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去世留给我两套房子,多年不联系的母亲上门:你弟结婚还没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2 06:40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北京的冬天格外冷。

"滴——"监护仪上的心跳线拉得越来越长,最后变成了一条直线。

"时间是下午三点十七分。"医生看了看表,平静地宣布,仿佛只是在说今天的天气。

我站在病床前,盯着爷爷的脸,想找出一丝生命迹象,却只看到了他脸上被抹平的皱纹。就在十分钟前,他还用干枯的手紧紧抓着我,费力地说着什么。

"明明,别...轻易...让出去..."

当时我只顾着掉眼泪,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这句话成了爷爷留给我的最后遗言。

护士走过来帮我拔掉爷爷手上的针头,轻声说:"节哀顺变。"

我点点头,感觉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爷爷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人。父亲在我七岁时因车祸去世,母亲带着当时才一岁的弟弟离开了家,从此杳无音信。十五年过去,我对母亲的印象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葬礼在爷爷生前常去的墓园举行。来的人不多,大多是爷爷的老同事和几个远房亲戚。我一一向他们鞠躬致谢,脸上的表情像是被冻住了。

葬礼结束后,律师张叔叔找到我。他是爷爷的老朋友,也是爷爷遗嘱的执行人。

"明明,我们找个地方聊聊。"张叔叔拍拍我的肩膀。

我们在墓园旁边的咖啡厅坐下。张叔叔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推到我面前。

"这是你爷爷的遗嘱,在你爸爸去世后就立好了,后来又修改过几次。"

我打开信封,里面是一份正式的公证遗嘱。扫了几眼,我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张叔叔。

"两套房子...都给我?"

张叔叔点点头:"一套是你爷爷一直住的老房子,在东城区,另一套是五年前买的,在朝阳区,一直在出租。"

我知道爷爷有两套房子,但没想到都留给了我。在北京,两套房产意味着什么,我很清楚。近几年,我工作后一直在租房住,攒钱买房的计划遥遥无期。

"你爷爷为你考虑得很周到。"张叔叔喝了口咖啡,"按遗嘱,这两套房子的产权已经完全转到你名下。相关手续我都帮你办好了,这里是房产证和钥匙。"

我接过文件和钥匙,感觉像在做梦。突然,我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别轻易让出去..."

原来,他说的是这个。

回到爷爷的老房子,我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才插入钥匙。推开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一切都保持着爷爷在世时的样子:沙发上的毛毯还是折叠得整整齐齐,书房的门虚掩着,仿佛爷爷随时会从里面走出来,叫我吃饭。

我走进爷爷的卧室,床头柜上摆着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中的我大概五六岁,笑得没心没肺,爷爷站在身后,手搭在我肩上,脸上是我很少见到的笑容。

我拿起照片,发现后面还有一张,是更早的全家福。照片上的父亲年轻英俊,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弟弟,我站在父亲身边,爷爷奶奶站在最后面。那时候,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我放下照片,开始收拾爷爷的遗物。衣柜、书架、抽屉...每打开一处,都是满满的回忆。整理到一半,我突然停下来,坐在爷爷的床边,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

从小到大,爷爷就是我的全部依靠。他教我读书写字,陪我上学放学,为我做饭洗衣...奶奶去世后,我们爷孙俩相依为命。现在,他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会像他那样无条件地爱我。

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其他亲人。母亲和弟弟,对我来说如同陌生人。小时候,我常常站在窗前,幻想母亲有一天会回来接我。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期待逐渐变成了失望,再到后来的麻木。

夜深了,我躺在爷爷的床上,闭上眼睛,试图在梦中再见他一面。

02

爷爷去世两周后,我请了假,回到他的老房子继续整理遗物。

那天下午,我正在书房翻看爷爷的旧书,门铃突然响了。我皱了皱眉,不记得约了谁来。走到门前,透过猫眼往外看,一下子愣住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孩。女人的五官有些眼熟,像是从我记忆深处走出来的;男孩看起来和我有几分相似,却完全陌生。

