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我朋友的妈妈都在外面工作,赚钱还有社交,不像你整天就知道围着厨房转。"儿子张晨阳附和道,眼睛盯着手机屏幕。
"妈,我同学都说你做的菜不如外面餐厅好吃。"
女儿张晨露头也不抬地说着,手里的筷子挑挑拣拣。
"就是,我朋友的妈妈都在外面工作,赚钱还有社交,不像你整天就知道围着厨房转。"儿子张晨阳附和道,眼睛盯着手机屏幕。
我陈若兰站在餐桌旁,手里还端着刚出锅的红烧肉,热气腾腾地冒着。
丈夫张德华放下酒杯,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孩子们说得对,你这些年确实没什么长进。"
我的手开始轻微颤抖,盘子里的红烧肉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香味。
今天是我50岁的生日,可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记得。
我缓缓放下盘子,转身走向卧室,心中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苏醒。
那个被我藏了二十年的秘密,也许是时候重见天日了。
01
二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刚刚三十岁,手里握着一份足以改变人生的录取通知书。
"哈佛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录取通知书,恭喜陈若兰同学..."我一遍遍地读着这些英文字母,每一个单词都闪闪发光。
那时候的我意气风发,刚刚从国内顶尖大学毕业两年,在外企做市场经理,前途一片光明。
张德华从背后抱住我,下巴搭在我的肩膀上:"兰兰,恭喜你,我就知道我老婆最厉害。"
"德华,我要去美国了,两年的时间,等我回来就是MBA了。"我兴奋得像个孩子。
可是他的怀抱突然变得有些紧,声音也低沉下来:"兰兰,我舍不得你走。"
"才两年而已,很快就过去了。"我转身面对他,看到他眼中有我从未见过的脆弱。
"可是我们刚结婚不久,我妈一直催着要孙子,你这一走..."他欲言又止。
我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个男人是真的爱我,真的需要我。
"而且我刚在公司站稳脚跟,正是关键时期,如果你不在身边支持我..."他继续说道。
我看着他诚恳的眼神,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爱情和理想,家庭和事业,这道选择题摆在我面前。
02
"兰兰,你真的决定不去了?"我的大学室友李慧在电话里不敢置信。
"嗯,我想通了,家庭更重要一些。"我握着话筒,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
"可是那是哈佛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你就这么放弃了?"李慧的声音里满是惋惜。
我看着桌上的录取通知书,那些英文字母似乎在控诉我的懦弱。
"德华需要我,这个家需要我,女人嘛,总要为家庭做些牺牲。"我这样安慰自己。
挂了电话,我把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收进一个文件袋里,然后放进了衣柜最深处的一个盒子里。
那时候我想,等孩子大一点,等德华事业稳定一点,我还有机会重新开始。
一年后,儿子张晨阳出生了,我辞去了外企的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
德华的事业确实蒸蒸日上,从普通员工升到了部门经理,收入也翻了几番。
"兰兰,辛苦你了,等晨阳上学了,你想做什么都行。"德华抱着儿子,对我说道。
我笑着点头,心想这样的生活也挺好。
三年后,女儿张晨露也来到了这个世界,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
换尿布、喂奶、哄睡觉,日子在重复中飞快流逝。
有时候深夜里,我会想起那份录取通知书,想起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但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们,我又觉得这样的人生也很充实。
03
孩子们渐渐长大,我以为自己的春天要来了,可现实却给了我重重一击。
"妈,你能不能不要在我同学面前说话,你现在说的话都很土。"十五岁的晨阳开始嫌弃我。
"就是,我同学的妈妈都是职业女性,开豪车穿名牌,你看你..."晨露也加入了批判的行列。
我低头看看自己的穿着,确实朴素了些,这些年来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兰兰,你是不是应该找点事情做?孩子们说得对,你确实和社会脱节了。"德华也开始有了意见。
我想重新工作,可是二十年的空白期让我举步维艰。
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个面试机会,面试官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古董。
"陈女士,您的工作经验确实...有点久远了。"年轻的HR客气地拒绝了我。
我坐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里,看着来来往往的职业女性,她们步履匆匆,眼中有光。
而我,五十岁了,除了做饭洗衣带孩子,似乎什么都不会了。
回到家里,德华已经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们各自回了房间。
"怎么样?"他头也不回地问。
"没成功。"我如实回答。
"算了,反正我现在收入也够用,你就在家好好做家务吧。"德华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
我站在客厅里,突然觉得自己像个透明人。
这个家里,我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服务别人。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起了李慧,想起了那些选择了事业的女同学们。
她们现在都在做什么呢?
