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桦加沙”的慢刚好赶上天文大潮,海水倒灌比往年台风更严重。2018年“山竹”移动速度每小时25公里,登陆时潮位没香港深圳的海水倒灌只淹了街道;“桦加沙”每小时10公里,把潮位“熬”到1.5米以上,香港富丽敦酒店的玻璃门被海水冲破,珠海金湾区的车辆泡在水里,有的
风王“桦加沙”的“慢刀子”比“强拳头”更坑人
2025年西北太平洋的风王“桦加沙”不是往年那种“冲过来就走”的台风,它像块浸了水的棉花,黏在广东沿海磨了24小时,把“抗台战”变成了“熬台战”。
“桦加沙”的慢刚好赶上天文大潮,海水倒灌比往年台风更严重。2018年“山竹”移动速度每小时25公里,登陆时潮位没香港深圳的海水倒灌只淹了街道;“桦加沙”每小时10公里,把潮位“熬”到1.5米以上,香港富丽敦酒店的玻璃门被海水冲破,珠海金湾区的车辆泡在水里,有的还漂起来。江门市川岛镇的上川岛,风力达到17级以上,气象站站长播报时险些站不住,海水倒灌把石栏杆拍碎,停电停了半天。
追风的李莉从广州开车去江门,车被风吹得晃,挡风胶条吹脱落,沿途看到倒下的电线杆、树木,还有卷起的铁皮广告牌。她下车抱小狗时,呼吸都困难,站不稳,雨点打在身上痛,比“山竹”的短时间强风更难受,因为“桦加沙”的风持续吹,让人无法躲避,就像老太太缠脚布——又长又臭。
海陵岛的蔡成做快艇生意,提前把船绑在码头,窗户外钉了木板,但还是经历了两次停电,最长停了一小时。他说“大风一过马上恢复供电焦虑,比往年台风的一次性停电更麻烦,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停。
“桦加沙”的慢让灾害范围更广,菲律宾死了5人,失踪4人;台湾死了17人,伤32人;广东的香港、珠海、江门都被海水倒灌。接下来还要影响广西、海南,比往年台风只影响广东南部更坑人,因为它慢,所以能覆盖更多地区。
“桦加沙”慢,有更多时间准备“五停”,但还是有海水倒灌。香港有一家四口在防波堤观浪,母亲和儿子被浪卷走,父亲施救没成功,幸好被渔船救起。是不是预警不够?还是民众觉得“慢”就没事?往年“山竹”快,民众不敢出门,“桦加沙”慢,有些人反而放松了警惕,结果出事。
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台风的能量更足,移动速度更慢,未来可能有更多“桦加沙”这样的慢台风。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不是该改?比如更重视风暴潮的预警,更早转移居民,把海堤建得更高,不然下次“慢刀子”再来,还是会坑人。
风王“桦加沙”的“慢刀子”已经割伤了广东,接下来还要割广西、海南,这把刀什么时候才能放下?
有人说未来会有更多“慢台风”,那我们的“五停”是不是该改成“六停”?是不是该把海堤建得更高?是不是该让居民更早撤离?这些问题,“桦加沙”已经给我们提了醒,但我们有没有听懂?
来源:纯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