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和西方盟友相信,巴赫穆特仅仅是开始,俄乌冲突一周年即2023年2月24日到来之际,俄军会在多条战线同时发动大规模攻势。英国国防部长本·华莱士在2月15日语出惊人道:“我们估计,俄罗斯陆军97%的兵力都在乌克兰。”
文/陈祥
编辑/漆菲
俄军持续猛攻巴赫穆特,是2023年开年以来的战场焦点。
乌克兰和西方盟友相信,巴赫穆特仅仅是开始,俄乌冲突一周年即2023年2月24日到来之际,俄军会在多条战线同时发动大规模攻势。英国国防部长本·华莱士在2月15日语出惊人道:“我们估计,俄罗斯陆军97%的兵力都在乌克兰。”
2023年2月3日,巴赫穆特,炮击后的硝烟。
与此同时,当乌军得到西方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并完成相应训练后,也将发起大规模攻势。
2月21日,俄军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的一批弹药库相继被炸毁。去年6月以来,乌军精确打击力量的射程极限,就是“海马斯”M30系列火箭弹的最远射程——92公里。马里乌波尔距离前线远超这个距离,俄军因而在此囤积弹药。
乌军的神秘新武器,可能是地面发射小直径炸弹系统(GLSDB)。将GBU-39小直径精确制导滑翔炸弹装在已淘汰的M-26火箭弹的火箭发动机上,再用“海马斯”发射,射程可达150公里。据彭博社2月22日披露,美国正向乌克兰提供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而且是增程型,能装在苏式战机上。
美国将对乌提供JDAM-ER GPS制导套件。
美国总统拜登2月20日突访基辅,宣布新一轮约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但不包括西方第三代战斗机。拜登介绍,由50个伙伴国家组成的联盟——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承诺提供500亿美元军事援助,包括700辆坦克、数千辆各种装甲车、1000多套火炮系统、超过50套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超过200万发火炮弹药……
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为乌克兰持续输血,俄罗斯则给予坚决回击。2月21日,俄总统普京在发表国情咨文时警告称,西方既将乌克兰作为对抗俄罗斯的攻城锤,又把它当作训练场。西方正准备将乌克兰变成一个“布满武器的发射台”。他还说,西方没有隐瞒他们希望俄罗斯永远灭亡的想法,西方打算把一场局部冲突变成全球对抗,俄罗斯将作出相应回应。
英国将对乌提供“风暴阴影”空射巡航导弹。
巴赫穆特(Bakhmut)的建城历史,始于1571年。伊凡雷帝为保护俄罗斯南部边境,在此设立军事堡垒,以附近顿涅茨河支流巴赫穆特河命名这一据点。得益于盐矿,此地从边境哨所迅速发展成设防的城镇。
1876年,巴赫穆特盆地发现大量岩盐矿床,此地很快生产了俄罗斯盐总产量的12%。哈尔科夫-巴赫穆特-波帕斯纳亚铁路开通,促进了巴赫穆特的雪花石膏、石膏、砖瓦、纯碱生产。到20世纪初,巴赫穆特的金属加工业崛起。
从1920年4月到1925年8月,该市是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顿涅茨省的行政中心。1924年,该城市改名为阿尔捷米夫斯克(Artemivsk),以纪念十月革命初期在此地工作的布尔什维克元老费奥多尔·谢尔盖耶夫。他绰号“阿尔乔姆”(Artyom),是哈尔科夫和整个顿涅茨克盆地军事政变的组织者。他1921年死于试验性高速火车“阿巴科夫斯基的空中旅行车”的脱轨事故,当时年仅38岁,他的幼子被斯大林收为养子。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前,顿涅茨克州是乌克兰人口最多、最稠密的州,约44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阿尔捷米夫斯克是该州第八大城市,人口不到8万。2014年4月动乱伊始,乌军发动的军事行动重点在于控制阿尔捷米夫斯克。市内有一处装甲车辆储存仓库,封存了260辆坦克、356辆步兵战车、270辆装甲输送车。附近的帕拉斯科维伊夫卡(Paraskoviivka)村则有座轻武器仓库。
到2014年7月初,乌军才重新控制这座城市。时任总统波罗申科于2015年5月15日签署一项法案,开始为期半年的拆除苏联纪念碑,以及强制重新命名与苏联有关的城镇地名。2016年2月,这座城市名字重改回巴赫穆特。
2022年2月24日至4月中旬,俄军并未在顿巴斯原先的接触线沿线进行太多活动,仅对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做出小规模侦察和炮击。接触线以北的哈尔科夫和以南的马里乌波尔孤城,则鏖战激烈。美国国防部在4月11日警告,基辅、苏梅、切尔尼戈夫方向进攻受阻而撤离的俄军,正重新部署到顿巴斯地区。
4月18日,俄军对顿巴斯地区发动猛烈空袭。拉夫罗夫翌日表示:“我相信这将是整个特别行动中非常重要的时刻。”泽连斯基则宣布,顿巴斯之战已经打响。卢甘斯克州的波帕斯纳亚位于巴赫穆特东边,最早遭遇俄军兵锋。
