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刀郎、云朵、苏柳对《我的楼兰》的贡献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9:23 4

摘要:但共同努力,是否意味着三个人的贡献是相同的,各占1/3,甚至说“是云朵的首唱和十年演出成就了《我的楼兰》”,这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首歌曲走向成功,红遍两岸三地,是作词人,作曲人和演唱歌手共同的努力!

这句话说的没毛病,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我的楼兰》作词人苏柳女士就是这样解读这首歌的!

但共同努力,是否意味着三个人的贡献是相同的,各占1/3,甚至说“是云朵的首唱和十年演出成就了《我的楼兰》”,这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娱乐圈流传的两个词,一个叫人保活,另一个叫活宝人,人保活指的是一人拥有超高的票房号召力,由他出演,票房就有保障,活宝人指的是作品本身质量过硬,谁来演都可以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刀郎、云朵以及苏柳对《我的楼兰》的贡献值!

先做个简单的解介绍:《我的楼兰》这首歌的创作时间是2008年,苏柳女士是因为一次采风活动在新疆结识了刀郎,回北京之后,她写了七首歌,其中一首是我的楼兰(只有这一首歌火了)

接下来,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来逐一解读一下这三位

首先是刀郎,我的楼兰这首歌虽然好听,但从来没有排进刀郎经典歌曲的前十名,甚至前20名,可以说,就算没有这首歌,也丝毫不影响刀郎先生取得傲人的成绩

其次是云朵,坊间一直流传着“云朵之后,再无我的楼兰”这句话,而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云朵版我的楼兰非常经典,第二个意思,云朵靠这首歌走红

刀郎先生的经纪公司收回《我的楼兰》演唱权之后,云朵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最后是苏柳,没有刀郎,没人会知道苏柳是谁,《我的楼兰》风波之后,大家也不会记得苏柳是谁,她只是刀郎先生音乐道路上的一个过客罢了!

这也就是说,按照控制变量法,是刀郎的《我的楼兰》成就了苏柳和云朵,前者对后者有很大的恩情

至于《我的楼兰》问世之后狂揽百亿播放量,也是建立在“刀郎出品”“刀郎谱曲”的前提下,如果当年以云朵演唱,苏柳作词来卖这首歌,当然不会有今时今日的成果!

就像知名音乐人陈伟说的那样,创作《我的楼兰》时,刀郎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实力派全能型歌手,苏柳只有巴结他的份,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且按照行内的规矩,当然,如果觉得苏柳的作词可以,会花2000块钱买断,而不是和她平起平坐(共同拥有这首歌的著作权)

这里面要说个小插曲,音乐公司和个人投稿都会选择买断版权的方式,这么做对双方来说是公平的,因为绝大多数作品都会石沉大海!

所以,刀郎、云朵以及苏柳在《我的楼兰》里扮演的戏份绝对不是一个等级的,就好比成龙的电影,跑龙套的路人甲难道可以说“是我卖了几十亿票房”吗?本末不可倒置,做人做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

来源:娱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