我慢慢打开门,女人的眼睛马上红了。

"明明,是我...妈妈。"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妈妈。这个词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我盯着她看了几秒,努力在眼前这个中年女人脸上寻找记忆中那个年轻母亲的影子。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明显的痕迹,但那双眼睛,确实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我没说话,只是点点头,侧身让他们进来。

"这是你弟弟,小杰。"她推了推身边的年轻人。

我看向他,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他显得很局促,冲我笑了笑,叫了声:"哥。"

这声"哥"让我有些不适应。我领他们进了客厅,倒了两杯水放在茶几上。

"怎么突然...来了?"我问,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静。

"听说...你爷爷去世了。"母亲低着头,手指不停地搓着杯子,"之前一直想联系你,但是..."

她没说完,空气变得更加凝重。

"我爷爷去世两周了。"我说。

母亲抬头看我,眼里有歉意:"我们前几天才知道。本来想去参加葬礼,但怕..."

她又没说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怕我不欢迎她,或者怕面对爷爷的亲友。

"嗯。"我只是简单应了一声。

我们三个就这样坐着,谁都没说话。我观察着这对十五年未见的母子:母亲穿着普通,一看就是中产家庭的主妇;弟弟则是典型的大学生模样,干净整洁但不张扬。

"你爷爷..."母亲打破沉默,"听说留下了两套房子?"

我一愣,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嗯,是有两套。"

"都在北京?"

"嗯,一套就是这个,另一套在朝阳区,一直出租着。"我回答,心里已经隐约猜到她来的目的。

母亲看了眼弟弟,然后对我说:"明明,小杰今年大学毕业,准备结婚了,但是还没房子..."

果然。我心里冷笑一声,抬眼看着她:"所以?"

母亲察觉到我语气中的冷意,表情有些尴尬:"我...我们不是来要什么的,就是...你爷爷留下两套房,而你弟弟结婚还没房..."

她的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显。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十五年没联系,现在第一次见面,你就是为了房子来的?"

母亲的脸一下子红了,弟弟也低下头,显得很不自在。

"不是、不是这样的,"母亲急忙解释,"我们是真心想来看看你,只是...只是小杰确实面临结婚的问题..."

"那我爷爷养我十五年,又留给我房子,有什么问题吗?"我的声音冷了下来。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母亲摇头,"我只是觉得...你们毕竟是亲兄弟..."

我站了起来:"我不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亲情可言。十五年,连个电话都没有,现在突然出现,就为了房子?"

"明明,你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母亲也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发抖。

弟弟拉了拉她的衣角:"妈,我们先回去吧。"

母亲犹豫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条:"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你有空可以..."

我没接:"不用了,我会考虑你说的事。"

送他们出门时,母亲欲言又止地看着我,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弟弟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喊了声"哥"就跟着母亲走了。

03

关上门,我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心里翻腾着各种情绪:愤怒、疑惑、失落...还有一丝说不清的感觉。十五年了,母亲第一次出现,竟然是为了房子。

我拿起手机,给闺蜜小雯打了个电话:"你猜,刚才谁来找我了?"

"谁啊?"小雯的声音透着好奇。

"我妈,还有我弟弟。"

"啊?真的假的?他们怎么突然出现了?"

"为了我爷爷留给我的房子呗。"我苦笑道,"说我弟弟要结婚了,没房子。"

"我靠,这也太直接了吧!"小雯明显生气了,"十几年不联系,一来就要房子?纯粹是冲着遗产来的啊!"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

"你怎么说的?"

"我说我会考虑,其实就是委婉拒绝。"

"对,千万别答应!房子是你爷爷留给你的,凭什么给他们?他们照顾你了吗?"