防卫波帕斯纳亚的乌军主要是第24机械化旅。激战到5月8日,乌军宣布撤退,以占据更坚固的阵地。占领波帕斯纳亚是个突破,俄军得以在6月猛攻北顿涅茨克,最终占领了整个卢甘斯克州,同时向巴赫穆特推进。
巴赫穆特城外的乌军坦克
俄军夏季发动的这番攻势,毁灭性的炮兵力量让西方世界色变。乌军则在近距离的作战中保卫所有城市、小镇、村庄,直到无法守住而撤退到下一道防线。尽管俄军逐一将对方的工事连同城镇村夷为平地,但还是陷入节奏缓慢的战斗中。当俄军在7月初攻下北顿涅茨克及其孪生城市利西昌斯克时,顿巴斯的俄军疲惫到极点,炮弹储备也告急,只好暂停整条战线的攻势,转为重点进攻巴赫穆特。
从2022年5月8日起,巴赫穆特成为前线城市,遭受俄军的成规模炮击。8月1日以来,此地一直面临俄军的成规模攻势。夺取巴赫穆特的最大益处,为俄军进攻乌克兰在顿涅茨克州的重要据点——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洛维扬斯克开辟道路。反之,乌军确保巴赫穆特的安全,将使上述两城市处于俄军火炮射程之外。
随着乌军发动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在10月2日落幕、俄军在11月9日弃守赫尔松市,俄军开始集中兵力进攻顿巴斯,以挽回主动权。从巴赫穆特到其北面20公里的小镇索莱达尔(Soledar),承受了俄军最猛烈的攻势,它也被视为保护巴赫穆特东北侧翼和补给线的卫星据点。
索莱达尔镇人口只有一万出头,但这里不是普通小镇,有着欧洲最大的盐矿,在2021年供给了乌克兰95%的盐,2015年还供给了俄罗斯24%的盐。盐矿隧道长达201公里,许多矿洞高达30米,大的矿洞可以进行足球赛、音乐会、热气球飞行。隧道与矿洞组成了一座“地下城市”,遂成著名景点,吸引大量欧洲游客。
索莱达尔的盐矿音乐厅
富有特色的盐矿,正是防守索莱达尔与巴赫穆特的有利地形,可以躲避炮击、囤积物资、实现地下机动。加上乌军在八年顿巴斯战争中建立起坚固的预设阵地,这里上演了俄乌冲突中的“地道战”。
去年11月初,巴赫穆特周围的大部分战斗,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线堑壕战模式,双方都没能取得重大突破。比起敌人,战壕里的泥泞与严寒同样可怕。战争迷雾下,俄乌双方都没公布在巴赫穆特的伤亡数字,外界估算在战斗高潮阶段,两军每天各损失数百人。
2022年11月,巴赫穆特前线的战壕,积水造成泥泞。
11月28日至29日,俄军突破了巴赫穆特南翼的防线,占领若干个村庄。12月3日,乌克兰东部司令部发言人谢尔希·切列瓦蒂伊(Serhii Cherevatyi)将巴赫穆特前线描述为“迄今为止俄乌战争中最血腥、残酷的部分”。泽连斯基甚至哀呼,巴赫穆特已经变成“被烧毁的废墟”,“没有一处地方没被炮弹和大火摧残过”。
乌军王牌部队第93机械化旅12月12日被调离巴赫穆特,它在10月打完哈尔科夫反击战后调来此地。外界公认该旅因伤亡惨重而被调至后方整补,乌军方只说是部队正常轮换。乌克兰边防局上校尤里·尤奇克(Yuriy Yurchyk)1月9日死于炮击。边防局隶属于内政部,作为准军事力量的边防军在战时归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
2022年10月27日,巴赫穆特前线,乌军在操作迫击炮。
12月13日,有俄罗斯消息人士称,巴赫穆特的巷战已经开始。12月18日到19日,在英国捐赠的美制“美洲狮”防地雷反伏击车掩护下,乌军发起反击,将瓦格纳雇佣兵赶出市区。12月20日,泽连斯基突访巴赫穆特,说了一通鼓舞士气的话,并给官兵颁发勋章。12月26日,乌克兰方面的顿涅茨克州州长介绍了巴赫穆特的惨况,60%以上基础设施被毁。
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瓦格纳雇佣兵玩命似的发动了一波又一波步兵进攻。1月上旬,俄军炮兵火力明显减弱,这是补给不力导致。瓦格纳雇佣兵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在1月16日占领了索莱达尔。
2023年1月15日,巴赫穆特前线,乌军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平射俄军阵地。
瓦格纳集团之所以在战场如此卖力,是因为该集团老板叶夫根尼·普里戈津正在进行政治博弈。
瓦格纳在顿巴斯战争期间就声名鹊起,冲突全面爆发后,在乌克兰的瓦格纳成员从300多人迅速增加到1000多人,基本部署在老战场即顿巴斯地区。最初的瓦格纳成员,大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兵,且来自战斗意志旺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因此,他们的战斗力远胜于遍布新兵的常规部队,具备一定的特种作战能力。被编制规模缩水、兵员不足问题深深困扰的俄军,因此才让瓦格纳充当突击力量。
一年恶战下来,瓦格纳大量吸收监狱中的囚犯以增补扩充兵员,部队战斗力自然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注水后的瓦格纳部队依然是一支让对手生畏的力量。连美国也承认瓦格纳的英勇坚忍——白宫在2月17日宣称,自2022年2月24日以来,瓦格纳在乌克兰伤亡3万人,其中9000人阵亡,有一半死亡发生在2022年12月中旬之后。