04
时间继续流逝,我的地位在这个家里越来越低。
"妈,你做的饭真的不好吃,能不能学学别人家的妈妈?"晨露经常这样抱怨。
"兰兰,你看人家老王的老婆,现在都是公司副总了,你再看看你..."德华的话里满是不屑。
我默默承受着这些指责,心中的委屈像潮水一样汹涌。
二十年来,我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个家,可现在他们却嫌弃我没有价值。
"妈,我要买个新款手机,给我两千块。"晨阳伸手向我要钱。
"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实话实说。
"你怎么这么没用,连个手机都买不起。"晨阳不满地嘟囔。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原来在孩子们眼里,我已经是个没用的人了。
"德华,孩子要买手机..."我向丈夫求助。
"你自己想办法,我的钱都有用处。"德华冷冷地回答。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家里我已经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我成了一个免费的保姆,一个理所当然的服务者。
夜深人静时,我偷偷拿出了那个尘封多年的盒子。
录取通知书还在那里,虽然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
"哈佛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录取通知书..."我轻声念着,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如果当年我没有放弃,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会不会也像李慧那样,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我会不会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已经五十岁了,错过的机会永远不会再来。
05
五十岁生日这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早餐。
德华急匆匆地吃了几口就要出门:"今天公司有重要会议,晚上可能很晚才回来。"
晨阳和晨露也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没人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一个人坐在餐桌前,看着满桌的食物,心中涌起巨大的空虚感。
五十年了,我为别人活了那么久,什么时候能为自己活一回?
下午的时候,李慧打来电话:"兰兰,生日快乐!"
我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原来还有人记得我的生日。
"慧慧,谢谢你还记得。"我哽咽着说。
"当然记得,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啊,对了,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刚刚被提升为亚太区总裁了。"李慧兴奋地说。
我为她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悲哀。
同样的起点,她现在是总裁,而我还在为孩子要两千块钱发愁。
"兰兰,你过得怎么样?"李慧关心地问。
我想说我很好,可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我...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我也选择了事业..."我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兰兰,现在说这些还不晚,你才五十岁,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慧鼓励我。
挂了电话,我走进卧室,再次拿出了那份录取通知书。
这一次,我没有哭,而是静静地凝视着它。
二十年过去了,我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的附属品。
可是今天,在我五十岁生日这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的人生不应该只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我走到电脑前,颤抖着手指打开了购票网站。
屏幕上出现了各种目的地的机票信息,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这一刻,那个被压抑了二十年的自己正在苏醒。
当我的手指悬停在"确认购买"按钮上时,门外传来了德华和孩子们的说话声...
06
德华推门而入,看到我坐在电脑前,随口问道:"你在做什么?"
"我在订机票。"我平静地回答,手指轻触鼠标,"确认购买"四个字闪闪发光。
"订机票?去哪儿?"德华走近一看,脸色瞬间变了,"去美国?兰兰,你疯了吗?"
我缓缓转过身,从抽屉里拿出了那份尘封二十年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什么?"德华接过通知书,脸上的表情从困惑变成震惊,"哈佛大学?这...这是你的?"
"二十年前的录取通知书,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为了孩子们,我放弃了。"我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晨阳和晨露也围了过来,看到录取通知书时,他们的眼中第一次出现了对我的惊讶。
"妈,你居然被哈佛录取过?"晨露不敢置信地问。
"不只是哈佛,当年我还收到了斯坦福、沃顿商学院的录取通知。"我继续说道,"我选择了哈佛,但最终选择了你们。"
德华的手在颤抖:"兰兰,你从来没告诉过我你这么优秀..."
