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起东方,波澜壮阔。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如今“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始终在书写新的篇章。国际商协会大会的连续举办,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璀璨光芒,更映照出安徽——这片曾孕育徽商传奇的沃土,以开放之姿,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的万千气象
当时间的指针行至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第四次如约而至。这是一曲跨越山海的经济合奏,更是一场文明互鉴的智慧盛宴。
潮起东方,波澜壮阔。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如今“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始终在书写新的篇章。国际商协会大会的连续举办,恰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璀璨光芒,更映照出安徽——这片曾孕育徽商传奇的沃土,以开放之姿,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的万千气象。
徽风皖韵,今更风流。这里曾走出“无徽不成镇”的商业传奇,如今正书写着“芯屏汽合”的产业新篇。从江淮大地到世界舞台,安徽省国际商会恰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沟通着本土与全球。它不仅是企业出海的护航者,更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不仅是贸易规则的践行者,更是新时代开放精神的传播者。
当全球商协会领袖、企业家代表和政府官员齐聚合肥,共商合作之际,我们不禁要问:这场持续多年的盛会为何选择安徽?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开放逻辑与发展智慧?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聆听时代的音韵,共同探寻国际商会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展望开放合作的美好明天。
商协会是连接市场微观主体和政府有力的纽带与桥梁,商业协会之间的国际联络是构建世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力量。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期,对外经贸活动日趋频繁,中国企业面向世界的窗口需要一扇更加灵活而宽广的窗扉。
随着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引进来”国外先进技术与资本的需求急剧增长,原有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亟须一个具有官方背景、又能灵活运作的民间组织来协调、服务和代言中国工商界。
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际商会,开创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创新体制——独特的双轨模式既延续着1952年成立的中国贸促会的外交血脉,又注入了民间商会的创新活力。
三十余年风雨兼程,中国国际商会的会员网络从首都延伸到全国各地,从大型国企拓展到民营企业和外资机构;从早期单纯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到如今提供全链条国际化服务,中国国际商会的功能不断拓展,价值持续提升,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商会组织,成为中外经贸往来中不可或缺的桥梁。
贸易投资促进、商事法律服务、组建应用型智库、参与全球治理……现代国际商会的功能已远不止于简单的联络联谊,而是构建了一个覆盖企业国际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并深度参与全球经贸治理。
放眼全球,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商会以贸易为促进和平、繁荣的强大力量,推行一种开放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和市场经济,其基本目的是为开放的世界经济服务。
回到中国,中国国际商会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外经贸交流与合作,构建起全球合作网络的“连接器”,发出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全球治理的“中国声音”,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综合服务港”。
■ 从宏观层面看,国际商会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通道。通过国际商会体系,中国工商界得以介入国际规则制定,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发出“中国声音”。
■ 从中观层面看,商会组织是产业国际化的重要推手。通过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出海”,形成集群优势,降低单个企业国际化风险与成本。
■ 从微观层面看,商会服务是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营养基”。通过提供信息咨询、法律维权、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脉搏加速跳动的长三角,安徽也敏锐地把握住时代机遇。
如果说中国国际商会的诞生与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频共振,那么安徽省国际商会的发展轨迹则是地方国际化进程加速的生动注脚。
起初,安徽省国际商会的会员企业不多,其功能也限于简单的国际联络和出展服务。随着安徽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省份转型,特别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安徽省国际商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从创新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并组织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到助力皖企全球布局,通过集群式发展降低跨国经营风险,安徽省国际商会始终站在开放最前沿,逐步构建起包括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在内的全方位涉外服务体系,成为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推手,实现从“桥梁纽带”向“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
9月11日上午,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在合肥举行。大会指出,当前世界贸易秩序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但开放合作是永恒的主题,市场的逻辑、商业的逻辑、资本的逻辑、财富的逻辑没有变。在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引下,安徽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安徽将持续办好国际商协会大会,搭建各国商协会与中国、与安徽常态化交流的机制与平台,促进贸易、物流、资金等更好融通,推动信息互联、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安徽对外开放水平。
这场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化专业化的经贸盛会,致力于搭建全球商协会组织、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与企业间的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已连续举办四届,报名参会的国内外商协会越来越踊跃。本次大会就吸引了40个国家和地区、90多家境外商协会组织、120多名外方代表参加。
