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渭源依托北纬35°独特生态,推动35万亩中药材全链升级,实现产值56亿元。创新“832”模式育苗4620亩,带动种子种苗繁育4.7万亩,建成示范基地9个1.8万亩,24家企业申报GAP基地14.7万亩,占全省目标任务半壁江山。新建精制饮片生产线2条、“药食同源
2025年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渭源县“药薯畜菜”四大特色产业交出亮眼答卷,实现产值135.6亿元,奏响“药香薯甜、畜壮菜鲜”的丰收乐章。
渭源依托北纬35°独特生态,推动35万亩中药材全链升级,实现产值56亿元。创新“832”模式育苗4620亩,带动种子种苗繁育4.7万亩,建成示范基地9个1.8万亩,24家企业申报GAP基地14.7万亩,占全省目标任务半壁江山。新建精制饮片生产线2条、“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生产线4条,5类165个大健康产品、546种中药配方颗粒走向全国,6.5万吨产能车间推动道地药材从“一根药”到“一味药”蜕变。
实施2.7亿元马铃薯良种育种制种项目,创建“国家级马铃薯(种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年生产脱毒瓶苗7.4亿株、原原种9亿粒。今年种植40万亩,建成核心基地4个8000亩,开发“定西宽粉”生产线6条、主食化鲜食化产品37个,“渭源马铃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全链产值达32亿元。
紧盯建设“西北绿色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目标,以“玉米青贮-牛羊养殖-有机还田”模式构建绿色循环体系,建成畜草产业基地3个、牛羊养殖村15个、饲草加工基地10个、规模养殖场485家,培育规模养殖户1万余户,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3万头、80万只,牛羊和生猪屠宰场建成投产,通过“畜草牧”循环模式,让37.6亿元的畜草产值既有“生态绿”又有“经济金”,西北绿色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的蓝图正变为现实。
紧盯建设“省级高原夏菜产业园”目标,通过党建引领“五联”模式,整合12个产业党组织、33家合作社,建成核心基地2000亩,设施蔬菜5600亩,辐射种植10万亩。创新“一业生四金”模式(佣金、薪金、租金、现金),带动4000余户亩均增收8000元,凭借错峰上市抢占南方市场,产值达10亿元。
春华秋实,岁月丰成。渭源县全县上下用实干的劲头、奋斗的姿态、创新的精神,把希望播在广阔的田野,把汗水埋进肥沃的大地,把产业绘成绚丽的画卷,最终酿成丰收的喜悦,换来群众增收的笑脸。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粒种子都孕育着生机,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梦想,每一份耕耘都收获着幸福。(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马富平)
来源:渭源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