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到72小时,他先以11比5、11比7、11比9把队内头号种子林诗栋挡在八强大门之外,又在半决赛让袁励岑只拿到13分,决赛面对去年全锦赛冠军周启豪,干脆利落地复制了3比0的比分。
24岁的徐晨皓像一道突然劈下的闪电,把国乒男队原本平缓的选拔赛道照得通亮。
不到72小时,他先以11比5、11比7、11比9把队内头号种子林诗栋挡在八强大门之外,又在半决赛让袁励岑只拿到13分,决赛面对去年全锦赛冠军周启豪,干脆利落地复制了3比0的比分。
三场比赛加起来他只丢掉一局,主动失误控制在7个以内,反手快撕斜线得分率高达81%,把“稳、准、狠”三字诀写在了球台两端。
教练组在赛后技术统计表上画出一排红钩:发球轮得分率68%,接发球轮得分率61%,多拍相持胜率73%,全部超过队伍设定的“上位红线”。
更关键的是,他在关键分的处理上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老辣——三场比赛共遇到8个局点,全部挽救成功,没有给对手任何“抢七”机会。
肖战指导在场地边一句“就按这个节奏,别心软”被摄像机原声收录,成为当天热搜词条。
国乒内部有个不成文规矩:谁能在循环赛里连赢三大主力,就能直接拿到下一站洲际赛事门票。
徐晨皓用球拍把规矩敲得当当响,也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世界杯团体赛候选名单。
男队主教练王皓在发布会上罕见地用了“现象级”三个字,称“他的上升曲线不是爬坡,是起飞”。
当晚,体能教练在社交平台晒出徐晨皓的冲刺数据:从侧身扑正手到回位仅用0.32秒,比队里平均值快0.07秒,这0.07秒足够让对手的多拍计划瞬间破产。
球迷把这段视频剪成动图,配文“闪电侠不需要回头”,转发量一夜之间破百万。
老将马龙在通道里拍拍他的肩,一句“好好保持,后面还有大浪”被外界解读为传承信号。
面对镜头,徐晨皓把毛巾搭在头上,只露出笑得有些腼腆的嘴角:“我还没赢够,下一站想试试外战。”
一句话,给即将到来的世界杯团体赛埋下最燃的伏笔。
世界杯混合团体名单公示的A4纸刚贴出,训练馆里的气压就低了三度。
王艺迪、陈幸同两位“内战王”同时出现在主力栏,让舆论场瞬间炸锅。
过去十二个月,王艺迪对队友胜率92%,外战却止步两次公开赛十六强;
陈幸同更夸张,全国锦标赛一串三冠,可一到国际赛场就掉链子,世界排名被日本选手反超。
球迷把两人数据做成对比图:内战24连胜,外战8次一轮游,红蓝柱落差刺眼。
教练组解释“名单依据最新循环赛积分”,可积分规则里“对外战绩权重占30%”的条款被放大镜照得清清楚楚。
李隼总教练在媒体面前语速放慢:“团体赛需要稳定拿分,内战稳定也是稳定。”
话音未落,评论区刷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刷屏表情包。
男队那边,林高远落选同样引发地震,他刚在WTT冠军赛击败张本智和,却败给队友徐晨皓,结果积分被反超0.8分,名字从第一栏滑到候补。
有人翻出去年亚洲杯名单,发现当时林高远凭外战成绩逆袭,如今规则反过来,成了“内战优先”,于是“双标”词条冲上热搜。
王曼昱的粉丝团连夜拉出横幅:“别让守擂者寒心。”
因为她在过去半年连胜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却只在循环赛里输了一场陈梦,积分跌至第三,只能去混双组报到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传开。
最尴尬的是选拔时间窗——名单依据的循环赛在三天内打完,高密度赛程让主力们疲于奔命,伤愈复出的孙颖莎一天双赛,脚底磨出水泡,被拍到坐在行李箱上贴肌贴。
记者追问“是否考虑赛程合理性”,乒协领导一句“公平就是对所有人同一标准”被剪成鬼畜视频,弹幕飞过“同一标准也包括同一伤病吗?”
名单公布当晚,训练馆灯光亮到凌晨两点,王艺迪独自加练接发球,陈幸同在隔壁台拉体能,两人隔着挡板一句话没说,只有乒乓球落地的“哒哒”声像倒计时。
外协媒体嗅到火药味,日本《桌球王国》头条标题写道:“中国堡垒从内部裂缝?”
韩国教练朱世赫在直播里直言:“如果决赛遇到中国队,我们最想碰到的组合就是她们俩。”
一句话,把压力又踢回国乒半场。
离世界杯开幕只剩十天,名单能否改动?乒协公告栏里“最终解释权归教练组”九个字,像一道谁也推不开的铁门。
来源:篮坛风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