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的褶皱里,总有些话未曾出口,却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老屋的窗棂上还挂着去年的红绸,寿桃的香气如约而至,氤氲在厨房与厅堂之间,仿佛一切如常。可那张空着的椅子,却像一道无声的提醒,提醒着这个节日里少了些什么。父亲坐在桌边,目光偶尔扫过那个位置,嘴里轻声嘀咕:“这
时光的褶皱里,总有些话未曾出口,却早已在心底生根发芽。老屋的窗棂上还挂着去年的红绸,寿桃的香气如约而至,氤氲在厨房与厅堂之间,仿佛一切如常。可那张空着的椅子,却像一道无声的提醒,提醒着这个节日里少了些什么。父亲坐在桌边,目光偶尔扫过那个位置,嘴里轻声嘀咕:“这孩子,总是爱掺和外头的事。”话音落下,并无责备,倒像是一句自言自语,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习惯性牵挂。
血缘的线,本是柔软的,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悄悄结成了细小的结。父亲的言语或许带着些许锋芒,可那不过是老树的年轮在低语,裂痕深处,仍有温热的汁液缓缓流淌。他知道,弟弟一家不是不愿来,而是被生活的节奏裹挟着,在城市的车流与孩子的课表间奔波。微信群里那条小小的祝福表情,虽被新消息迅速淹没,却也曾被认真挑选过,带着温度。
母亲不说话,只是默默将切好的蛋糕中最完整的一块,轻轻放进冰箱。她的动作很轻,仿佛在封存一封不必寄出的信,一封写满牵挂却从不拆封的家书。瓷盘碰上玻璃柜,发出清脆的一声,像是时间的回响。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何中国人将生日称作“母难日”——生育的痛会过去,但母亲的惦念,却像春草,年年重生,从不曾枯竭。
宴席散去,灯光渐暗,空座位依旧空着,却不再显得冷清。它像一扇虚掩的门,留着光进来,也留着月光洒出去。八十年的光阴,在老人的白发间凝成琥珀,透明而温润。真正的团圆,未必是围坐一桌,而是心与心之间,始终有条不断的小路,通向彼此。
昨夜的雨打落了阳台上的三朵茉莉,今晨晾衣杆上却多了一条真丝围巾,是弟媳寄来的,颜色如朝霞初染。风吹过,它轻轻摆动,像一句迟来的问候,也像一个温柔的承诺:纵然身不能至,心却从未远离。我们在生活的褶皱里学着简化表达,却从未停止爱的书写。那些未说出口的温柔,终会在某个清晨,以另一种方式,悄然归来。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