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喂?四川省高县人民法院‘执行110’吗?我发现被执行人在郊区仓库有大量货物,请法院立即扣押。”……每天,在高县执行指挥中心内,类似这样的紧急举报电话不时响起。从接警到出警,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迅速展开。
2025年8月11日,四川省高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开展夜间执行工作 供图 四川省高县人民法院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喂?四川省高县人民法院‘执行110’吗?我发现被执行人在郊区仓库有大量货物,请法院立即扣押。”……每天,在高县执行指挥中心内,类似这样的紧急举报电话不时响起。从接警到出警,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迅速展开。
为何需要“执行110”?
人难找、财物难寻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难题。部分被执行人利用时间差转移财产、隐匿行踪,传统执行模式下,“战机”稍纵即逝。为破解困局,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统一部署下,高县法院直击痛点,创新推出“执行110”机制,组建了一支24小时全天候快速反应的执行警务团队。该机制实施以来,该院强制执行效果突出,结案率和首执案件执行到位率显著提升。
01
逢警必出
执行有了“尖刀连”
“‘执行110’吗?我是申请执行人张某,我看到被执行人钱某回家了,你们赶紧来。”一天凌晨,高县法院“执行110”热线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一名男性压低声音焦急地对值班的司法警察说。值班法警接到线索,10分钟内与队友完成集合,驱车赶往目的地。这是一起借款合同纠纷,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不仅未主动履行判决义务,反而销声匿迹。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曾经多次联系被执行人,但对方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经网络查询,其名下也无可供执行财产。张某与钱某居住在一个村子,近日,张某偶然发现钱某偷偷回家了。执行干警抵达现场后,多次敲门,房屋内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钱某回家后一直未曾离开,肯定在家里。”张某斩钉截铁地说。法警考虑到正值深夜,不便强行破门进入屋内,建议使用无人机观察情况。果然,当无人机飞到钱某家的窗台上时,张某一眼就看到了躲在家中的被执行人钱某。钱某知道自己被发现后,这才主动打开了家门,并同意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
“‘执行110’让我大开眼界,是真正的司法为民举措。”张某在拿到被拖欠许久的借款后,为高县法院执行工作“点赞”。
这是高县法院“执行110”机制日常运行的一个缩影。2024年3月,高县法院根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开展全省法院“执行110”实质化运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执行警务中队入驻“执行110”,建立了“执行110”机制,构建起“执行+警务”大执行工作格局。执行警务团队由该院司法警察大队“1名副大队长+1个中队”组成,共有6人,人员占大队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工作时间内,执行警务团队负责“执行110”的接出警任务,在工作时间以外,司法警察大队全员轮流值班备勤,做到24小时“不打烊”。
“执行110”电话24小时座席端负责受理线索举报、核实线索、出警派单。当接到被执行人来电时,接听人员会迅速与承办案件执行法官联系,由执行法官通知执行警务团队负责人。轮值的司法警察接到任务后,要在10分钟内完成集合,前往目的地。同时,根据工作特点,司法警察配备了执行所需装备,如便携式防刺服、具有红外功能的无人机等。
“执行110”警务团队“尖刀连”作用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出警迅速,强制执行效果突出。
“‘执行110’出警对被执行人形成了强大震慑,一些被执行人在强制执行的威慑下,选择了主动履行。”高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叶姗娜表示,该院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一方面,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艰辛和重要,增强公众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对被执行人也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一些被执行人看到直播或宣传内容后,意识到逃避执行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舆论压力,进而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履行义务。
高县居民王某就是高县法院“执行110”机制的受益者之一。21年前,被执行人周某因邻里纠纷将申请人王某砍伤,王某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该院经过公正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周某承担刑事责任并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18000余元。判决生效后,周某一直在外务工,没有回家。近日,因村内修路,周某返乡查看情况。恰巧,王某发现了周某的踪迹,赶紧拨打“执行110”热线电话。法警立即出警,现场控制住周某,并督促其履行生效判决。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地与周某及其亲属讲清法理与情理。最终,周某将案款现场交付给王某。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咱们法院‘执行110’确实管用,钱要回来了,这根扎在我心里多年的刺儿也被拔掉了。”王某为执行干警的迅速行动竖起了大拇指。
02
出警必快
24小时应急处置
“‘执行110’机制是在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背景下,实施‘执警融合’的一项实践探索,是解决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难的一项创新举措。”叶姗娜坦言,在实施该机制前,高县法院执行干警主要通过与公安、村委会(社区)等工作人员进行联动,来发现被执行人的行踪。同时,根据被执行人在宜宾境内的活动情况,通过走访调查等传统手段来锁定被执行人的行动轨迹。她将以前的工作方式称为“主动型查找被执行人”。现在通过“执行110”机制,增加了新的信息渠道,大大提升了查人找物的效率。
