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美国和中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发第六代战斗机时,欧洲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项目却陷入了一场由内部分歧和猜疑引发的僵局。
法、德及西班牙联手打造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模型2025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展出。
当美国和中国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发第六代战斗机时,欧洲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项目却陷入了一场由内部分歧和猜疑引发的僵局。
这个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合推动的雄心勃勃的防务合作计划,现在正面临着分崩离析的风险。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国家利益、产业主导权和战略自主权的复杂博弈。
FCAS项目最初旨在整合欧洲的国防力量,共同对抗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竞争。然而,文章揭示,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内部矛盾。
德法两国及其各自的国防工业巨头,法国达索(Dassault)和德国空客(Airbus)为了知识产权和工作分配而争执不休。
德国指责达索试图主导整个项目,并把核心技术和重要工作都留在法国。这让德国感到自己像是被边缘化,成为了一个次要的合作者。
法国达索集团
达索执行长特拉皮尔的态度也十分强硬,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达索有能力独立开发六代机,甚至呛声:“德国人可以抱怨,但我们知道怎么做。如果他们想自行其是,那就让他们这样做吧。”
这种强硬姿态无疑加剧了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
德国方面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国防委员会的表态,以及考虑退出项目的传闻,都显示出德国对现状的严重不满。德国人担心,如果他们不能在项目中获得平等的地位和技术转移,那么这个合作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只会让法国一家独大。
这种“谁来主导”的争论,从本质上讲,是德法两国在欧洲防务领域长期存在的战略分歧的缩影。
法国一直希望建立一个由自己主导的“欧洲防务”,而德国则更倾向于在北约框架内,与美国保持紧密合作。FCAS项目的困境,正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就在德法内讧不断时,德国正在考虑将瑞典或英国作为备选合作伙伴。然而,瑞典的态度却十分谨慎。
瑞典国防部长杨森的表态非常值得玩味。他明确表示,瑞典将推迟到2028-2030年间再决定是否加入。
他强调,瑞典正在“砸大钱”来保留自主设计战斗机的能力。瑞典的“狮鹫”(Gripen)E战机,虽然是第四代半,但它证明了一个人口只有一千万的国家也能保有自己的航空工业。
瑞典“四代半”狮鹫战斗机在组装中
所以,瑞典的策略是“留住选择自由”。它既没有被德法项目的诱人前景所迷惑,也没有被德法之间的矛盾所困扰。它更看重的是,在未来的防务合作中,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话语权和技术能力。这种务实的态度,恰恰是德法两国在FCAS项目中应该学习的。
FCAS项目的困境,让欧洲防务合作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这个项目最终失败,对欧洲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挫折。它不仅意味着欧洲将继续依赖美国的技术,也可能导致欧洲各国在防务采购上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
然而,这也可能促使新的合作模式诞生。英国的“暴风雨”(Tempest)六代机项目,也正在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如果德法最终分道扬镳,德国或许会与英国和瑞典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英国的“暴风雨”(Tempest)六代机项目
这场围绕六代战机的“内讧”,暴露了欧洲在追求战略自主道路上的深层矛盾。它是欧洲防务整合的一个重要考验。
未来,欧洲是会继续在内部争斗中消耗能量,还是能在失败中找到新的出路,取决于各国能否放下分歧,真正以欧洲的整体利益为重。
来源:风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