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机电 CHT-01:软胶囊检测全流程详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0:41 1

摘要:在软胶囊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中,检测环节是守护产品安全与稳定性的关键屏障。西奥机电软胶囊弹性硬度测试仪 CHT-01 凭借 “标准化、高精度、全自动化” 的检测流程,成为企业把控软胶囊硬度与弹性指标的核心设备。从样品准备到数据应用,CHT-01 通过科学严谨

西奥机电 CHT-01:软胶囊检测全流程详解

在软胶囊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体系中,检测环节是守护产品安全与稳定性的关键屏障。西奥机电软胶囊弹性硬度测试仪 CHT-01 凭借 “标准化、高精度、全自动化” 的检测流程,成为企业把控软胶囊硬度与弹性指标的核心设备。从样品准备到数据应用,CHT-01 通过科学严谨的操作步骤,确保每一颗软胶囊的物理性能符合行业标准与生产需求,有效规避生产损耗、储存变质、市场投诉等质量风险。本文将全面拆解 CHT-01 的检测全流程,让企业清晰掌握设备如何通过规范化操作实现精准检测。

一、检测前准备:筑牢精准检测的基础防线

CHT-01 的检测准确性,始于严谨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一阶段需完成设备校准、样品筛选与参数设置,确保检测环境、样品质量与检测标准均符合要求,为后续检测环节奠定基础。

1. 设备校准:确保检测精度零偏差

设备校准是保障检测数据可靠的核心前提,CHT-01 配备全自动校准系统,操作流程简单且精度可控:

启动校准模式:接通 CHT-01 电源,在设备操作界面选择 “校准模式”,系统自动进入校准程序。此时设备会提示 “放置标准砝码”,工作人员需将配套的标准砝码(精度 ±0.01g,涵盖 50g、100g、200g、300g 四个规格,适配不同硬度范围的软胶囊检测)放置在检测压头正下方的砝码托盘上。

自动校准与数据核验:设备通过内置的进口压力传感器,自动识别砝码重量并进行精度校准,校准过程中屏幕实时显示 “当前校准值” 与 “标准值”。例如,放置 100g 标准砝码时,若设备显示 “100.00g”,则校准合格;若显示偏差超过 ±0.1g(如 100.12g),系统会自动调整传感器参数,直至偏差符合标准。校准完成后,设备生成《校准报告》,记录校准时间、砝码规格、校准结果,支持导出存档。

辅助部件检查:除压力传感器外,还需检查位移传感器(检测弹性恢复率)、恒温恒湿测试舱(模拟储存 / 运输环境)、样品输送轨道的运行状态。例如,测试位移传感器时,手动推动压头至指定位置(如 5mm),设备显示位移值应与实际位置一致,偏差不超过 ±0.01mm;检查恒温恒湿舱时,设定温度 25℃、湿度 60% RH,30 分钟后舱内温湿度波动应控制在 ±1℃、±2% RH 范围内,确保后续场景模拟检测的准确性。

2. 样品筛选:排除不合格样品干扰

样品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代表性,需按照 “随机抽样、严格筛选” 原则准备检测样品:

科学抽样:根据软胶囊生产批次规模确定抽样数量,遵循行业标准 “每万颗抽样 30 颗” 的原则(若批次规模超过 10 万颗,每增加 5 万颗追加 10 颗样品)。抽样时需从生产流水线的不同环节(如灌装后、干燥后、包装前)随机选取,确保样品覆盖整个生产流程,避免单一环节抽样导致的结果偏差。

样品筛选:将抽取的样品平铺在白色托盘中,借助放大镜逐一检查,剔除破损、变形、粘连、内容物泄漏的软胶囊。例如,检测药品级鱼油软胶囊时,需重点排查胶囊表面是否有划痕(可能影响硬度检测)、是否存在鼓泡(可能导致弹性数据异常);检测食品级维生素软糖时,需剔除颜色不均、形态不规则的样品,避免外观缺陷影响物理性能检测结果。

样品预处理:筛选后的合格样品需进行预处理,消除环境因素对检测的干扰。若检测环境温度低于 20℃或高于 30℃,需将样品放入恒温箱(设定 25℃)平衡 2 小时,避免温度过低导致胶囊变硬、温度过高导致胶囊变软,影响硬度检测数据;若样品表面有水分(如刚从冷库取出),需用无尘布轻轻擦拭表面,防止水分影响传感器灵敏度。

3. 参数设置:匹配不同品类软胶囊检测需求

CHT-01 支持根据软胶囊品类(药品级、保健品级、食品级)与检测目标(生产质控、储存模拟、运输测试)自定义参数,确保检测标准贴合实际需求:

基础参数设置:在操作界面选择 “参数设置” 模块,依次设定硬度合格范围、弹性恢复率合格标准、检测速度。例如,检测药品级鱼油软胶囊(需兼顾吞咽安全与抗破损能力)时,硬度范围设为 100-150g,弹性恢复率≥85%,检测速度 5mm/min(避免速度过快压碎胶囊);检测食品级维生素软糖(需侧重口感与成型性)时,硬度范围设为 80-120g,弹性恢复率≥80%,检测速度 3mm/min(保护软糖形态)。