挂了电话,我又坐在沙发上发呆。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别轻易让出去...",似乎预见了今天的事。

夜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母亲今天的出现让我想起了很多童年的事。我隐约记得,母亲离开那天,好像是和爷爷奶奶大吵了一架。当时我躲在房间里,听到外面的争吵声,然后是关门声,接着是一片寂静。

第二天,爷爷告诉我:"你妈妈不要我们了,带着弟弟去和别人组成新家庭了。"

小时候,我经常在放学后站在窗前,希望看到母亲的身影。每当有人按门铃,我都会飞奔去开门,希望是她回来了。但每次等来的都是失望。

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期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怨恨。为什么她带走了弟弟,却把我留下?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是她根本就不爱我?

现在,我不确定自己对母亲是什么感觉。愤怒?冷漠?或者只是一种疏离?她就这样突然出现,要走爷爷留给我的东西,我该怎么反应?

想着想着,我又想起了那天的另一个人——弟弟小杰。他几乎没怎么说话,看起来很紧张,甚至有些愧疚。他对我喊"哥"的样子,让我莫名有些难受。

这个素未谋面的弟弟,在我的生命中是个完全的空白。他的童年、青春期、成长经历,我一无所知。他有什么爱好?性格如何?和谁更像?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又悄然消失。

也许,我该了解更多,再做决定。

04

第二天,我联系了爷爷的老同事王叔。他和爷爷共事多年,对我家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

在一家安静的茶馆,王叔见到我时先是一个拥抱:"节哀顺变啊,明明。你爷爷是个好人,走得安详,也算是福气。"

我点点头,给他倒了杯茶:"王叔,我想问你点事。"

"什么事?"

"我妈妈...当年为什么会离开?"

王叔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我会问这个:"这个...你爷爷没跟你说过?"

"爷爷只说她带着弟弟离开,和别人组成了新家庭。"

王叔沉默了一会儿,叹口气:"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也该让你知道真相。当年,你爸出事后,家里一下子没了顶梁柱。你妈年轻,带着两个孩子,确实不容易。"

"所以她就抛下我,带走弟弟?"我的语气有些酸涩。

"不全是这样。"王叔摇摇头,"具体细节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你妈和你爷爷奶奶闹得很僵。你爷爷觉得她改嫁是对不起你爸,死活不同意她把你也带走。"

这和我之前听到的不太一样。我一直以为是母亲不要我,没想到还有爷爷的因素。

"她后来有没有...想联系我?"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王叔摇头,"你爷爷这人吧,挺固执的,认定的事不撒手。估计你妈就算想联系,也会被拦着。"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到爷爷的房子,我开始仔细翻找,希望能发现更多线索。在书房的一个抽屉深处,我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木盒。钥匙藏在抽屉底板下面——这是爷爷惯用的藏东西的地方。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发黄的信件和照片。最上面的一封信,信封上是母亲的字迹,地址是我家,收信人是我,寄信日期是在母亲离开后一年。

我手有些发抖,小心地取出信纸:

"亲爱的明明: 妈妈很想你,不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不好。我离开已经一年了,每天都在想你。弟弟长高了很多,他不记得你了,但我常常给他讲哥哥的事。 明明,妈妈没有不要你,只是当时情况太复杂。我想接你来和我们一起住,但爷爷奶奶不同意。我试过很多次,但都被拒绝了。希望有一天你能理解妈妈的难处。等你长大了,我会来找你,我们一家人会再团聚的。永远爱你的妈妈"

信的落款日期是十四年前,也就是母亲离开后一年。

我又翻看了其他信件,都是类似的内容——母亲写给我的信,表达思念,解释她离开的苦衷,希望有朝一日能团聚。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是在我十二岁那年,之后就没有了。

为什么这些信我从来没有收到过?是爷爷拦截了它们?

