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觉醒最快的方式:《与神对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21:35 1

摘要:他曾是电台主播、报纸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

在美国,有个叫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男子。

他曾是电台主播、报纸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

可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突如其来的车祸和屡次失败的婚姻,把他变得一无所有。

既不甘又愤怒的他,质问上天:“我的人生为何会这么失败?”

没想到,冥冥之中,他仿佛真的听到了一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存在于他脑海中的“神”,一一解答了他的困惑,也狠狠刷新了他的认知。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停止过与神交谈,并将内容整理到了《与神对话》一书中。

有人说:“《与神对话》是写给成年人的觉醒说明书。”

每个困在命运漩涡中的人,都能通过这本书觉醒,并找到人生的出口。

1

《与神对话》中提到,尼尔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

他在学校里独来独往,常常跟其他同学起争执。

大二那年,由于和老师观念不合,他干脆选择了退学,连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他在感情中也不善经营,对妻子不够体贴,跟孩子关系恶劣。

他接连四次步入婚姻,最后却都以失败收场。

一段段关系的破裂,使他觉得疲惫又孤独。

他在日记中向“神”提问:我如何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关系?

“神”的回应出乎意料:关系的本质,不是关心他人,而是关心自我。

因为无论哪种关系,到头来都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对他人的怨恨、不满,投射的其实是我们自身灵魂的残缺,和内心的匮乏。

被“神”一语惊醒的尼尔,将注意力从与他人的关系,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他发现,自己从小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之中,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长大后,只要听到他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他就忍不住出口反驳。

他还意识到,自己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好不容易拥有了体面的事业。

但由于没有学历和背景,他随时都在担心失去工作,并将焦虑和恐惧发泄到了家人身上。

而自从他看见了内心深处的自己,接纳了种种负面情绪后,跟周围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一个人想要处理好关系,就要明白:所谓的外在世界,不过都是自我生命的倒影。

当你经常抱怨别人不好,往往是因为自己也不够好。

若你总是对他人太苛刻,也是因为不肯放过自己。

领悟了这个道理,你就能以更平和从容之心,看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段社交。

爱满则溢,悦己及人,先学会尊重、爱惜自己,你便能自然而然地经营好关系。

2

尼尔有个困惑:为何自己总是赚不到足够的钱?

一方面,他羞于谈钱,把为金钱工作视为一种可耻的行为。

另一方面,他又迫切地需要赚到更多钱,以支撑房租、生活费、孩子的学费。

对金钱又爱又恨的他,也总是离财富时远时近。

他曾事业有成、买房买车,也曾失业、破产,沦落到了风餐露宿的地步。

对此,“神”说:那是因为他对金钱的看法是错误的。

很多像尼尔一样的普通人,都不愿豁出脸面谈钱,放下身段赚钱。

然而,你越不愿承认金钱的价值,就越得不到金钱的青睐。

郭德纲从底层小剧场摸爬滚打,住过郊区小平房,吃过无数闭门羹。

后来终于成了名,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赚钱的渴望。

他直言不讳地说:

“说相声不赚钱,我干它干嘛?”

“我就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挣钱天经地义。”

而对金钱的欲望,对名利的向往,也转化成了他的动力。

他一手创办起德云社,从一穷二白的小人物,成为知名相声大师。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钱本就是万万不能的。

《与神对话》中说:“对金钱的厌恶才是真正的贫穷。当你批判金钱,你就在批判生活本身的丰盛流动。”

正视自己的欲望,承认自己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选择。

大大方方谈钱,坦坦荡荡挣钱,你才能打开财富之门,接受生命给予的馈赠。

3

多年来,尼尔饱受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

为此,他好奇地询问“神”:既然你能创造世间的一切,为什么不让人们身体健康?

“神”却指出一个惊人的真相:绝大多数人的疾病,其实是由他们自己的忧虑引起的。

身体是有记忆的,那些搅乱头脑的思绪,憋在心里的情绪,都会被身体如实地记录下来。

任由自己被负面情绪淹没,首先垮掉的就是你的身体。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星巴克CEO舒尔茨面临着股价暴跌、大规模关店等困境。

那段时间,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体重迅速下降。

他仿佛得了一场重病般虚弱,头痛到无法工作,甚至差点晕倒在办公室。

眼看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想尽办法调整情绪和状态。

他公开承认公司的问题和自己的失误,并带领员工一起反省。

他还亲自穿上围裙为顾客做咖啡,用行动排解负面情绪。

随着内心愈发平静,他的睡眠改善、体重恢复,精力也重新充沛起来。

生活中,也有太多人执迷于得失,纠结于琐碎,结果因此透支了自己的身心。

等到真正倒下的那一刻,才猛然醒悟:失去了健康,就是失去了一切。

《与神对话》中反复提醒我们:负能量如同磁铁,会在无形中为你吸引来种种恶果。

所以,修炼稳定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从容,你的身体才会随之变得健康强壮。

4

尼尔刚迈入中年时,有过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当上公共信息官员,跻身中产阶级,搬进高档住宅,过得衣食无忧。

