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边会“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国际研讨会”在杭成功举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20:59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边会“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边会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MAB)及国际动物学会(ISZS)联合主办,以“共同讲述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

绿色中国9月25日电(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2025年9月23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边会“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边会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MAB)及国际动物学会(ISZS)联合主办,以“共同讲述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为主题,旨在推动自然教育国际实践分享与合作交流,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会议由ANSO秘书处副主任张世专主持。

本次研讨会通过倡议发布、成果发布、案例分享、圆桌讨论和主题展览等环节,得到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林学会、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自然保护地网络(IAPA/ISZS)、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来自喀麦隆、智利、印度尼西亚、肯尼亚、马来西亚、尼泊尔、俄罗斯、塞内加尔、哈萨克斯坦、奥地利等2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50多名代表现场参会交流。

△会场照片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ANSO副主席何宏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莉迪亚·布里托分别致开幕辞。何宏平表示,期待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推动自然教育国际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和赋能自然教育,促进全球保护地自然教育经验共享,持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莉迪亚·布里托在致辞中高度认可ANSO和中国科学院在推动科学合作与自然教育方面的贡献,强调自然教育是提升公众生态责任感的关键途径,其中女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建议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包容均衡的自然教育实践、加强科学政策社会协同以及开展自然教育社会经济效益联合研究,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莉迪亚·布里托致开幕辞

会上,ANSO秘书长刘卫东宣读了由主办方联合发布的《自然教育国际合作倡议》,呼吁将自然教育纳入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等保护地的战略行动计划及管理评估体系,总结推广富有本国特色的自然教育经验和做法,推动科技赋能为保护地提供前沿系统的自然教育方案,将自然教育国际合作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创新动力,助力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愿景。

△ANSO秘书长刘卫东宣读《自然教育国际合作倡议》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边会首次发布了两份ANSO报告:一是中英双语版《保护地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来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自然教育故事》,涵盖来自中国、喀麦隆、智利、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的74项典型案例,全面生动地呈现了女性在自然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该报告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计划项目支持;二是中英双语版《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优秀案例》,集中展示了中国11家保护地的生态价值、明星物种及自然教育创新实践。

△报告封面

在案例故事分享环节,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保护地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女性代表分别讲述了各自在自然教育一线的实践故事。她们从保护区管理者、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居民等多角度展现了女性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独特视角与坚韧力量。

△代表分享照片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MAB秘书长王丁主持,来自世界山地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咨询委员会的Günter Köck、俄罗斯“卡通斯基”生物圈保护区副主任Tatiana Iashina、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室主任祝真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等嘉宾围绕“各方如何共同支持《自然教育国际合作倡议》,助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愿景实现?”展开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应加强跨国、跨部门协作,推动自然教育从理念走向行动。

△圆桌讨论照片

为增强互动与体验,9月22日至25日“保护地自然教育故事”边会展览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国际展区举行,共有来自9个国家的30家保护地设置专区,通过视频轮播、专题展板、人员解说、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保护地案例及女性贡献案例代表与大会参会者面对面交流,吸引众多国外嘉宾走进展区,感受自然教育魅力,引起了热烈反响。

△展览照片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全球自然教育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搭建了自然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促进各国保护地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绿色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