我坐在书桌前,感觉头很疼。一直以来,我认为母亲抛弃了我,从来没想过联系我。但这些信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她尝试过联系我,只是这些信被爷爷藏了起来。

但另一个问题又浮现出来:如果母亲真的这么想念我,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不直接来找我?北京虽大,但找一个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知道住址的情况下。

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主动联系弟弟。母亲虽然没留下联系方式,但我记得她提到弟弟刚毕业,从学校网站上不难找到他。

经过一番搜索,我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他——陈杰,头像和昨天见到的人一模一样。我给他发了条信息:"我是明明,你哥。有时间单独聊聊吗?"

没想到他很快回复:"好啊,什么时候?"

我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到了约定时间,我看到弟弟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显得有些紧张。

"嗨。"我走过去坐下。

"哥。"他冲我笑了笑,笑容有些拘谨。

我们点了两杯咖啡,一时间谁都没说话。

"昨天的事,对不起。"最后是他先开口,"妈妈她...有时候太直接了。"

"没事。"我摆摆手,"我能理解她的想法。"

"不是她想的那样。"弟弟急忙解释,"我结婚的事还早,房子也不是大问题。"

我看着他,突然问:"妈妈这些年,有没有提起过我?"

弟弟明显愣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其实...妈妈从不许我们提起你,每次提到你,她就会躲进房间哭。后来我就学会了不问。但有几次,我看见她偷偷翻你小时候的照片。"

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我一直以为母亲离开后就把我忘了,没想到她还会因为我而哭。

"那她为什么...不来找我?"

弟弟沉默了一会儿,从包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这是我在妈妈的抽屉里发现的。"

照片上是一个小男孩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旁边站着年轻的母亲,眼睛哭得红肿。我仔细一看,发现病床上的孩子是小时候的我。

"照片背面有字。"弟弟说着,表情变得凝重。

我翻过照片,看到背面的字迹,瞬间如遭雷击,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这...这是真的吗?"我艰难地问道。

弟弟点点头:"妈妈从不会在这种事上撒谎。"

照片背面写着:"为了救你,妈妈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却被爷爷奶奶永远隔绝..."

我脑海中闪过碎片般的记忆:白色的病房,母亲哭泣的脸,爷爷在病床边说"你妈妈不要你了"的场景。我隐约记得自己小时候确实生过一场大病,但爷爷只说是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

"这么说,妈妈并不是抛弃我?"我自言自语。

"她从来没有不要你。"弟弟肯定地说,"只是...情况很复杂。"

我看着照片,又想起爷爷书房里那些被扣留的信件,心情变得异常复杂。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我这十五年来对母亲的怨恨,是不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上?

"我需要和妈妈谈谈。"我说。

弟弟点点头:"她也想和你好好谈谈。"

05

第二天,我约母亲在一家茶馆见面。她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见到我时眼圈立刻红了。

"明明..."她想伸手抱我,但看到我下意识后退,又收回了手。

我们坐下,我直接把爷爷书房里找到的信件和弟弟给我的照片放在桌上。

"这些...是真的吗?"我问。

母亲拿起信件,手微微发抖:"你找到了..."

"爷爷把它们锁在书房的盒子里,我昨天才发现。"我说,"我想知道真相。"

母亲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那张病床照片上:"那时候你刚上小学,突然得了急性肾炎,情况很严重,需要做手术和长期治疗。你爸走后没留下多少钱,医药费很快就花光了。我只好卖掉了我们唯一的房子,就是你爸留下的那套。"

"然后呢?"

"手术很成功,但你需要长期治疗。那时候我没工作,带着小杰,又要照顾你,实在分身乏术。你爷爷奶奶提出帮忙照顾你,我就把你暂时托付给他们。"她顿了顿,眼泪开始往下掉,"谁知道...他们逐渐不让我见你,说我要是再出现,会影响你的恢复。后来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人不错,愿意帮我照顾小杰。你爷爷奶奶知道后,就彻底断绝了我们的联系,说我不检点,不配做你妈妈..."