安徽并非传统的沿海开放前沿,却能连续多年成功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商协会大会,绝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和持之以恒的精心培育。
从时代背景看,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商协会作为促进经贸合作的关键节点,其价值日益凸显。从地域因素看,安徽地处长三角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自身发展看,安徽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基础。
时间回溯至2021年11月,安徽省首次“做东”,在合肥召开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商协会(安徽)会议。
会议期间,长三角国际商会联盟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先后成立,并构建起双盟合作机制,在信息共享、品牌共建等领域深耕合作,持续激活联盟作为跨区域产业协作“枢纽平台”的关键战略效能,在推动区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同时,此次大会发布的《国际商协会合肥共识》,推动了商协会和贸易促进组织在社会层面、从非官方角度开展普遍合作,强化密切联系政府、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更好发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作用,加快资本市场平台、贸易中心、高能级展会等市场化要素对接平台建设,助力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
作为链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商协会在联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高水平开放中担负重要使命。经过多年滋养,国际商协会大会已从单纯的会议论坛,演变为一个产生实质性成果的“催化剂”。
2023年9月,2023国际商协会大会召开——越是经济活跃的地方,商协会越活跃;商协会越活跃的地方,经济一定越活跃。
本次大会期间,安徽省国际商会与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广东省安徽商会发起成立“皖粤商协会联盟”,加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两个中国经济动能最强劲区域商协会的交流合作。
此外,大会还分别组织了与会嘉宾赴安徽多地参观考察、对接交流,既广泛深入宣传推介了安徽投资环境,又丰富了“投资安徽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地方招商引资开辟了新路径。
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同时,也需畅通国内国际市场、促进国际经贸往来。商协会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和独特优势。
2024年9月,国际商协会大会第三次在合肥举办,规格高、国际化、专业性、重效能成为本次大会的鲜明特征。
打造高能级交流平台、促成高维度合作意向,本次大会首次设置了项目合作洽谈会,结合安徽省域发展规划和地域产业特色,特邀省内16个地市以及11个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分设洽谈台,在自由交流中让境外嘉宾了解安徽奋力营造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洽谈现场就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80余项。
今年,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合作洽谈会更是打开大门,致力于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对接平台。全场共设140余张洽谈桌,高朋满座、座无虚席;现场屏幕滚动显示16个地市的253个重点推介项目,诚意满满、商机无限;会场主持实时播报投资合作意愿,精准服务、牵线搭桥。
来自90多家境外商协会机构和外资企业,30多个境内商会机构和200多家企业近600名代表,离开会议室、步入商洽室。会议期间,共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81项,涵盖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多个重点领域,为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安徽省国际商会为皖企对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的画卷上,仍有点滴留白亟待工笔绘就。
与世界对话的征程中,安徽省国际商会清醒地看到自身还存在若干短板,如相比沿海发达地区商会,服务深度、精准度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仍有差距;精通国际规则、熟悉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在全球商协会网络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仍待提升等。
面向2025及更长远的未来,安徽省国际商会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从国际看,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为商会组织提供了更大舞台;从国内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商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从安徽看,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需要商会组织提供更强支撑。
基于此,安徽省国际商会将在以下领域重点发力,主动作为:
■ 一是聚焦新兴产业浪潮,组建相关产业的专项委员会,以行业深处的守望助力每一次创新跃升。为皖企出海“护航”,让中小帆船备齐远航的行囊——从市场探路、法律罗盘到融资风帆,一路温暖相伴。
■ 二是将网络的根系深植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沃土,重点结缘RCEP、中东欧、东盟与非洲,让海外联络处成为皖企的驿站与灯塔。组织更多面向新兴市场的专项对接,助力皖企走得更远、更稳。
■ 三是强化“规则话语权”,建设应用型智库,主动开展经贸研究,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更多江淮英才步入国际标准殿堂,参与规则书写,让“安徽方案”回响世界,让中国声音清晰而坚定。
经济全球化是奔腾向前、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开放合作是人心所向。
回望来路,中国国际商会体系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缩影;安徽省国际商会的成长史,则折射出一个内陆省份走向开放前沿的奋进历程。
在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引下,安徽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
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安徽持续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指标体系推进改革创新。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专项报告,安徽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居中国第3位。
展望未来,安徽省国际商会将继续演绎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安徽故事”,传播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的“中国声音”,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各国商协会主动作为、积极交流、深化合作,正是对市场逻辑、商业逻辑、资本逻辑的生动诠释。而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也通过安徽省国际商会这个“窗口”,看见一个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机遇的安徽。
来源:连接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