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校园 | 岁月长河一盏灯:奶奶与她的百年风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1:06 1

摘要:纵然哭声撕心裂肺,也未能挽留住奶奶远行的脚步。辞灵仪式上,家人按家乡风俗为她包了岁饺子—一岁一个。九十七只饺子整整齐齐、密密匝匝排在一起,离一百仅差三只。它们沉甸甸的,仿佛盛满了她艰辛而不凡的一生,诉说着她近一个世纪所历经的沧桑变迁。

(一)

纵然哭声撕心裂肺,也未能挽留住奶奶远行的脚步。辞灵仪式上,家人按家乡风俗为她包了岁饺子—一岁一个。九十七只饺子整整齐齐、密密匝匝排在一起,离一百仅差三只。它们沉甸甸的,仿佛盛满了她艰辛而不凡的一生,诉说着她近一个世纪所历经的沧桑变迁。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就是她的名字。她生于一九二九年农历四月十一,于二〇二五年农历五月十六安详离世,享年九十七岁。

(二)

军阀混战时期,黄河在利津、蒲台、沾化、无棣等地屡次决口,淹没良田数千顷。灾民攀树哭号,尸骸逐波漂流,无数人背井离乡逃往东北。电视剧《闯关东》所呈现的逃荒场景,远不及现实惨烈。

抗战时期,沾化因地近津浦铁路与渤海湾,成为日军控制鲁北的重要据点。日军的扫荡极其残暴,成为奶奶一生难以磨灭的恐怖记忆。

解放战争时期,沾化的冯家、下洼等地匪患猖獗,大股匪帮频繁抢劫、绑票甚至撕票,百姓苦不堪言。许多家庭为赎人而倾家荡产,散兵游盗四处出没,人们不敢独行,入夜便闭户不出。

奶奶的童年与少女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与匪患交织中度过的。

(三)

奶奶六岁起放牛。与此同时,她还要面对一种非人的折磨——裹脚。在那个年代,裹脚被视为“妇德”的象征,大脚女子常被歧视,难寻婆家。

但奶奶从小就有主见。白天被母亲缠上裹脚布,夜里她就悄悄解开。于是她拥有了一双自然生长的大脚。正是这双“大脚”,让她在困难时期能走得更远,为全家寻来吃食,最终没有一人饿死。而她的妹妹,因不敢违抗裹脚,幼年就因脚部溃烂感染不幸夭折。

裹脚这一陋习始于五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消失,它是千年来中国女性苦难的缩影。

(四)

老奶奶去世时,无棺可葬。爷爷毅然拆下自家房梁,为她做成寿材,使她得以入土为安。但也因此,爷爷奶奶无力再购新梁,此后十多年居无定所,辗转借住在乡亲家中。爷爷常年在外,奶奶带着孩子日夜提心吊胆、谨慎度日。

一九六一年逃荒途中,暴雨突至,独轮车难遮风雨。连连叩门避雨却屡遭拒绝。年幼体弱的小叔被雨淋得几近昏厥。幸得老邹县齐芳参老人收留,一家人才得以活命。事后,爷爷奶奶为报恩情,认齐老夫妇为干亲。爷爷在世时常去探望,几十年来两家书信不绝。遗憾的是如今音信已断,唯愿齐老爷爷的后人一切安好。

(五)

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前,日子极为艰难,一家人每天只能分到二两玉米粒。奶奶将孩子们采回的草籽碾成面,掺和玉米面做成团子,六个孩子每人一个,而她常常自己饿着。每次姑姑回忆至此,都不禁泪流满面。

一九六三年夏,有人偷啃生产队的玉米,十来岁的大伯正挖野菜,被四个看管诬陷顶罪。奶奶前去理论,反被他们捆绑毒打。那时二姑刚出生不久,奶奶身体虚弱,被打得奄奄一息,但她始终没有屈服—只为还孩子一个清白。岁月的磨难在她身上化为一股不屈的力量,也流淌在后代的血液中。爸爸成年后不畏恶霸,有胆有识,终使那些人再不敢欺辱我家。

爸爸与大伯相差一岁。在那艰难岁月里,奶奶为两个儿子的婚事一夜急得失声,未满五十已头发半白。

新中国经济建设摸索阶段,农村吃大锅饭,生产效率低下,文化教育滞后,于国于家皆是不易的年代。但无论遭遇多少艰难与屈辱,奶奶从不抱怨,始终坚韧面对、积极想办法。虽生活清苦,一家人终究熬过了那段岁月。

(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生活逐渐好转。爷爷擅长治疗狂犬病,在七八十年代狂犬疫苗尚未普及时,他救治了许多人。爷爷行医从不收费,被治愈者皆自愿携礼致谢,无论厚薄,爷爷奶奶从不计较。奶奶始终默默支持着他。

爷爷留下的家训是:“宝珠玉不如宝善,有富贵不如有仁。天地间诗书最贵,家庭内孝悌为先。”

一九八九年爷爷去世后,奶奶也提前为自己备好寿衣。这份面对生命的达观,是她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七)

一九九〇年前后,爸爸兄妹六人各自谋求出路:大伯与大姑勤恳务农;爸爸在外艰难经商;小叔与小姑风餐露宿经营海货;二姑通过努力考上师范,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此期间,奶奶在家悉心照料孙辈,让子女无后顾之忧,安心在外奋斗。

(八)

二〇〇〇年,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冯家一中任教。晚上常回奶奶家吃饭。我们日常粗茶淡饭,奶奶会仔细捡拾路上散落的虾皮、小鱼,晒干后用来炒白菜、熬汤、蒸茄子或烙饼。这些简单食材经她手后,都成了我难忘的美味。就连炒菜用的八角,她也会重复使用。珍惜一粥一饭、不浪费丝毫——这些习惯,都深深受奶奶影响。

工作后,身边同事陆续成家。我几次相亲未成,心中忐忑是否会成为“老姑娘”。奶奶却始终乐观,常说:“我们家的闺女,一定能找到好婆家。”当我终于订婚,因彩礼低于当地习俗,引来亲戚非议时,奶奶一句“我们家不靠卖闺女挣钱”坚决回应。她对待婚姻的开明态度,也是我们后人能生活幸福的重要原因。

(九)

奶奶虽不识字,却能推算出精准的二十四节气,大小月也与日历无异。她能讲述二十八星宿的民间故事,也知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童年夏夜,我躺在蒲草垫上听她讲故事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奶奶是村里的长寿老人之一。病中常以冰糖缓解痛苦,孤独时则喃喃自语。她最常说的话是:“老天爷对我太好了。”历经沧桑的她,一生始终怀抱感恩。

奶奶这一生,近一个世纪里,用坚韧与爱,书写了一段朴素而恢宏的生命史诗。一切喜怒哀乐,她都以感恩之心平静对待。

书写至此,字字皆被奶奶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在艰难中活出的尊严所感染。谨以此文纪念奶奶,保存她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并作为微薄的祭礼,献给我深爱的奶奶。愿她在天之灵安息。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