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慌!新版Excel/WPS里的「GROUPBY函数」,直接把这一套操作压成1个公式,分类汇总从此像喝奶茶一样简单!
你是不是也常遇到这种「函数组合拳」的崩溃时刻?
别慌!新版Excel/WPS里的「GROUPBY函数」,直接把这一套操作压成1个公式,分类汇总从此像喝奶茶一样简单!
一、传统汇总的“地狱级流程”:3步+3列公式,越算越错
先感受下老方法的痛苦:
假设我们有手机销售数据(如下表),需按品牌合并型号+计算总销量:
手机品牌手机型号销量华为Mate60120华为P6085小米14200小米14 Pro150苹果15300苹果15 Pro280传统操作要分3步:
提不重复品牌:=UNIQUE(A2:A7) → 得到“华为、小米、苹果”;拼同品牌型号:=TEXTJOIN(",",,FILTER(B2:B7,A2:A7=F2)) → 比如华为变成“Mate60,P60”;算品牌总销量:=SUMIF(A2:A7,F2,C2:C7) → 华为总销量205。痛点爆炸:三列辅助公式,改个数据就得重新核对范围;万行数据下来,眼睛花到想摔鼠标!
二、GROUPBY救场:1个公式搞定所有,直接输出最终结果
而用GROUPBY,就这一行公式:
=GROUPBY(A2:A7, B2:C7, HSTACK(ARRAYTOTEXT, SUM), , 0)手机品牌手机型号销量华为Mate60,P60205小米14,14 Pro350苹果15,15 Pro580三、GROUPBY核心参数拆解:大白话讲透,小白也能懂
GROUPBY的语法看着复杂,其实是“填空游戏”:
GROUPBY(行标签, 值字段, 汇总函数, [模式], [总计], [排序], [筛选])我用“买奶茶”类比帮你记:
行标签:你要“按什么分杯”——比如“手机品牌”,相当于告诉函数“把这些数据按品牌分成不同杯”;值字段:每杯里要装“啥料”——比如“型号+销量”,想算什么放什么;汇总函数:每杯料要“咋处理”——ARRAYTOTEXT把型号拼成字符串(像把珍珠串成链),SUM算销量总和(像算奶茶糖度);HSTACK是把这两步结果“装在一个杯子里”;第五参数:要不要“加小料”——0是不要总计行,1是加(一般选0足够用)。四、GROUPBY凭啥是“函数革命”?3个优势直接碾压传统方法
1. 一个顶仨,效率提升10倍
替代UNIQUE(去重)+TEXTJOIN(合并文本)+SUMIF(条件求和),一步到位。万行数据?1秒出结果!
2. 动态更新,再也不用“返工”
数据源加了新行?改了个销量数字?公式结果自动刷新,不用重新输!
3. 能筛能排,复杂需求也不怕
筛选:第七参数直接过滤,比如只看销量>200的品牌,写=GROUPBY(..., , , , , , C2:C7>200);排序:第六参数控制升降序,比如按销量降序,写=GROUPBY(..., , , , , -3)(-3代表按第三列(销量)降序)。五、实战进阶:两级分组+总计行,公式这么写
如果想按「品牌+型号」两级分组,算每个型号的平均销量,还能显示总计行?
手机品牌手机型号平均销量华为Mate60120华为P6085小米14200小米14 Pro150总计171
最后考考你:3道测试题,检验有没有吃透GROUPBY!
测试题1(基础用法)
你有「部门」「员工姓名」「工资」三列数据,想按「部门」分组:
合并同部门员工姓名(用逗号分隔);计算部门总工资。 请写出GROUPBY公式(假设数据范围:A2:A10是部门,B2:B10是姓名,C2:C10是工资)。测试题2(多维度分组)
想按「地区」「产品」两级分组,计算每个产品的销量总和,并显示列标题+显示总计行。请问公式需要加哪两个参数?(假设数据:A是地区,B是产品,C是销量)
测试题3(参数理解)
GROUPBY的第四参数(模式)设为1,会显示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区:
测试题1答案:
=GROUPBY(A2:A10, B2:C10, HSTACK(ARRAYTOTEXT, SUM), , 0)
解析:行标签是部门列,值字段是姓名+工资列,汇总函数用HSTACK组合“合并姓名”和“算总工资”,第五参数0不显示总计。
测试题2答案:
需要加第六参数=3(显示原始标题)+第七参数=1(显示总计行)。
公式示例:=GROUPBY(A2:B10, C2:C10, SUM, 3, 1)
测试题3答案:
第四参数是「组标题模式」,设为1会在每个组标题前添加“总计”前缀(比如“总计-华为”),用于区分组内汇总和整体汇总。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
GROUPBY不是“新函数”,而是“能改变你工作方式的函数”。以前做个汇总要半小时,现在1分钟搞定;以前怕改数据,现在随便改。
别再死记UNIQUE+TEXTJOIN的组合了,赶紧打开Excel试试GROUPBY——你会发现,原来Excel可以这么“聪明”!
觉得有用的话,点个赞收藏,下次做汇总直接抄作业!
来源:千万别学Ex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