场景模拟参数设置:若需模拟储存或运输环境,需在 “场景模拟” 子模块中设定温湿度、震动频率、测试时长。例如,模拟热带地区储存环境时,温度设为 38℃、湿度 80% RH,测试时长 7 天;模拟长途运输环境时,震动频率设为 40Hz,测试时长 2 小时(等效于货车运输 1000 公里的颠簸强度)。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 “保存方案”,可将不同品类的检测参数保存为专属方案(如 “鱼油软胶囊检测方案”“维生素软糖检测方案”),后续检测直接调用,无需重复设置。

二、核心检测环节:全自动操作实现精准高效检测

完成前期准备后,CHT-01 进入核心检测环节。这一阶段通过 “场景模拟预处理 - 双指标同步检测 - 智能分拣” 的全自动流程,实现对软胶囊硬度与弹性的精准检测,无需人工干预,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与数据可靠性。

1. 场景模拟预处理:还原真实使用环境

若检测目标包含储存稳定性或运输抗损性,样品需先经过场景模拟预处理,再进行物理性能检测:

恒温恒湿储存模拟: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均匀放入恒温恒湿测试舱的样品架(每层放置 10 颗,避免堆叠),关闭舱门后,设备自动启动设定的温湿度程序。例如,执行 “38℃、80% RH、7 天” 的储存模拟时,设备实时监控舱内温湿度,若出现波动(如湿度降至 78%),会自动启动加湿装置,确保环境参数稳定。模拟周期结束后,设备发出提示音,工作人员打开舱门取出样品,此时样品已充分吸收环境影响,检测数据更能反映实际储存后的物理性能。

运输震动模拟:将样品放入震动模拟模块的固定托盘(托盘内铺设缓冲垫,模拟胶囊在包装中的状态),启动震动程序。设备通过偏心轮结构产生设定频率的震动(如 40Hz),震动过程中实时记录震动强度与时长,避免过震导致样品破损。例如,模拟运输震动 2 小时后,取出样品检查是否有破损,若破损率低于 2%,说明样品抗运输风险能力合格,可进入后续硬度与弹性检测;若破损率超过 5%,则直接判定该批次样品运输抗损性不达标,无需继续检测。

2. 双指标同步检测:高精度捕捉物理性能数据

双指标同步检测是 CHT-01 的核心功能,通过压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同时获取软胶囊的硬度与弹性数据:

样品自动上料与定位:将待检测样品(含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设备的样品托盘(托盘设有圆形凹槽,直径适配胶囊尺寸,如 10mm 凹槽适配直径 8-12mm 的软胶囊),每凹槽放置 1 颗样品,避免堆叠。点击 “启动检测” 后,样品输送轨道将托盘送至检测工位,红外定位装置自动校准样品位置,确保每颗样品位于检测压头正下方(偏差≤0.1mm),防止因位置偏移导致检测数据偏差。

硬度检测:检测压头按照设定速度(如 5mm/min)向样品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压力值并传输至系统。当压头接触样品并开始施压时,压力值逐渐上升,直至样品出现设定的形变(如压缩量达到胶囊直径的 20%,或压力达到设定上限),此时系统记录的最大压力值即为样品的硬度值。例如,检测一颗直径 10mm 的鱼油软胶囊时,压头压缩至 8mm(形变 20%),此时压力值显示 125g,该数值即为该胶囊的硬度值。

弹性恢复率检测:硬度检测完成后,压头按原速度反向抬起,位移传感器记录样品在压力释放后的形变恢复情况。弹性恢复率计算公式为 “(恢复形变 / 总压缩形变)×100%”。例如,样品总压缩形变为 2mm(从 10mm 压缩至 8mm),压力释放后恢复 1.8mm,剩余形变 0.2mm,则弹性恢复率为(1.8/2)×100%=90%。系统自动将检测数据与预设合格标准对比,若硬度 125g(在 100-150g 范围内)、弹性恢复率 90%(≥85%),则判定该样品合格。

3. 智能分拣:自动区分合格与不合格样品

检测完成后,CHT-01 通过智能分拣系统,将不同检测结果的样品分类收集,同时记录数据,便于后续分析与处理:

分拣执行:检测工位下方设有三个收集盒,分别对应 “合格”“硬度超标”“弹性不足”。系统根据检测结果,通过气动推杆将样品推入对应收集盒 —— 合格样品进入 “合格盒”,硬度超过上限(如>150g)或低于下限(如<100g)的样品进入 “硬度超标盒”,弹性恢复率低于标准(如<85%)的样品进入 “弹性不足盒”。分拣过程中,设备屏幕实时显示各收集盒的样品数量(如 “合格:25 颗,硬度超标:3 颗,弹性不足:2 颗”)。

