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元宝山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实施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互嵌”行动,全方位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取得显著成效。
转自:内蒙古日报
近年来,元宝山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实施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互嵌”行动,全方位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互嵌筑牢认同根基。元宝山区与赤峰学院合作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深入挖掘宣传本地企业民族团结故事。依托“宝山书屋”等基层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王府社区创新打造“民族团结文化长廊”等载体,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营造共生共融的和谐氛围。
经济互嵌激活发展动能。元宝山区坚持“强工兴产、转型突围”,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20亿元,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创新“直播+便民服务”模式,联动数十家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新景四季东社区通过“公益+低偿”模式孵化创业项目,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互促共进。
心理互嵌凝聚情感纽带。元宝山区打造“邻里亲情”社区品牌,构建以服务聚人心的机制。银河社区推行“楼院+六治”模式,选聘“楼栋管家”,激发居民共建共治热情,推动各族群众情感相融,从“我和他”转变为“我们在一起”。
空间互嵌优化服务供给。元宝山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集成居住、养老、教育、健康等服务。新景四季东社区创新“365”工作模式,打造民族团结特色空间,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族交融提供坚实支撑。
社会互嵌创新治理模式。元宝山区探索“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路径,形成“星火六微工作法”等品牌。针对治理难题,推出“吐槽大汇”“管家行动π”等机制,引导群众参与治理,深化对法治、德治的理解,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通过“五个互嵌”的协同推进,元宝山区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全方位融合,为构建和谐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刘晓冉)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