"因为我觉得家庭更重要,我觉得爱情更珍贵,我以为牺牲自己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该做的。"我站起身,看着这三张惊讶的脸,"可是二十年过去了,你们把我的牺牲当成了理所当然。"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妈,我不知道你..."晨阳想说什么,却被我打断了。
"你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你们不知道我曾经也是意气风发的职场精英,不知道我为了照顾你们放弃了多少机会,不知道我这些年来内心有多么煎熬。"我的声音开始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07
"兰兰,你现在要去美国干什么?"德华试图冷静下来。
我打开电脑,给他们看我这几个月来的秘密行动。
"我重新联系了哈佛的校友网络,联系了我当年的教授,联系了那些我曾经错过的机会。"我指着屏幕上的邮件,"虽然我五十岁了,但我的经历、我的人生阅历,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价值。"
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封来自硅谷某投资公司的邮件:"亲爱的陈女士,我们对您的人生故事和独特视角非常感兴趣,希望您能考虑担任我们公司的女性创业导师..."
"还有这个。"我打开另一封邮件,"这是哈佛校友会的邀请,他们希望我能分享关于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平衡的经验。"
晨露看着这些邮件,眼中满是不敢置信:"妈,原来你这么厉害..."
"我当然厉害,只是你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我。"我看着女儿,"在你们眼里,我只是一个做饭的、洗衣的、没有价值的中年妇女。"
德华想要解释什么,但我继续说了下去。
"二十年来,我把自己的光芒藏得太深了,深到连我自己都快忘记了那个优秀的陈若兰。"我拿起桌上的护照,"但是今天,我要把她找回来。"
"可是妈,家里怎么办?"晨阳担心地问。
"你们都是成年人了,应该学会独立生活了。"我看着儿子,"而且,一个有事业、有价值的母亲,难道不比一个只会做饭洗衣的保姆更值得你们尊敬吗?"
德华沉默了很久,最后说道:"兰兰,我...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会有这样的感受。"
"因为你们习惯了我的付出,习惯了我的牺牲,习惯了我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我看着这个男人,"德华,我爱这个家,爱你们每一个人,但我也要爱我自己。"
08
机场的候机室里,德华、晨阳和晨露都来送我了。
这是我五十岁以来,第一次看到他们眼中的不舍和尊敬。
"妈,对不起,我以前不知道你这么了不起。"晨露红着眼睛说。
"妈,我会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的,你放心去追求你的梦想吧。"晨阳也长大了很多。
德华走到我面前,眼中有我很久没有见过的温柔:"兰兰,我知道我这些年来做得不够好,等你回来,我们重新开始,好吗?"
我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真诚地说,"但我知道,只有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我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妻子和母亲。"
登机广播响起,我拖着行李箱向登机口走去。
回头看看这个家人们,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
"兰兰!"德华突然喊道,"我会等你回来的,我们都会等你!"
我笑着挥挥手,眼泪模糊了视线。
五十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飞机升空的那一刻,我透过舷窗看着渐渐远去的城市,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二十年来第一次,我不用担心晚饭做什么,不用担心家里的洗衣机坏了怎么办,不用担心任何人的需要。
我只需要关心我自己。
我拿出那份已经泛黄的录取通知书,轻抚着上面的字迹。
"陈若兰,欢迎回来。"我对自己说。
三个月后,我在硅谷的办公室里接到了德华的电话。
"兰兰,我看到你接受采访的视频了,你真的...太棒了。"电话里的他声音有些哽咽。
"德华,谢谢你最终理解了我。"我看着窗外的夕阳,"我现在很开心,真的很开心。"
"我也学会做饭了,虽然不如你做得好吃,但孩子们也不再挑剔了。"德华笑着说,"他们现在经常跟同学炫耀,说自己有个在硅谷工作的妈妈。"
我笑了,眼角湿润了。
"兰兰,我爱你,爱那个为家庭牺牲的你,更爱现在这个闪闪发光的你。"
挂了电话,我走到阳台上,加州的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
五十岁,我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老娘的下半生,真的要自己爽了。
来源:闽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