不合格样品标记:分拣完成后,设备在操作界面生成 “不合格样品分析报告”,标注每颗不合格样品的具体问题(如 “样品编号 08:硬度 162g,超标 12g;样品编号 15:弹性恢复率 82%,不足 3%”),同时推测可能原因(如硬度超标可能因胶液增塑剂不足,弹性不足可能因干燥时间过短),为后续生产工艺调整提供参考。

三、检测后处理:数据应用与工艺优化

检测环节结束后,CHT-01 通过数据报告生成、工艺优化建议、质量追溯等功能,将检测数据转化为实际生产改进方案,实现 “检测 - 分析 - 改进” 的质量管控闭环。

1. 数据报告生成与归档

CHT-01 支持自动生成标准化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全面且符合行业合规要求:

报告内容:报告包含基础信息(检测日期、检测人员、设备编号、样品批次、样品品类)、抽样信息(抽样数量、抽样环节)、检测参数(硬度范围、弹性标准、场景模拟条件)、检测结果(合格数量、合格率、硬度平均值、弹性恢复率平均值、不合格样品明细)、结论建议(如 “该批次软胶囊合格率 90%,硬度平均值 128g,弹性恢复率平均值 89%,符合药品级鱼油软胶囊标准,建议正常投产”)。

报告导出与归档:报告支持以 PDF 或 Excel 格式导出,可直接上传至企业 ERP 系统或 LIMS 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便于质量部门存档、审计与追溯。例如,监管部门检查时,企业可快速调取历史检测报告,证明产品质量管控的规范性。

2. 生产工艺优化建议

基于检测数据,CHT-01 可辅助企业定位生产工艺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硬度超标解决方案:若多颗样品硬度超标,系统结合常见生产参数,建议调整胶液配方(如增加增塑剂比例,从 10% 提升至 12%)或制丸温度(如降低温度,从 45℃降至 42℃)。例如,某药企检测发现鱼油软胶囊硬度普遍超 150g,按设备建议将增塑剂(甘油)比例从 10% 提升至 12% 后,重新检测硬度平均值降至 132g,符合标准。

弹性不足解决方案:若弹性恢复率偏低,系统建议延长干燥时间(如从 4 小时延长至 6 小时)或调整胶液湿度(如降低胶液水分含量,从 18% 降至 15%)。某保健品企业检测胶原蛋白软胶囊时,弹性恢复率仅 82%,按建议延长干燥时间至 6 小时后,弹性恢复率提升至 88%,满足储存要求。

3. 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

CHT-01 的检测数据支持全流程质量追溯,同时为后续生产提供风险预警:

质量追溯:每颗样品的检测数据均与样品编号、生产时间、生产班组关联,若后续市场出现质量问题(如消费者投诉胶囊破损),可通过样品编号追溯至对应检测批次,排查是否存在检测遗漏或工艺波动。

风险预警:若某批次样品合格率低于 90%,或不合格项集中(如 80% 不合格样品为弹性不足),设备会触发风险预警,在操作界面显示 “该批次存在储存变质风险,建议暂停投产,优化工艺后重新检测”,帮助企业提前规避大规模生产损失。

四、不同品类软胶囊的检测流程差异

CHT-01 的检测流程具备灵活性,可根据不同品类软胶囊的特性调整细节,确保检测针对性与准确性。以下为两种常见品类的流程差异示例:

1. 药品级鱼油软胶囊(侧重安全性与稳定性)

样品预处理:需在无菌环境下筛选样品,避免污染内容物;

参数设置:硬度 100-150g,弹性恢复率≥85%,场景模拟增加 “4℃冷藏储存 7 天”(模拟药品冷链运输);

检测重点:关注硬度均匀性(标准差≤5g),避免因硬度差异导致吞咽风险。

2. 食品级维生素软糖(侧重口感与成型性)

样品预处理:无需无菌环境,但需检查表面是否有糖霜脱落(影响硬度检测);

参数设置:硬度 80-120g,弹性恢复率≥80%,检测速度降至 3mm/min(保护软糖形态);

检测重点:关注弹性恢复率,避免储存时粘连。

五、结语:标准化流程是精准检测的核心保障

西奥机电 CHT-01 的检测全流程,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应用,每一步都体现 “科学、严谨、高效” 的原则。通过标准化的设备校准、样品筛选、参数设置,确保检测数据可靠;通过全自动的场景模拟、双指标检测、智能分拣,提升检测效率;通过数据报告、工艺优化、质量追溯,实现检测价值最大化。

对于软胶囊生产企业而言,掌握 CHT-01 的检测流程,不仅能高效完成日常质量管控,更能通过数据驱动生产改进,从源头降低质量风险。如果您的企业正面临检测流程不规范、数据可靠性低、工艺优化无依据等问题,不妨联系西奥机电,获取 CHT-01 的专属操作培训、流程定制服务及免费试用机会,让标准化检测流程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筑牢市场竞争力!


来源:实验室方案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