致瑞图像针对美畅、高测等头部企业,长期依赖人工计数导致的效率低、差错多、人力成本高等痛点,定制开发了专用多线机与颗粒计算软件。该系统融合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多线自动巡航检测,能够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不仅可精准计算加砂量、实时报警并反馈数据,有效解决颗粒计数准确性难题,还助力企业优化工艺参数、提升生产稳定性,实现了“效率提升”与“低碳减排”的双重收益。
“我们做的不仅是‘看见’,更是‘看懂’。”吴新灿表示,从源头减浪费,才是绿色制造的关键一环,不仅要高效,更要精准。
以“眼脑手”为核,构建多行业减碳“系统方案”
如果说半导体拉晶测量是致瑞图像深耕绿色制造的“单点突破”,那么他们打造的“眼+脑+手脚”一体化工业智能视觉体系,才是真正实现了从单点技术到系统级低碳解决方案的跨越。
“我们这套系统的核心,可以概括为‘眼、脑、手’的协同:‘眼’负责精准地看,‘脑’负责聪明地想,‘手’负责准确地执行。三者合一,真正实现了从感知到行动的全自动智能闭环。”吴新灿用一个生动的比喻介绍道。
致瑞图像的3D视觉系统,在化工、汽车、医药等多个工业场景中,持续为行业提质降耗赋能。在化工领域,系统能够高效处理麻袋软包变形、垛型不规整等难题,实现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破袋拆包作业,大幅节省人力成本。在汽车制造中,针对刹车盘型号多样、堆叠复杂、强反光等挑战,通过3D视觉与深度学习融合技术,实现高精度识别与可靠抓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在医药行业,系统能够稳定应对无序堆叠、紧密贴合、筐壁反光、表面图案复杂等情况,实现海量SKU的识别抓取,以每小时800盒的高效节拍完成精准分拣,抓取成功率达99.9%。
“人力节省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是能耗的降低、错误的减少、生产节奏的优化。”吴新灿表示,视觉系统让机械臂“知道”怎么放、怎么抓、怎么检,避免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了生产过程的低碳化。
更值得强调的是,致瑞图像不仅提供“检测”,更致力于“闭环优化”。其系统可无缝集成至生产管理平台,实现对能耗、良率、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例如在半导体液位测量中,精准控料有助于减少溢料与空转,从而降低单位能耗;在无序抓取等场景中,系统能显著提升产线自动化率与运行效率,为客户带来显著的节能降碳收益。
这种“全流程赋能”的模式,让绿色低碳从“被动减排”变为“主动优化”。
布局AI与绿色技术融合,抢占未来减碳制高点
在致瑞图像的战略蓝图中,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前沿技术的持续驱动。当前,致瑞图像正以AI技术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绿色解决方案的效率与应用广度。
“踏实做技术,主动迎变革,这是我们扎根行业的初衷。”谈及企业发展理念,吴新灿的话语简洁而有力。即将于10月中旬发布的“视觉小百科”APP与小程序,正是这一理念的最新实践——它致力于大幅降低企业获取定制化视觉解决方案的技术与成本门槛。
作为公司战略的重要落地成果,“视觉小百科”智能体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打造,能够理解用户输入的具体检测需求,自动生成匹配的视觉解决方案。“以往需要专业团队耗时多日设计的视觉方案,如今通过智能体可快速生成,大幅降低企业自动化升级门槛,为企业提质增效、节能降碳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据吴新灿介绍,目前“视觉小百科”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在10月中旬会正式上线,届时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不设任何收费门槛。
从“自身技术突破”到“开放技术共享”,这一举措不仅让中小制造企业能低成本获取专业视觉技术,更推动全行业从零散减排迈向协同降碳的新阶段,尽显致瑞图像的行业担当。
从光伏车间的“泥水攻坚”,到全行业的“智能减碳”,再到未来的“技术普惠”,烟台致瑞图像正用“视觉智慧”改写制造业的绿色篇章。这家不为大众熟知的工业视觉企业,正以一双双“智慧之眼”,让绿色低碳成为智能制造的“标配”,为中国制造业的绿色变革注入源源不断的烟台力量。
来源:海报烟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