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走进昆明城市学院,奏响文化传承新乐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1:35 1

摘要:连日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携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开启省内巡演,在昆明、玉溪两地奏响民族文化乐章,将茶马古道的历史厚重与多元风情带给当地观众。9月22日晚8点,昆明城市学院杨林校区校园内灯光璀璨、乐声悠扬,由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在此精

连日来,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携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开启省内巡演,在昆明、玉溪两地奏响民族文化乐章,将茶马古道的历史厚重与多元风情带给当地观众。9月22日晚8点,昆明城市学院杨林校区校园内灯光璀璨、乐声悠扬,由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音画组曲《茶马古道》在此精彩上演。作为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的重要呈现,这场演出不仅为高校师生带来沉浸式音乐文化盛宴,更以“交响乐进高校”的形式,搭建起高雅艺术与青年群体对话的桥梁。

交响进校园:艺术教育与社会效益双赢

此次演出由著名作曲家黄荟历经二十余年采风创作,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与昆明城市学院“博雅之声”合唱团携手演绎,以交响音画为载体,沿着茶马古道地缘线索,将傣族、基诺族、彝族等十余民族的民俗风情与马帮开拓精神熔于音符。从开篇《祀》中哈尼族庄重的祭祀场景,到《人马驿道》里马帮翻山越岭的艰难跋涉,再到充满民族风情的《阔时节》,每一个乐章都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让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条连接着内地与南亚、东南亚的古老商道之上。

演出间隙,多位学生分享了观演感受,真挚表达中尽显艺术熏陶与文化共鸣。“我是历史学专业的,之前在课本里反复研读茶马古道的商贸意义,今天听到《滇藏茶马路》那段,管弦乐模拟的马蹄声、风声一下子让我‘看见’了赶马人踏过险途的场景,这种‘用耳朵读历史’的体验太震撼了!”大三的李同学难掩激动,她表示今后会主动去了解更多融合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而参与合唱环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张同学,更是有着别样的收获:“排练时乐团老师教我们把握哈尼族古歌的情感节奏,站在舞台上和专业乐团合奏的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力量。现在我会主动给家人分享茶马古道的故事,好像自己也成了文化传播的小使者。”

此次演出为高校美育提供了生动实践,相较于课堂教学,交响乐以更具象、更富感染力的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理解“坚韧开拓”的马帮精神,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音乐为桥,连接历史与未来

作为云南艺术基金重点扶持项目,《茶马古道》不仅具备高度的艺术完整性,更注重作品的社会传播效能。此次走进昆明城市学院,是该项目拓展受众群体、增强文化辐射力的重要一步。通过高校这一青年聚集、思想活跃的传播平台,作品进一步实现了从“小众欣赏”到“大众传播”的转变,增强了云南民族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认同感与影响力。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茶马古道》这样的优质舞台作品引入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更加直观地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与昆明城市学院早已构建起深度联动的合作模式,杨林校区更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实践平台。长期以来,无论是乐团策划的各类合唱演出,还是校园内开展的艺术实践活动,昆明城市学院“博雅之声”合唱团的师生们都会积极参与,在专业乐团的指导下打磨演唱技巧、提升艺术素养;而乐团也持续将优质演出资源引入校园,除了此次《茶马古道》巡演,还会定期在杨林校区举办交响乐普及音乐会、大师课等活动,以“校园需求+艺术资源”的双向奔赴,让高雅艺术成为师生触手可及的文化滋养,也让高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

《茶马古道》走进昆明城市学院,是交响乐与高校教育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通过音乐的力量,让古老的茶马古道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茶马古道》还将在普洱、大理等地展开巡演,继续传递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魅力。

全媒体记者:吴秋莹

实习生:王容君

编辑:张丽青

审核:朱家吉

二审:钟玲

终审:许建龙

来源:都市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