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3D打印机杀入10万内!美光三维李帅、陈志超的硬核创业之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06:56 1

摘要:2015年12月的一个下午,武汉市民大讲堂里座无虚席。25岁的李帅向观众演示着3D打印技术,这位华中科技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当时可能还未意识到,他正在播下一颗创业的种子。

【安徽增材】实验室里的技术火花,如何点燃产业化革命的燎原之火?两位华科博士用八年时间给出了答案。

2015年12月的一个下午,武汉市民大讲堂里座无虚席。25岁的李帅向观众演示着3D打印技术,这位华中科技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当时可能还未意识到,他正在播下一颗创业的种子。

一年后,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美光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盐城成立。

八年过去,李帅与联合创始人陈志超带领的美光三维,已从默默无闻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金属3D打印领域的黑马。2025年上半年,他们的金属SLM设备全球出货量近千台,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光三维的创业故事始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里,两位创始人李帅和陈志超先后师从国内3D打印权威史玉升教授。

史玉升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3D打印研究的学者之一,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领导团队在增材制造材料、工艺、装备和软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工作。他的团队成果不仅实现了产业化,还出口到美英德俄等国。

李帅本硕博均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在亚洲最大的3D打印中心——南洋理工大学实验室,他师从国际3D打印权威蔡志楷教授,专注于金属粉末增材制造研究。

陈志超同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之后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和英国拉夫堡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双博士学位。他在软件算法领域展现出非凡才能,拥有10年以上软件和控制系统技术开发经验。

2015年,李帅创立的武汉易饰三维公司已小有成就,推出了首台国产多功能3D打印机,产品甚至跻身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这段创业经历为后来美光三维的创立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6年,李帅与陈志超联合创立了美光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坐落于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西伏河机器人产业园内,专注于金属SLM设备的生产、制造及相关服务。

创业初期,团队面临重重挑战。当时,国内金属3D打印市场被国外品牌主导,设备价格高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李帅和陈志超意识到,要打破这一局面,必须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公司自成立以来,根据第一性原理,围绕金属3D打印的效率与成本,做了诸多创新。”李帅博士如是说。

在软件算法方面,陈志超博士独写超40万行软件代码,独创了大尺寸拼接界面增强算法及并行多线程算法。这些突破使美光三维的软件切片速度达到同类软件的近10倍,大大提高了打印效率。

在硬件设计上,团队借鉴特斯拉的集成化方式,通过颠覆式集成创新,将3D打印设备的零部件数量减少到市场同类产品的一半不到,实现了革命性降本。

2017年,李帅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全自主知识产权双头SLM打印设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随后在2020年和2021年,他们又相继开发出国内首批全自主四头和八头SLM设备,逐步确立了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金属SLM增材制造技术自2012年左右在国内兴起以来,虽然在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了小批量应用,但在规模化量产中一直面临成本高、一致性低等瓶颈。美光三维从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破解这些痛点:

行业专机精准破局。针对医疗口腔领域中小型义齿工厂的需求,美光三维在国内首推一体化金属桌面打印机DeskFab X1。这款产品采用“比小更小”的设计,占地面积小于烤箱,支持一键化三步打印,满足了齿科诊所对便捷性的需求。

极致效率与成本革命。美光三维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大幅提升设备性价比。他们早前推出的M140C将单光设备价格从40万元级降至15万元级,震动了行业。2025年新品M300双光设备,不仅将百万级设备价格拉入40万元以内,更实现打印效率提升30%以上。

灵活商业模式降低准入门槛。美光三维创新性地推出设备租赁、租赁转销售、混合模式及“打印服务转销售”等灵活方案。以华南某手板客户为例,通过M300租赁转销售,月租金低至2万元内,显著降低了中小客户的使用风险。

2025年3月,美光三维在华南国际口腔展会上发布了新品桌面级打印机DeskFab X1,将真桌面一体金属3D打印机价格成功打至10万元以下,进一步降低了行业门槛。

美光三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构建的覆盖设备研发、材料科学、工艺优化及智能软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闭环。

在硬件方面,美光三维坚持上送粉架构保障粉末精准控制;其全球领先的LFPT技术实现激光与铺粉同步,单层铺粉时间最高缩短15秒(效率提升50%),大幅压缩了制造周期。“智光”系统运用AI实现环形多模态光斑调制与大层厚自适应沉积,成型速率提升200%。

软件层面,美光三维自主研发的Fastlayer智能工业平台,深度融合开源架构与AI垂直大模型,突破传统工艺边界。该平台支持智能预处理引擎,可一键完成镂空及变层厚打印;具备智能支撑生成与多模型差异化配置能力;支持10GB级模型的高效切片。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光三维正依托1500多台设备、数千万小时运行数据,构建SLM垂类大模型。通过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揭示成形稳定性与缺陷规律,建立打印过程调控策略,有望在国内推出金属增材领域首个“增材大模型”。

随着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美光三维的发展潜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

2024年3月,美光三维完成首轮近亿元战略融资,由产业方悦达汽车产业基金、华工科技共同领投,天虫资本及徐州空港开发区等共同参与。这笔融资用于规模化生产及制造新一代SLM金属3D打印设备及推广,加速钛合金3C消费电子、鞋模等领域的渗透。

2025年3月,美光三维又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永鑫方舟独家投资。投资方认为,随着下游鞋模、3C、机器人、齿科等市场应用的逐渐打开,3D打印的需求量巨大,行业迎来爆发。

最引人注目的是,2025年8月,美光三维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交割,本轮融资由华登国际独家注资。作为来自硅谷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华登国际的投资充分证明了对美光三维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认可。

本轮融资后,美光三维将重点投入下一代产品研发、产能扩大、国内外市场拓展及“增材大模型”构建。公司计划未来3年实现设备交付规模超10,000台,持续引领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升级。

经过八年发展,美光三维已成长为国内金属3D打印领域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美光三维全球在营设备超1500台,累计打印时长突破1000万小时,产出零件逾2亿个,服务客户超350家。

公司客户结构也持续多元化。2024年约80%订单来自医疗口腔;2025年消费电子、AI服务器、工业模具、手板、燃气轮机等领域客户占比快速提升至30%-50%。业务已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仅印度市场订单即超百台。

面对未来,李帅和陈志超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坚信,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多重驱动下,金属SLM打印市场已进入爆发阶段。

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正经历高速增长。据权威研究,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135-180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188亿美元,并预计于2032年突破千亿美元。面对传统制造数万亿级的庞大市场,金属SLM技术作为重要替代与补充,未来5-10年有望迎来50-100万台设备增量机遇。

美光三维将继续深化“技术自主化、工艺智能化、服务全球化”战略,以“从原型到量产”理念推动全球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转型。

如今,美光三维的设备已经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他们的金属SLM设备全球出货量已近千台,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走进美光三维的生产基地,一台台崭新的3D打印机正整装待发。这些设备即将运往世界各地的工厂、医院和实验室,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业产品。

两位华科博士的创业故事,印证了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也展现了中国智造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来自:安徽增材制造科技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6年4月15-17日在苏州举办的第八届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展以及激光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大会(4月16日)

来源:江苏激光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