听到这里,我的心跳加速。这和爷爷告诉我的完全不同。

"我试过很多次去看你,但每次都被拦在门外。给你写信,打电话,都没用。我甚至去过你的学校,但你爷爷提前跟学校打了招呼,不让我接近你。"

母亲擦了擦眼泪,"后来我想,也许等你长大了,能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我再来找你。但时间久了,我又怕你已经不认我这个妈了..."

"那你为什么现在又突然出现?"我问,"还开口就要房子?"

母亲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我知道你不会相信,但我们真的是想来看看你,听说你爷爷去世了...至于房子,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愿意,能不能帮衬一下你弟弟。他马上要结婚了,两个年轻人都没什么积蓄..."

"所以你认为爷爷的房子,应该分我弟弟一套?因为我从小有爷爷照顾,而他没有?"我直视她的眼睛。

母亲明显慌了:"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

"只是什么?觉得我欠你们的?还是觉得爷爷欠你的?"

"明明,我不是这个意思..."母亲的眼泪又掉下来,"我只是...只是想让你们兄弟之间有点联系。毕竟是亲兄弟啊..."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如果当年情况是这样,那么这些年,你为什么不更努力地来找我?不管爷爷怎么阻拦,总有办法让我知道真相吧?"

母亲低下头:"我...我有我的难处。改嫁后,丈夫对我很好,但家里条件一般。小杰从小身体也不好,需要很多钱看病。我工作、带孩子,实在分身乏术。后来我确实试过几次,但都被你爷爷挡回去了。时间久了,我怕你已经恨我了,就...就不敢再来了。"

听着母亲的解释,我的心情越发复杂。一方面,我理解她当年的难处;另一方面,我还是觉得她放弃得太容易了。如果换做是我,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自己的孩子。

"你说爷爷临终前有话对你说?"母亲突然问。

我回想起那天的场景:"他说'别轻易让出去',当时我不明白,现在想想,应该是指房子。"

母亲苦笑一声:"他到死都没变。当年就是因为房子的事,我们才彻底翻脸的。"

"什么意思?"

"你爸留下的那套房子,原本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我卖掉它救你,你爷爷一直耿耿于怀,觉得我糟蹋了他儿子的心血。后来我改嫁,他更是拿这事说我不守妇道,趁机把你彻底留在他们身边。"

母亲的话让我想起爷爷对我说过的那些关于母亲的负面评价。从小到大,在爷爷的描述中,母亲是个抛弃家庭、贪图享乐的女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印象,现在突然听到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一时难以接受。

"这些年,小杰过得怎么样?"我转移了话题。

母亲的表情柔和了一些:"还行吧,学习挺好的,大学学的计算机,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她停顿了一下,"他其实一直知道有你这个哥哥,很小的时候就吵着要见你,但..."

我点点头,没说话。

"明明,"母亲犹豫了一下,"我知道突然冒出来要房子很过分,但我真的不是为自己。小杰马上要和女朋友结婚,两人都是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在北京买房太难了..."

"我会考虑的。"我打断她,"不过我需要时间。"

母亲点点头,眼里有了一丝希望:"谢谢你,明明。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理解。"

离开茶馆后,我没直接回家,而是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十五年的仇恨和怨念,不可能因为一次谈话就烟消云散。但我确实开始怀疑自己过去的认知。

如果母亲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些年我一直恨错了人。爷爷是我最亲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我无法接受他欺骗了我这么多年。

但如果爷爷才是对的呢?毕竟母亲现在突然出现,就是为了房子。谁知道她说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找更多证据。我去了当年给我治病的医院,希望能查到一些记录。由于时间太久,大部分资料已经找不到了,但我还是从一位老护士那里得到了确认:我小时候确实得过严重的肾病,治疗费用很高,而且是母亲一个人来回奔波处理的。

回到爷爷的房子,我继续翻找他的遗物,希望找到更多线索。在一个不起眼的抽屉底部,我发现了一叠医院单据和转账记录。单据日期正好是我生病的那段时间,而转账记录显示,确实有一笔大额资金从母亲名下转入医院账户,备注是"患者陈明明治疗费用"。

事情似乎越来越清晰了:母亲确实卖房救了我,而爷爷可能出于某种原因,阻止了我们之间的联系,甚至向我隐瞒了真相。

我坐在爷爷的椅子上,盯着墙上他的照片,心里五味杂陈。爷爷抚养我长大,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这是事实;但他同时也可能剥夺了我和母亲团聚的机会,这也是事实。

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一切?我的亲情天平到底应该如何平衡?

