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村干部学练“新农活”铺就电商直播致富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0:26 1

摘要:“以前觉得电商直播很远,这次培训摸清了门道——选品抓‘土味’,讲解带‘乡音’,以后在村里也能当‘带货达人’,帮乡亲们把好东西卖向全国!”近日,利川市老年大学中心剧场内,团堡镇朱砂屯村“两委”委员屈念激动地说。当天,2025年村(社区)“两委”成员电商专题直播培

“以前觉得电商直播很远,这次培训摸清了门道——选品抓‘土味’,讲解带‘乡音’,以后在村里也能当‘带货达人’,帮乡亲们把好东西卖向全国!”近日,利川市老年大学中心剧场内,团堡镇朱砂屯村“两委”委员屈念激动地说。当天,2025年村(社区)“两委”成员电商专题直播培训班在此开班,273名村干部手持手机“新农具”,专注学习直播“新农活”。

2025年村(社区)“两委”成员电商专题直播培训班现场

数字浪潮下,电商直播已成为破解农产品“出山难”、拓宽农民增收路的关键抓手。利川市以“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为契机,将村干部电商能力培训作为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操教学+案例分享+长效培育”模式,让村干部队伍既懂政策、又会经营,既通技术、又善带富,为乡村注入数字发展新动能。

田间好物“云端”畅销

3天卖出1600斤农货

“每天直播2小时起步,忙的时候从早播到晚,最多一天播了7个多小时。”培训课堂上,何贞碧分享的红岩村直播“成绩单”,让学员们眼前一亮:今年9月,村委会尝试直播带货,短短3天就帮28名村民卖掉党参、芸豆、洋芋、阳荷等农特产品1600斤,销售额突破2万元。

红岩村地理优势独特,盛产优质中药材和高山蔬菜,但过去受困于“藏在深闺”,好产品难卖好价钱。村“两委”联想到直播带货的法子,将乡味搬上“云端”,以电商新业态为抓手,打出一套数字下乡、电商进村、特产出山的“组合拳”,帮助村民致富增收,让乡村发展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从选品策略、卖点提炼,到货品展示与直播间美化,很多细节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优化我们的直播方式和内容。”何贞碧感慨道。

短视频搭台聚资源

5家企业签约共建乡村

如果说红岩村的直播聚焦“卖货”,忠路镇凤凰村的探索则延伸到了“聚势”——通过直播宣传惠农政策、展示乡村风光、传播乡土文化,让在外游子“看见凤凰”,让本土企业“扎根凤凰”。

“之前我们拍短视频,要么没人看,要么看了没人动。培训教我们怎么写脚本、剪片段、做引流,还教我们怎么在短视频里‘讲故事’,把凤凰村的生态优势、产业潜力说清楚。”凤凰村村委委员刘江平语气里满是干劲。目前,凤凰村已拍摄40余集本土产业宣传视频,通过镜头串联起茶园、中药材基地等特色资源,成功吸引5家本土企业签约合作,涉及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

“不仅要引进来,更要带出去。”凤凰村电商团队透露,村里计划通过直播走进乡村集市,挖掘隐藏在集市的“山里宝”,让我们的乡土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直播间开讲解民忧

惠农政策“声”入人心

“牟书记,申请农村低保需要什么条件?”“牟书记,我之前养老保险只交一两百元,现在想多交一些,老了多领点养老金,行不行?”村民口中的“牟书记”正是利川市汪营镇后坝村党总支书记牟志平,这样的村民在牟志平的直播间是“常客”。作为一名“政策宣讲网红”,她用方言解读医保养老、涉农补贴、乡村振兴等政策,一年来累计解答村民疑问上千条。

“以前宣讲靠开会、发传单,村民听不进、记不住。现在在直播间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讲政策,让大家都愿意听、听得懂。”参加培训后,牟志平又有了新想法:“这次学会了精准推送直播,以后能根据村民需求,定向推送养老、医保、种植养殖技术等内容,宣传更精准,服务更贴心。”

近年来,利川市强化提升村干部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构建“必修+选修+实践”多元化培训体系,持续优化培训内容与形式,常态化开展契合乡村振兴需求的特色培训,为当地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