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无言,山河为证:一座城77年的守望 | 黄河时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1:13 1

摘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立碑。9月24日,英雄山,40座崭新的丰碑为第四批寻亲成功的济南战役无名烈士肃然立起,这是一座城跨越77年的守望与应答。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立碑。9月24日,英雄山,40座崭新的丰碑为第四批寻亲成功的济南战役无名烈士肃然立起,这是一座城跨越77年的守望与应答。

七十七载,弹指一挥间。今年,是济南战役胜利77周年。1948年秋,华东野战军经过八昼夜浴血奋战,攻克了国民党重兵守备的济南城。这场战役中,5000多名将士血染泉城,其中700多名烈士因战事匆忙、记录缺失等原因成为无名英雄。

这些无名烈士的墓前,只有一块块无字碑。年复一年,风吹雨打,他们的故事似乎永远被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

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在家乡等待的亲人。94岁的张淑卿老人至今还记得,1947年农历六月初五,下着滂沱大雨,新婚仅9个月的丈夫孙学通告别家乡,奔赴战场。此后74年,她再未收到丈夫的只言片语,只能凭借一张烈士证,维系着微弱的希望。

77年,三万个昼夜的热望,只为让无名变有名,让牵挂化为团圆。

2021年以来,济南市成立烈士寻亲中心,组建寻亲工作专班,足迹遍及山东河北两省17市、200多个村镇,历程10万公里,完成21次实地寻访。截至今年9月24日,已有254位无名烈士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从“无名”到“有名”,一字之变,重若千钧

过去四年,我们见证了一幕幕令人泪目的团圆。年近八旬的肖翠芳在父亲肖德法烈士墓前轻抚遗像;76岁的宋修国长跪在父亲宋文喜墓前,小心收起一捧黄土:“母亲的心愿,终于了却。”从青岛平度赶来的刘爱生,捧着叔叔刘西明的画像久久伫立……

这场寻找,让跨越时空的相聚一次次从梦想变为现实,让朝思暮想的亲人终于梦圆。

碑石无言,却能唤起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对济南而言,英雄山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精神高地,它安息着英魂,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成长与担当。

77年,几近一个人的完整生命周期,足以让亲身经历战争的一代人渐渐老去,也让新生代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立碑,既是对历史见证者的告慰,也是对年轻一代的历史教育。它为城市树立一座精神航标,指引着后人不忘来路,认清前路,构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确保历史记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中断。

以城市之名,献上最高礼遇。今天,40座丰碑在英雄山上立起。我们不禁要问:77年过去,我们是否辜负了先烈的期望?今天的济南,是否如先烈所愿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丰碑不仅纪念过去,更警示现在,启迪未来。

碑石无言,山河为证。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先烈们的理想尚未完全实现,仍需不懈奋斗。

摄影:王汗冰 王锋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