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服务保障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安徽外国语学院的340余名大学生化身青年志愿者,投身到会务保障、翻译对接、接待引导、秩序维护等岗位中,全程服务本届大会。截至9月23日本届大会闭幕当天,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6500小时。
9月24日记者从合肥团市委获悉,为服务保障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安徽外国语学院的340余名大学生化身青年志愿者,投身到会务保障、翻译对接、接待引导、秩序维护等岗位中,全程服务本届大会。截至9月23日本届大会闭幕当天,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6500小时。
蔡永庆是合肥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2024级的学生,主要负责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展区担任引导工作。几天的志愿服务,不仅让他惊叹于“机器人”所应用的各类生活场景,更是对所学专业有了超越课本的鲜活认知。
“我的专业所学主要围绕机械结构、控制算法和传感系统等。但在大会现场,我看到了这些技术最终要服务的核心——人。我们希望机器人能放大人类能力,减轻人类负担。”蔡永庆告诉记者,他觉得这一切也呼应了本次大会“智造世界·创造美好”的主题,技术最终的目的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从迎接嘉宾的第一声问候,到路线引导的每一个细节,再到协助翻译的细致周到……大会期间共设置了48个志愿服务点位,这群青年志愿者分别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合肥南站以及大会相关酒店等地点,为中外与会嘉宾提供了专业、舒适且高效的参会体验。其中还包括60名外事语言服务志愿者,涉及俄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外语,全方位保障了论坛志愿服务的语言翻译工作。
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德语系学生黄鹏就是其中之一。在大会的智能制造装备展区,他凭借专业知识,用双语为中外参观者细致讲解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展品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这次志愿服务让我近距离接触到全球制造业的前沿科技,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德语应用、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为参会嘉宾提供了翻译服务之余,黄鹏也主动当起了中国文化的弘扬者,向参会外国人介绍着一些“智造”产品设计里所蕴含的中国元素的深意。
自2018年起,合肥团市委已连续承接了8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招募青年志愿者近3140人,服务上岗约875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约5.65万小时。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汪涛
来源:合肥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