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一过,天地就像被拨了一下钟摆,白天开始悄悄变短,夜晚一点点拉长。气温也不吭声地滑了几个台阶,早晚凉得像是换了季。门诊里这几天,咳嗽的、胃难受的、睡不好的,扎堆了。秋天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可对身体来说,却是个“过坎儿”。
秋分一过,天地就像被拨了一下钟摆,白天开始悄悄变短,夜晚一点点拉长。气温也不吭声地滑了几个台阶,早晚凉得像是换了季。门诊里这几天,咳嗽的、胃难受的、睡不好的,扎堆了。秋天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可对身体来说,却是个“过坎儿”。
今天想说的,不是文艺的“秋意浓”,而是实打实的身体提醒。这个秋分,请记住一句话:1要躲,2要吃,忌3样,才能稳稳地安然过秋。
先说“1要躲”,不是迷信,而是躲一种真正的“病根”——寒凉入体。
秋分之后,昼夜温差加大,但人还没完全“收”回来。早上出门一身短袖,晚上回家却被风一吹凉透了后背。这个时候,一不小心就给寒气留了口子。寒气侵体最爱绕着关节、胃肠、呼吸道钻,所以你会发现最近膝盖酸、胃口差、咳嗽反复的特别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项研究显示,秋季气温骤降时,骨关节炎门诊量会比夏季高出约35%。寒冷会让滑膜收缩、关节液减少,就像门轴缺油一样,越动越疼。而胃肠功能紊乱,则常因冷热交替、饮食不节引起,尤其是空调房出来吃冷饮,肚子最先“报警”。
这个“躲”,不是让你窝家里不出门,而是躲早晚的风、躲忽冷忽热的穿衣失误、躲贪凉的饮食冲动。尤其是老人、孩子、女性,体寒、阳虚的一族,建议秋分后加穿一件护腰护膝的单衣,别拿自己当“温度探测仪”。
再说“2要吃”,不是补得越猛越好,而是补得刚刚好、对路子。
秋天,是一个“干”字当头的季节。嘴巴干、鼻子干、皮肤干,甚至大便都干。这个季节的饮食原则,不是猛进补,而是润燥养阴,护肺养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秋季健康提示》中指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季干燥易耗津液,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要吃“润”。像雪梨、银耳、百合、莲藕、芝麻、蜂蜜、秋葵,这些都是天然的“润肺剂”。尤其是银耳百合煮梨水,既能清火,又能润肺止咳,特别适合经常开口说话、嗓子干燥的人。
第二要吃“养”。秋天其实是脾胃最怕折腾的季节。夏天吃得杂、冻得多,脾胃早就有些虚乏。现在要靠温和饮食慢慢“养回来”。可以多吃些山药、南瓜、红薯、糯米、桂圆、鸡汤等温补食材,但注意,少油少辣,吃七分饱,不寒不燥才最养人。
不少人一入秋就开始“进补”,牛羊肉、火锅、药酒一股脑上桌。问题是,很多人体内还有未清的暑湿和寒气,一补就堵、补出内热,反而上火、便秘、失眠、口腔溃疡一起来。补得不对,等于添乱。
接着说“忌3样”,这三样,说白了,就是秋天里最容易踩的坑。
第一忌:夜里贪凉睡不盖被。
门诊里不少年轻人,最近开始嗓子疼、咳嗽、晨起鼻塞,查了没发烧、没感染,典型的“风寒入肺”。很多人晚上睡觉窗开太大,或者被子太薄,后背、脚底一受凉,第二天早上就开始咳。
肺是娇气的,就像玻璃器皿,一凉就裂。秋分后,尤其要守好“睡觉关”——关窗、盖被、睡前泡脚,别再硬扛。
第二忌:水果乱吃不分时节。
秋天的水果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现在的身体状态。西瓜、哈密瓜、柚子这些寒凉水果,一旦吃多,特别是空腹时吃,很容易引起胃寒腹泻。尤其是本身体寒、月经不调、胃酸多的人,更要慎重。
可以选择温润型水果,像苹果、梨、葡萄、石榴、枣,都比较“养人”。吃的时候记得不要冰镇,饭后吃更合适。水果虽好,但也要“看体质、讲时节”,不是图嘴巴爽就行。
第三忌:熬夜刷剧不当回事。
熬夜不分季节,但秋天的熬夜,更伤身。原因很简单:秋天是阳气收敛、阴气渐长的季节,人体也在从“外放”慢慢转为“内藏”。如果还习惯晚睡,就像秋收时节硬把地翻出来晒,反而把地气耗光了。
研究显示,长期晚睡会打乱褪黑素分泌节律,导致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情绪波动加剧,秋季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建议秋分后,尽量22:30前入睡,让身体顺应天时,把“收”的节律调回来。
如果你总觉得最近“人不对劲”,白天容易累、晚上睡不沉、饭也吃不香,很可能就是“秋乏”在作祟。别硬扛,别用咖啡和甜食硬撑,那是“透支健康”的方式。秋天养生,更讲究顺势而为、润物无声。
说到这儿,如果你问我,秋分之后其实最重要的,是哪一件事?我会说,是收心。收的是习惯的心——别再穿得少、吃得随便、睡得晚。
收的是情绪的心——秋天阳光少了,情绪容易低落,人也容易“蔫”,特别是独居老人、产后宝妈、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要特别留意情绪波动。建议多晒太阳、多动身体、多跟人说话。别让孤独钻了空子。
收的是节奏的心——春夏奔波了一年,到了秋该缓一缓,不是懈怠,而是蓄力。身体的“电池”也需要充电,别等它红灯闪了才想起来保养。
秋分,是天地的一次分界,也是身体的一次提醒。愿你在这个时节里,避好风寒、吃得温润、睡得安稳、情绪平和,把秋天过成一场真正的“身心收获”。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吴建林.秋季气候变化对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265-1268.
[2]黄艳.秋季饮食调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1,27(9):89-91.
[3]刘志敏.昼夜温差变化对关节炎发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72-74.
来源:任医生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