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双方只有师徒关系,这件事就好办了,如果双方只有同事关系,这件事也好办,问题是郭德纲和曹云金不仅有师徒关系还有同事关系,而且两种关系还被人为捆绑在了一起,这就有点儿难办了。
相声演员郭德纲和曹云金之间的师徒关系,为什么能在网上争论了十几年。
很多人在关注郭德纲和曹云金曾经是师徒关系的同时,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他们俩在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是同事关系。
如果双方只有师徒关系,这件事就好办了,如果双方只有同事关系,这件事也好办,问题是郭德纲和曹云金不仅有师徒关系还有同事关系,而且两种关系还被人为捆绑在了一起,这就有点儿难办了。
我们可以举两个影视作品里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双重关系。
《东北一家人》里有一位由李琦饰演的牛永贵,他退休前是某国营大厂分厂车间主任,带了一个徒弟,也就是由范伟饰演的刘权。
像牛永贵和刘权这种师徒关系在当年的国营厂里几乎遍地都是,而且师徒关系通常也会保持一辈子,虽然没有所谓摆知也没有所谓“三节两寿”,但逢年过节徒弟同样要去师父家里看望。
在《东北一家人》里,牛永贵和刘权的师徒感情相当不错,老牛还曾想把大女儿许配给徒弟,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和郭德纲曹云金的师徒关系也没有本质区别。
牛永贵退休以后,刘权风生水起逐渐当上了总厂的副厂长,地位相当高权力相当大,他每次出场的时候都是众星捧月一般。
剧情显示,牛永贵一家并未从刘权身上获得多少利益,不然的话,总厂业务副厂长稍微提拔一下师父的儿子,牛小伟也不至于去开小饭店,甚至于有些时候牛永贵亲自找徒弟办事都不一定能办成。
应该说,牛永贵和刘权的师徒关系其实还是很好的,师徒关系是师徒关系,同事关系是同事关系,中间没有夹杂太多个人关系。
但是,如果将牛永贵和刘权的师徒关系套在德云社所谓家谱家规上,刘权不帮师父牛永贵办事算不算“欺天灭祖”?
说严重点,如果按照德云社的那一套,那牛永贵的地位就高太多了,他说什么徒弟就得听什么,哪怕徒弟是总厂副厂长也得听师父的,如果刘权不听师父的,算不算“悖逆人伦”?
事实上,刘权对师父牛永贵和其一家持公事公办的态度才是对的,不能因为双方存在师徒关系就走后门。同理,师父牛永贵也不能拿师徒关系道德绑架副厂长刘权。
不论是牛永贵还是刘权,他们对待师徒关系和同事关系都处理得相当好,但在其他影视剧中也有没处理好的,比如《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和祁同伟。
高育良是祁同伟的大学老师,虽然这种师生关系表面上不同于牛永贵刘权和郭德纲曹云金的师徒关系,但我们也要看到,祁同伟经常出入高育良家而且双方关系不是一般密切,他已经事实上成为高育良的“入室弟子”。
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有一句经典台词“说过多少次了,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高育良由此也得到了一个雅号“高植物”。
高育良这句话当然是对的,他说这句话也是想表达一种态度,他和祁同伟私底下是师生,工作时则是同事,要公事公办。
但是,高育良表面上说得很漂亮,在私下他和祁同伟却早已经捆绑在一起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压根就没有真正的私事,因为公事和私事已经分不开了,所以他才会在表面上要祁同伟在工作时候称职务,做做样子。
如果单论师生关系,祁同伟确实做得足够好,可在公事上高育良和祁同伟却都犯了严重错误甚至是违法犯罪,这就是一个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分不清的反面教材。
我们举高育良祁同伟和牛永贵刘权这两个案例,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如果一对师徒之间还同时具有同事关系,那就应该分清楚,亲兄弟还应该明算账,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师徒。
郭德纲和曹云金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议背后,其实还是一个问题,德云社没有把师徒关系和同事关系分清楚,反而刻意将两个关系捆绑在了一起。
曹云金在德云社公司里当着徒弟还要签合同,甚至合同里还有违约金条款, 当着员工还要当徒弟,这种双重关系导致双方出现了一系列矛盾。
以曹云金在德云社拍戏为例,如果单论师徒关系,郭德纲找徒弟帮忙客串一个角色,曹云金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当然可以帮师父一把,不要片酬都行。
如果论同事关系,曹云金参加德云社公司的影视剧项目,他理应获得片酬,德云社公司如果以项目失败没结到款为理由拒发片酬,那就是不合理的。
现实情况却相反,郭德纲后来发文说曹云金当时应该拒绝出演,不应该拿不到片酬就找后账。
郭德纲小舅子也是德云社股东的王俣钦在书里还“理直气壮”表示,没给片酬是因为没公司没结到账,曹云金和何云伟不应该拿这件事往外说,甚至不应该感到委屈。
曹云金作为公司员工拿片酬是天经地义,拿不到片酬还影响了本职工作当然委屈。但由于他同时又是徒弟,在师父眼里,你作为徒弟在师父都没赚到钱的情况下怎么好意思要报酬,这就成了双方矛盾的根源。
网上有些指责曹云金的人不妨代入自己试试,如果你参加公司一个项目干了几个月,最后公司以项目没挣钱为理由拒绝支付报酬,你能同意吗?
如果,我们说如果,如果郭德纲和曹云金之间的关系也像牛永贵和刘权一样,私事是私事,公事是公事,师徒是师徒,同事是同事,相信他们之间也就没有那么多争议了。
来源:我就是个码字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