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开启新一轮降雨,鲁南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山东最新天气预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9:56 5

摘要:截至9点,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淄博北部、潍坊、菏泽、济宁、枣庄、青岛、烟台11市的部分区域已出现强浓雾,局部能见度甚至不足50米,达到"强浓雾"标准 。

截至9点,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淄博北部、潍坊、菏泽、济宁、枣庄、青岛、烟台11市的部分区域已出现强浓雾,局部能见度甚至不足50米,达到"强浓雾"标准 。

昨天半岛地区的小雨虽量级不大,但为空气补充了充足水汽,夜间地面辐射降温后,近地面空气湿度迅速攀升至90%以上,滨州凌晨5点的相对湿度更是达到94.2% 。

以上种种,是大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今天上午大雾消散后,全省将转为晴间多云天气,济南、淄博等内陆城市最高气温可达28℃,半岛地区受海洋调节,最高气温在26℃左右,整体体感较为舒适。

26日下午起,新一轮阴雨天气将正式登场,且持续时间长达3天。

26日上午,西风带高空槽将从河南东部进入山东,这种高空系统会引发空气上升运动,使得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雨。此次高空槽虽强度不算特别强,但与暖湿气流配合度极高,容易形成持续性降水 。

受"高空槽+暖湿气流+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27日夜间,一股弱冷空气将渗透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锋面,可能在鲁中地区引发短时强降水或雷电天气,雷雨时阵风可达7-9级 。

根据山东省气象台和中央气象台的预报结果综合分析,26日下午至28日的降雨将呈现"南多北少、东强西弱"的特点,具体分时段如下:

26日下午至夜间:降雨率先在鲁南地区"登场",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等地将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可达暴雨级别;鲁中地区以小雨为主,半岛和鲁北地区则为阴天转多云,暂无明显降水。

27日全天:降雨范围向北扩展,鲁中、鲁南地区普遍有中雨,潍坊南部、青岛南部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鲁北地区转为小雨,半岛地区受地形抬升影响,局部有中雨 。

28日白天至夜间:降雨强度减弱,但鲁南地区仍有小雨,其他地区以阴天为主,局部有零星阵雨;预计28日夜间,此次阴雨过程将基本结束。

从累计降水量来看,鲁南地区(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累计降水量可达50-8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100毫米;鲁中地区累计降水量20-40毫米,鲁北和半岛地区10-20毫米 。

当前山东玉米、大豆等秋粮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此次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需分区域看待:

鲁南地区:26-28日的持续降雨可能导致土壤湿度偏大,尚未收获的玉米易发生倒伏,建议在25日晴好天气抓紧抢收,已收获的粮食需做好晾晒和储存,防止霉变。

鲁中、鲁北地区:降水强度较小,反而能缓解前期轻度干旱,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前的土壤增墒。

从9月上旬的持续晴热,到中旬的台风外围影响,再到近期的"大雾+阴雨"组合,今年入秋后山东天气显得格外"善变"。这背后其实是季节转换期的典型气候特征:

9月是夏季风与冬季风的"交替期",副热带高压逐渐南撤,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但暖湿气流仍有较强势力,两种气流的频繁博弈导致天气变化剧烈。这种"拉锯战"不仅会带来大雾、降雨等天气,还可能引发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

山东地形复杂,中部山地、东部半岛、北部平原、南部洼地的地形差异,使得天气系统在移动过程中易发生"变形"。比如此次鲁南地区的强降水,就与鲁南丘陵地形对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有关;而半岛地区的雾天更多,则是海洋水汽与陆地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山东也不例外。入秋后气温波动幅度增大,9月上旬济南出现35℃以上高温,中旬又出现15℃以下低温,这种"过山车"式气温变化正是气候变暖的表现之一。

从今早的大雾橙色预警,到26日起的持续阴雨,未来几天山东天气将上演"先雾后晴再雨"的三重奏。这场天气变化既是季节转换的正常表现,也凸显了秋日常态的复杂性。

来源:暖风@d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