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0:27 1

摘要:一个时代结束了。忘记元宇宙,忘记那些笨重的头盔。就在昨天,扎克伯格站在Meta Connect大会的舞台上,给我们看了一样东西。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可能彻底改写人类与机器关系的东西。

(图片由HRflag用Midjourney生成,编号5085cca3-c63d-4afa-b6ee-3c8914f548ef_3)

一个时代结束了。忘记元宇宙,忘记那些笨重的头盔。就在昨天,扎克伯格站在Meta Connect大会的舞台上,给我们看了一样东西。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可能彻底改写人类与机器关系的东西。

一副雷朋眼镜。但他展示的,不是一副眼镜,而是一个幽灵的雏形——一个将要住进我们视网膜里的“个人超级智能”。然而,就在这本该是封神的时刻,这个未来的幽灵,却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当场卡壳了,两次。

第一次,扎克伯格想让AI助理教他做饭,眼镜里的AI,指令紊乱。第二次,他试图用一个“神经手环”接通高管的视频电话,失败。现场一片尴尬。所有媒体的头条,都从“见证未来”变成了“见证翻车”。

但如果你只看到了这次“翻车”,那你可能错过了这场科技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故意泄密”。因为这场看似失败的发布会,恰恰暴露了扎克伯格真正的野心。他要的,根本不是一副完美的眼镜,他要的,是下一个三十年的“上帝入口”。

我们先来看,这副售价799美金的眼镜,究竟是什么怪物。它不再是你之前见过的、只能拍照听歌的玩具。它的右眼,植入了一块微型HUD显示屏。这意味着,当你戴上它,你的世界,就多了一个“图层”。导航路线、短信通知、翻译字幕,可以直接叠加在你的视野里。这不是科幻,这是9月30号,你就能在美国买到的现实。

但这仅仅是第一层。真正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它的交互方式——一个名为“神经手环”的东西。它不是靠语音,不是靠触摸,而是通过识别你手腕上最微弱的肌电信号,来感知你手指的每一次微动。你只需要动动手指,甚至不需要抬起手,就能完成选择、确认。

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信号。它意味着,机器第一次,开始“侵入”你的神经系统。你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正在从笨拙的“明码”操作,比如打字和点击,进化为一种只有你和机器知道的“暗码”交流。这是一种无声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控制。当这种交互方式成熟,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家餐厅,只需要微动食指,就能完成预定。整个过程,你在旁人眼中,毫无破绽。

这就是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上,几乎是用嘶吼的姿态,反复强调的那个词:“个人级超级智能”。他描绘的未来是:AI不再是手机里那个需要被唤醒的APP,而是一个7x24小时,与你共用一双眼睛、共享一个大脑的“数字孪生”。它知道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它能根据你的视线,实时为你提供信息。它就像一个全知全能的顾问,焊在了你的视觉皮层上。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那两次尴尬的“翻车”。那真的是因为会场网络不好吗?也许是,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扎克伯格“故意”选择在如此早期的阶段,就把这个充满缺陷,甚至有些笨拙的“半成品”公之于众。

这背后,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争。一场关于“入口”的战争。过去十五年,我们进入数字世界的入口,是乔布斯定义的,那块握在手里的玻璃屏幕。苹果和谷歌,通过iOS和安卓,垄断了这个入口,它们制定规则,收取“过路费”,所有人都得听它们的。Meta,或者说曾经的Facebook,只是这个生态里的一个“租客”,一个随时可能被房东赶出去的超级APP。

扎克伯格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必须逃离这座苹果建造的“围墙花园”。他曾经的解决方案,叫“元宇宙”。他想创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让我们把现实扔掉,搬进去。但事实证明,这太难了,也太反人性了。

于是,他换了一条路。一条更隐蔽、也更激进的路。既然无法把人拉进虚拟世界,那就把AI,直接塞进你的现实世界。而眼镜,就是完美的特洛伊木马。它不像VR头盔那样,把你和现实隔绝。它让你依然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但它在你看到的每一帧画面上,都加了一个“AI滤镜”。

这就是Meta的双线战略:499美元的Oakley运动款,负责用运动、直播等场景,完成用户教育,让大家习惯戴着智能设备。而799美元的Ray-Ban Display,则是一把尖刀,直插苹果和谷歌的心脏。它在宣告:下一个计算平台,不是戴在头上的电脑,也不是揣在兜里的手机,而是长在你脸上的“AI器官”。

当然,这个“器官”今天还很稚嫩。它的显示只是单目,视野很窄,续航只有6小时,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依然是个巨大的问号。更不用提,当每个人都戴着一个几乎无法被察觉的摄像头和麦克风走在街上时,我们的隐私和社会信任,将面临怎样的崩塌。

这些问题,扎克伯格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但关键在于,他已经把“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他用一场不完美的发布会,强行把所有科技巨头,以及我们每一个人,都拉进了一个新的战场。

这个战场的核心问题是:当机器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视线,下一步,它会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思想吗?所以,那两次看似可笑的卡壳,根本不是一次技术故障。它是一个隐喻。它告诉我们,一个全新的、人机共生的物种,正在以一种踉踉跄跄、甚至有些笨拙的姿态,试图站起来。它今天会因为网络问题而失灵,明天就可能因为算法的进化,比你更懂你自己。

这副眼镜,不是Meta的终点,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起点。它更像是一封发给未来的“战书”。它赌的是,人类终将选择一条更便捷、但也更危险的进化之路——将思考的权柄,部分让渡给一个与我们视线相连的“超级智能”。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当扎克伯格把这个选项摆在你面前,799美金,就能买到一个住进你眼睛里的AI灵魂,一个也许会让你变得更强,但也可能让你变得更“透明”的伙伴。你会按下那个支付按钮吗?把你的答案,留在评论区。

来源:HRfla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