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受需要被精准地表达出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22:35 1

摘要:在做心理咨询时,我越来越发现,词汇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把“难受”拆开来看。有的孩子一口气能给我十几种“难受”——焦虑的难受、抑郁的难受、害怕的难受、无聊的难受……每一种都带着不同的质地;而有的孩子只会说“我不舒服”,再问“哪儿不舒服”,他就卡住了——“我不知

*本文节选自曲鹞奇老师的往期直播,编辑邹邹

我从语言学的角度体会到:必须把那份感受用准确的语言命名出来,它才真正成为一个可以被讨论、被理解的概念。

在做心理咨询时,我越来越发现,词汇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把“难受”拆开来看。有的孩子一口气能给我十几种“难受”——焦虑的难受、抑郁的难受、害怕的难受、无聊的难受……每一种都带着不同的质地;而有的孩子只会说“我不舒服”,再问“哪儿不舒服”,他就卡住了——“我不知道,我就是不舒服”,或者干脆一句“我还好”。每到这时候,我就深刻意识到:词汇不是炫技,而是定位。没有名字,情绪就像一团雾,我既抓不住它,也帮不到他。

我想起西方驱魔的传说:据说魔鬼有几十种,驱魔人必须先喊出那只魔鬼真正的名字,才能把它赶走。那一刻我明白,给情绪命名,其实就是给自己心里的“魔鬼”贴标签——当我能准确说出“此刻是羞耻感”而不是笼统的“难受”时,那股力量就像被叫破了真身,开始松动、离我远去。

所以,我现在把扩充情绪词汇当成日常练习:不是为了显得博学,而是为了在下一次风暴来临时,我能第一时间叫出它的名字,让它现形,然后放自己一条生路。

来源:国子学书法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