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劝告:上了年纪的人,宁可出门打牌,也不要在家随意做这5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8:55 1

摘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天天窝在家里,看似清闲安逸,结果半年不到,被查出糖尿病、脂肪肝、轻度抑郁,一下子进了医院。医生苦口婆心劝他:“宁可每天出门打两圈麻将,也别在家干这几件事!”这不是开玩笑,是有数据和案例支撑的。人一旦年纪大了,最怕不是病,而是“闲”。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天天窝在家里,看似清闲安逸,结果半年不到,被查出糖尿病、脂肪肝、轻度抑郁,一下子进了医院。医生苦口婆心劝他:“宁可每天出门打两圈麻将,也别在家干这几件事!”这不是开玩笑,是有数据和案例支撑的。人一旦年纪大了,最怕不是病,而是“闲”。

第一件事,整天躺着不动,跟被窝谈恋爱。有个阿姨退休后天天睡到自然醒,醒了继续躺着刷手机,结果不到一年,腰椎间盘突出、血压飙升、血糖也高了。北京协和医院的数据显示,长时间卧床的人,心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正常人的两倍。人不是树,躺久了不长根,直接烂根。

第二件事,关在家里胡思乱想,越想越郁闷。老年人一旦不出门交流,容易陷入情绪死角。邻居王奶奶,老伴去世后整天宅在家,自言自语、发呆、瞪着电视也不看,三个月后被确诊为轻度认知障碍。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70岁以上老人中,约有2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不是谁天生脆弱,是孤独太可怕。

第三件事,随便吃剩菜,冰箱成了“毒气室”。李大爷为人节俭,吃饭讲究“剩菜不浪费”。有一次吃了放了两天的鱼汤,结果食物中毒送医抢救。

研究发现,隔夜菜容易滋生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会增加胃癌风险。不是说不能吃剩菜,而是要讲科学:放得久、没加热、变味了,宁可扔了也别省。

第四件事,天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眼睛累,脑子更累。电视上的节目可能热闹,但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干涩、视力下降、小脑也会过度疲劳

华中科技大学一项研究指出,老年人日均看电视超过4小时,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提高34%。打麻将再怎么说也得动脑,而电视只让你动眼,久而久之,脑子就“生锈”。

第五件事,自己胡乱吃药,把药当糖吃。很多老人一不舒服就去药店买点“自认为有用”的药,感冒吃抗生素,头痛吃止痛片,结果把肝肾都累坏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因用药不当导致的入院比例高达30%。药不是神仙水,是双刃剑,吃错了要命。

你说打麻将有什么好?其实不是打牌本身,是动脑、动嘴、动腿,顺带还能动心情。三五老友围坐一桌,打的不仅是牌,是热闹,是“活络”。有人说麻将会上瘾,其实比起“宅瘾”,麻将简直是救命的良药。更何况,打麻将还得出门晒太阳,晒一晒,骨头都硬实。

有人担心出去打麻将浪费时间,其实正相反。真正让人衰老的,不是年龄,而是“闲着没事干”。像机器一样,放着不用,最容易生锈。动一动,哪怕是搓牌、走路、聊天,都是在给大脑加油。

从医学角度看,老年人一旦缺乏社交,脑部神经递质的分泌会减少,直接影响记忆力和判断力。而游戏、交流、竞技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心情好,思维活,身体强。打牌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别让自己陷入“寂静”的陷阱。

当然不是说打麻将就能包治百病,但相对于整天躺着、独自胡思乱想、乱吃药、看电视、啃剩饭,麻将至少能让人“活起来”。而“活着”和“活得像样”,是两回事。活得像样的老人,脸上有笑,身上有劲,脑子里有主意,生活里有盼头。

宁可出门打牌,也别在家闲“熬”着。上了年纪,最怕的不是病,而是没有生活。日子过得像煮方便面,水开了却没放料,吃着没滋味,活着没劲头。只有不断走出去,动起来,乐起来,才可能在老年活出年轻的味道。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健康蓝皮书(2023)》

2. 中国疾控中心《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3.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人常见慢病与生活方式研究》

4. 华中科技大学《老年人电视观看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

5. 国家药监局《2024年老年人用药安全白皮书》

来源:中医孙晓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