近几个月来,普里戈津一直公开批评本国军事等级制度及指挥战争的方式。他与国防部的矛盾也在变大,最近更是抱怨军方不提供弹药补给和军事航空运输服务。针对普里戈津的指控,俄国防部于2月21日晚发表官方回应,称对瓦格纳雇佣兵并未在弹药供给上有所短缺,俄国防部向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弹药。
如此情况下,俄军也开始用国民警卫队和空降兵代替雇佣兵。34万人规模的国民警卫队,隶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即直接听命于总统,前身是内务部部队。它是轻步兵,战时进入武装部队指挥体系,开战伊始便跟随重装俄军进入乌克兰。空降兵在俄军发起全面进攻阶段作为先锋一度损失惨重,此后疲于在各处苦战消耗,没有经过充分补充修整,又被投入到巴赫穆特。
巴赫穆特真有这么重要吗?双方血拼到今日,外界给出不同看法。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在去年12月上旬研判称:“围绕为期6个月的残酷、艰苦、消耗性战斗的成本,远远超过从占领巴赫穆特中获得的作战优势。”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约翰·柯比也曾表示:“即使巴赫穆特和索莱达尔都落入俄罗斯之手,也不会对战争本身产生战略性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英国国防部亦认为,对俄罗斯来说,“夺取巴赫穆特只是象征性胜利,而非战略性胜利”。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2月20日宣布,鉴于乌军大量集结在边境,白俄罗斯将组建国土防御部队。
白俄罗斯是俄罗斯最亲密的盟友,2022年公开支持俄罗斯,允许俄军在境内集结并大举南下进攻基辅。当北路俄军因攻势受阻而撤退后,俄军依然从白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导弹。不过,卢卡申科一直旗帜鲜明地表明,本国军队不会直接参与战事。
俄军将再次从白俄罗斯出击,这样的观点一直存在。俄军前情报军官伊戈尔·吉尔金(Igor Girkin)担任过“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在他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可信。“打防御战时,乌军需要的人力比在道路崎岖不平的森林里和沼泽地区进攻时要少得多。那里河流密布,所有桥梁都被炸毁,适合坦克突击的方向也被地雷或其他障碍物挡住了。”
但他承认,有关“白俄罗斯再度卷入俄军进攻”的说法能带来好处。“‘白俄罗斯阵线’的建立,将削弱乌军对前线发动进攻的可能性。”他相信,俄军从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和布良斯克地区发动佯攻,然后向扎波罗热发动重点进攻,更具现实意义。
各种情报均显示,俄军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强乌克兰南部地区的防御。从北到南,从顿巴斯到扎波罗热州,再到赫尔松州,最终延展至克里米亚。俄军似乎预感到克里米亚争夺战不可避免,正在通往半岛的公路两侧修筑工事,新出现的战壕在卫星图上清晰可见。
战事地图,截至2023年1月17日。来源:战争研究所
在赫尔松地区,双方继续在第聂伯河对岸进行破坏和侦察任务,昼夜不停进行炮兵决斗。欧洲政策分析中心潘兴战略研究主席本·霍奇斯曾是美国陆军欧洲司令部的指挥官。他认为,乌军没必要乘胜过河,只需在河右岸建立火力支援基地,持续不断炮击俄军。他给出最小成本收复赫尔松州剩余土地的方案:“尽管俄军挖了战壕,但南部地区地形开阔,乌军的火力很容易瞄准俄军。”
美国国务院政治事务副国务卿维卢岚(Victoria Nuland)2月18日表示,支持乌克兰打击克里米亚的目标。“俄罗斯已将克里米亚变成一个巨大的军事设施……除非克里米亚实现非军事化,否则乌克兰不会安全。”为此,美国需要提供射程足以覆盖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的武器。
英国已表示愿意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包括“风暴阴影”空射隐形巡航导弹。它的射程为560公里,出口版本需遵守导弹技术控制制度,射程被压缩到250公里。当战机处于乌克兰控制区上空时,其攻击范围囊括克里米亚半岛78%的面积,包括黑海舰队总部所在地塞瓦斯托波尔。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惨烈。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具备250公里射程的打击范围
来源: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