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评选采取“大模型初评+人工复评”模式,遴选出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60余家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0件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双五星”专利,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驾驶、群体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
1.北京发布首批人工智能领域“双五星”专利
为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转化运用,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首批500件人工智能领域“双五星”专利。
此次评选采取“大模型初评+人工复评”模式,遴选出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60余家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0件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双五星”专利,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驾驶、群体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等九大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这些专利技术可有效赋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多个垂直应用场景。
下一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双五星”专利转化运用,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来源: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报
2.天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启动运行
近日,天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并启动实体化运行。该中心的设立旨在搭建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重要平台。
天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位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截至目前,天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吸引包含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内的18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入驻,能够提供知识产权创造、预审、运营、评估、交易、融资、维权等全链条服务,为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注入知识产权动能。
下一步,天津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要素市场优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序流动,带动更多高端前沿专利技术、创新资源、服务平台集聚,努力将天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成立足滨海、服务全市、辐射京津冀的知识产权运用高地。
来源: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报
3.江苏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建立完善“承诺-核查-处置”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精准预防和高效化解医药集中采购领域专利纠纷提供了“江苏方案”。
《通知》聚焦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痛点问题,提出三大创新机制。一是建立源头承诺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知》明确企业在参加江苏省集中带量采购或申请产品挂网时,须承诺相关产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在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中作出“三类专利声明”的企业,应当提供相应专利权期限届满终止或者被宣告无效或者其已获得专利权人相关专利实施许可的证明材料。二是构建快速响应体系,提升纠纷处理效率。《通知》提出,江苏将成立省知识产权技术调查中心,建立行政裁决快速通道,鼓励专利侵权纠纷当事双方自行和解或进行行政调解。三是强化协同监管闭环,形成长效保护机制。《通知》指出,两部门将加强对专利侵权行为的联合处置,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专利侵权行为,通过部门协同实现监管闭环,进一步加强重点产品研判,筛查省内销售额高、市场关注度高的药品侵权风险,研判行业新型侵权形态,推动营造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通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和流程,直接回应了创新药企业对创新成果保护、仿制药企业对推动产品上市的迫切需求,进一步规范了创新药和仿制药平衡发展、有序竞争。下一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省医疗保障局将积极做好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共同抓好《通知》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官微
3.福建:2025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复审机构专家与在闽企业需求对接活动举办
近日,“2025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复审机构专家与在闽企业需求对接活动”在福州举办。此次活动聚焦全球知识产权复审与无效实务前沿动态,为福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注入关键动能。
活动期间发布了《五局复审无效用户手册》和福建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果。中美欧日韩五局复审机构专家围绕各自区域的专利复审无效程序进行了系统解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家介绍了WIPO与各国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协作机制。各企业代表结合自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中的实际需求,就具体业务问题积极提问,与会专家“一对一”答疑解惑。
下一步,福建知识产权系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中美欧日韩五局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创新创造、强化平等保护、深化互利共赢上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全省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水平。
来源: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微
5.湖北:鄂湘赣三省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活动举办
9月19日,来自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下称审协湖北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知识产权局及鄂湘赣三省1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单位代表齐聚武汉,参加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活动。
活动现场,审协湖北中心介绍了近年来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三省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创新导航分析报告》,用详实的产业数据和专利数据分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和创新方向。来自武汉、孝感、长沙、株洲、南昌、九江六地知识产权局代表分享了知识产权区域协作的经验做法。
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武汉都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的建议举措。三省知识产权局及审协湖北中心共同签署了《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四方将充分发挥审协湖北中心专利审查专业能力、技术信息资源与人才优势,以及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局区域资源统筹能力和三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与协同保护职能,构建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协同联动、务实高效的“3+1+N”合作机制,通过协同推进区域创新导航、重点创新主体精准服务、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知识产权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等务实举措,共同服务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打造全国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标杆。
其间还召开了鄂湘赣三省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总体考虑并给予具体指导,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融入三省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三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题交流在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举行,与会代表围绕提升保护效能、优化精准服务、加强区域协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
来源: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官微
6.海南部署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近日,海南省知识产权局召开高质量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推进会,听取海口、三亚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工作及保护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一是严格专利预审备案主体管理,海口、三亚两地需协同推行备案主体与代理机构的分级分类管理,落实“‘双核查一评估’+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流程规范与培训,及时清理不合规主体;二是开展专利申请精准服务,面向全省重大科技战略力量建立服务名单,加强跨区域统筹;三是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涉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对接相关部门资源,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风险预警和纠纷应对指导;四是推进行政裁决委托工作,推动工作建章立制,确保落地见效;五是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强化执法能力与成效,保护中心则提供侵权判定、证据固定等方面的专业支撑,实现执法服务协同,筑牢海南知识产权保护防线。
来源: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知识产权报
7.重庆:沪渝签订协议 携手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
近日,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签订《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全面启动沪渝两地知识产权领域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服务业态培育、专利转化运用、行业监管治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协作。其中,上海市将协助重庆市培养100名专利代理师、70名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并重点加强60名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共同促进重庆市知识产权服务业提质增效。
协议签署座谈会上,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同志介绍了重庆市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服务业发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协作帮扶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同志围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业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应用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分享了上海市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组织互访交流等形式,共同推进协作事项落实。下一步,两地将依据协议内容,持续完善协作机制,加强资源保障,确保各项合作任务有效实施。
来源: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官微
8.青海省两部门共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对接与信息联络机制
近日,青海省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立足青海产业发展实际,创新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对接与信息联络机制(以下简称联络机制)。
近年来,青海省知识产权局全面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深入各市州及相关产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搭建企业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如“海西州1000万元纯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落地”等一批典型案例。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海西专场对接活动中,针对某新能源产业领域民营企业的质押融资需求,青海省知识产权局指导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为该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并于今年7月促成此笔贷款顺利落地,有效盘活了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价值,破解了轻资产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此基础上,青海省知识产权局与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立足职能互补优势,以机制创新为核心抓手,合力构建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联络机制,旨在逐步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符合青海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融资—再创新”良性生态链,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围绕“需求对接、信息流通、政策支撑”三大核心方向,通过出台“搭建多元化需求对接平台、构建高效信息联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与产品创新”3个方面8项具体创新举措,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协同联动,整合知识产权资源、金融资源和信息资源,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效能。
下一步,青海省知识产权局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将持续深化联络机制建设,全面优化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力争推动更多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金融支撑。
来源: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微
来源:八月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