“以前如果发现被执行人踪迹,要先联系办案法官,如果法官开庭、外出办案去了,我们只能看着被执行人跑掉。”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孙某说,现在如果发现被执行人的线索,直接给“执行110”热线打电话,他们24小时在线,出警快。只有把被执行人控制住,还钱的事情才有希望。
据介绍,为确保及时接处多条执行线索,执行警务团队严格落实24小时备勤制度,以3人为一组进行排班,组建值班和备勤小组,保证每个时段的电话均有人员接听。每个备勤小组中明确1名负责人,负责夜间和周末的紧急任务。为此,高县法院明确划分办公区、办案区,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保障执法办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执行警务团队日常工作由副大队长带队开展具体工作,主要负责协助执行实施团队进行强制执行工作。除日常“执行110”出警工作外,执行警务团队还负责被执行人身份、财产、处所的调查、搜查等执行强制措施。
“即使被执行人跑到外地去,有了‘执行110’,法院也能快速锁定位置,控制住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与其提心吊胆地生活,还不如赶紧还钱。”崔某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此前,他从朋友任某处借款7万元并约定利息,逾期一直未还。在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崔某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由,拖延履行且拒不到法院。一天,任某在四川省筠连县发现了崔某正在参加酒宴,于是迅速拨打高县法院“执行110”热线。当天,值班干警考虑到路途较远,若从高县出发,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要比筠连县本地“执行110”晚一个小时。随后,执行干警果断将情况、材料和手续报告给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110”中心,由宜宾中院派单给筠连县人民法院“执行110”。很快,高县法院收到通知,筠连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已将崔某先行控制,正在等待其到现场接人。
“组建‘执行110’团队,有利于实现快速反应、精准打击,强化执行威慑,提升执行质效,把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变成‘真金白银’。”叶姗娜说,该机制运行以来,该院接警640次,拘传被执行人82人,拘留36人,罚款6万元,执行到位金额达200余万元。结案率和首执案件执行到位率显著提升。
“当事人和群众每一句肯定都让我感受到温暖。”令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罗翔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在一次“执行110”团队出警后,当时天气炎热难耐,他去商店买瓶水,店主不仅拒绝收钱,还一直对他说:“你们辛苦了。”最终,他只能悄悄把钱压在了柜台下面。
03
出警果断
助力攻坚“骨头案”
群众打官司最担心的就是赢了官司,权益难以兑现。“‘执行110’突出的优势是反应迅速,在得到线索后能及时控制被执行人和物,这是促使案件得以执结的关键。”叶姗娜说,“执行110”机制让很多“骨头案”画上了句号。
“法官,我找到被执行人了。你们快点来。”7月2日清晨8时,高县法院“执行110”热线再次响起。
“你在那里守着。我们马上过来。”执行法官接到电话后立即带着法警赶赴执行现场。2024年,经高县法院主持调解,被告周某自愿于2024年5月30日前支付原告陈某劳务费17000余元。调解书生效后,周某仍不履行偿还义务。无奈,陈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周某的财产信息进行查询,及时冻结了其名下的银行存款及网络资金,同时向周某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督促其尽快履行给付义务。
经过执行法官的线上查控、线下走访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周某名下有一辆轿车,执行法官依法对该车辆进行线上查封,并多次督促周某履行还款义务,但周某仍拒不配合。案件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7月2日,案件执行工作突然出现转机。陈某经多方查找,在周某的户籍地江安县发现了周某的踪迹,随即立马拨打了“执行110”热线,联系执行法官。执行法官迅速研判,在赶往江安县的路上,同时联系江安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协助执行工作。在现场,执行法官扣押了周某的车辆,并耐心向其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后果。在法律的威慑下,最终,周某表示愿意配合履行给付义务。
为了对被执行人和财产进行全时段无死角控制,高县法院“执行110”团队频繁启动“夜间行动”“假日行动”等专项行动。这对于执行干警的身心健康而言无疑是一种考验。为此,该院定期组织心理辅导讲座和谈心谈话活动,帮助干警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心态,如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干警开展心理讲座,传授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院领导定期与干警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干警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据介绍,高县法院下一步将不断优化“执行110”机制的运行流程,从而提高机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加强对执行线索的管理和筛选,建立更加高效的线索处置机制;完善执行干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警积极履行职责,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执行110”机制的智能化水平,为执行干警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不断提高执行现场的监控和取证能力,确保执行过程公开、透明;进一步加强与公安、银行、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执行机制。
高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洁表示,该院将以“执行110”机制为抓手,通过持续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创新执行方式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来源:中国审判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