然而,一场意外的大火,吞噬了他大部分财产,令他一夜之间跌落到谷底。

好不容易重新振作起来后,他决定加倍努力赚钱,并借钱筹办了一家小公司。

谁知,生意刚有起色,他又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休养了整整一年才康复。

出院后,公司已经倒闭,他也彻底破产。

身无分文的他,只能靠好心人的施舍和捡易拉罐勉强维生。

经历过一次次大起大落,他开始痛恨命运待自己不公。

“神”却告诉他:没有什么事物本身是痛苦的,痛苦是错误思维的结果。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坎坷,但日子再苦再难,也终究会过去。

真正折磨你的,其实是你的看不透,想不开,放不下。

画家黄美廉自小脑部神经受损,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也无法开口说话。

但她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后来在一次演讲中,有位学生问她:“你怎样看待自己?”

她淡然地回答:“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人无法操控外界事物,只能改变内在经验,也就是自身对事物的看法。

没有谁喜欢经历困境,但那些至暗时刻,会带给你伤痛和折磨,也会给予你体悟和认知。

把求而不得的痛苦,化成认清自我的契机;将事与愿违的失望,当作修炼自身的养分。

摒弃负面想法,转换萎靡心境,苦闷、无奈与失落,都会成为托举你向上的力量。

5

“神”认为,生活是创造,而非发现。

人人都有能力决定自己怎么生活。

“神”还提出一个使人变得“无所不能”的方法:

首先想想你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拥有什么东西。

然后排除所有怀疑,摒弃一切干扰,向整个世界宣告“我是”、“我值得”、“我可以拥有”。

当你的心念足够强大时,无论你想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都会将它们召唤而来。

恰如《生命的重建》中所说:思想创造经验,我们的想法和信念会变成我们的现实。

《生命的重建》的作者露易丝·海,在人生低谷期盼着能找一份可以包食宿的工作。

带着这个念头,她开始四处留意招聘广告,很快就被一家便利店收留。

有了稳定收入后,她又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是能靠跳舞赚钱就好了。

机缘巧合之下,她竟找到了一家便宜的舞蹈教室,并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舞蹈。

几年后,她凭借舞蹈功底,转行当上了模特。

再后来,她开始对心灵疗愈感兴趣,渴望考取心理学硕士学位。

为此付出努力后,她顺利考上名校,成为心理导师。

想起一行禅师所说:“正念是一个奇迹,通过它,我们能够主宰自己,收复自我。”

一个积极的念头,往往能改变我们身边的磁场,为我们吸引到意想不到的好运。

而生活中,那些看似运气爆棚,心想事成的“幸运儿”,其实是早早觉悟了这个道理。

他们凡事都往好处想,日子也随之往好处走。

他们内心从不放弃自己,也就不会轻易被命运放弃。

从今往后,不要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学会主动创造想要的一切。

你心里相信什么,期盼什么,最后就会拥有什么。

6

“神”说,自己同时创造了怕与爱。

人类所有的想法和行为,不是出于爱,就是由于怕。

但爱的力量远远胜于怕,爱能孕育出善意、美好、平静……在你坠入低谷时稳稳地托住你。

时尚博主利兹年仅26岁,就被诊断出卵巢癌。

面对生命的巨变,她没有一味沉浸在恐惧之中。

她开始积极对抗疾病,并鼓励大家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

甚至为了帮助跟自己一样不幸的人,她还主动公开分享了自己的抗癌历程。

此外,她还创立了“Happily Ever After”基金,致力于救助其他癌症患者。

这份真诚的爱与善意,打动了全球数百万人。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的故事,无数网友也为她送去支持。

随着关注度的提升,她出版了回忆录,并成为了励志演说家。

每当她病情恶化时,大家也会主动发起募捐活动,竭力拯救她的性命。

你看,爱的能量会在世间流转,每个人所付出的善意,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爱因斯坦也说过:爱是宇宙间最强大的能量和一切的答案。

这世界并不完美,你我都有下雨没伞的时候,也都有跌入低谷的窘迫。

有太多人被“怕”支配,担心付出没有回报,唯恐自己失去太多,对他人的苦痛视而不见。

到头来,他们帮助不了别人,也救赎不了自己。

而好的人生,往往从捡拾起爱的力量开始。

善能促善,爱能生爱,你为别人撑的伞,铺的路,终有一天会惠及你自己。

《与神对话》中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宣言:

“你就是神,以人的形式存在。你来到这里,是为了体验你自己是神。”

书中所谓的“神”,其实就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通透的你自己。

当你不再任由外界摆布,从混沌中清醒,在思维中创造,就有可能成为主宰自身命运的“神”。

你会挣脱认知枷锁,走出重重迷茫,于痛苦与思索间大彻大悟。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洞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