我给弟弟发了条信息:"周末有空吗?我想再聊聊。"

06

周末,弟弟来到了爷爷的老房子。这是他第一次单独来我家,显得拘谨又好奇。

"这就是你从小住的地方啊。"他环顾四周,目光在一张张照片上停留。

"嗯,爷爷很喜欢拍照,几乎记录了我的整个成长过程。"我递给他一杯茶。

他走到墙上的照片前:"这些都是你小时候?真好看。"

我笑了笑:"别看照片上笑得开心,其实我小时候挺内向的,没什么朋友。"

"我也是,可能是家族遗传吧。"弟弟自然地接了一句,然后突然意识到什么,有些尴尬地低下头。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我决定直奔主题:"你和妈妈说的我小时候生病的事,我查了一些资料,基本属实。"

弟弟松了口气:"我就说吧,妈妈不会骗你的。"

"但这不代表我就相信她的全部说法。"我补充道,"毕竟十五年没联系,突然出现就为了房子,换谁都会怀疑。"

弟弟有些急了:"不是的,哥。妈妈这次来,主要是因为听说爷爷去世了,想看看你过得怎么样。房子的事...确实有提,但不是主要目的。"

"那她为什么不在爷爷在世的时候来找我?"

弟弟沉默了一会儿:"我不太清楚具体原因。小时候,每次我问起你,妈妈就会很难过。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有些事不能问。但我知道她一直惦记着你,每年你生日,她都会默默地点一根蜡烛。"

"你结婚的事,是真的吗?"我转移了话题。

弟弟的脸一下子红了:"是真的,但没那么急。我和女朋友大学就在一起了,毕业后都在北京工作,打算明年领证。"

"房子的事也是真的?"

"这个...确实有点困难。"弟弟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俩都是刚工作没几年的,攒的钱连首付都不够。妈妈本来说要卖掉她住的小房子给我们付首付,但我不同意。"

"你们住在哪?"

"西城,一套小两居。妈妈和继父住一间,我住一间。继父身体不太好,前几年查出了肺癌,家里的积蓄都花在治疗上了。"

我点点头,没说话。

"哥,"弟弟突然正色道,"我想说明白一点,妈妈提房子的事,我是不知情的。那天来见你,她只说要去看看你,没说要提房子的事。当她开口时,我也很尴尬。"

看着弟弟真诚的眼神,我相信他没撒谎。

"你平时和妈妈关系怎么样?"我问。

"还行吧,就是普通母子关系。"弟弟想了想,"她对我挺严格的,学习上要求特别高。以前我不理解,觉得她太苛刻,后来才明白她是怕我走弯路。"

"继父呢?对你好吗?"

"挺好的。他没有自己的孩子,把我当亲儿子看。"弟弟顿了顿,"我上大学的学费也是他出的。"

听着弟弟讲他的成长经历,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们是亲兄弟,却走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送走弟弟,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思考。通过这次谈话,我对母亲和弟弟的印象有了一些改变。他们似乎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算计。特别是弟弟,单纯而真诚,确实像个弟弟。

于是我决定再见一次母亲,彻底把话说清楚。

门铃响起时,我深吸一口气,打开门。母亲站在门外,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袋子。

"进来吧。"我侧身让她进门。

母亲站在玄关,环顾四周,她的目光在每一个角落停留,仿佛在寻找什么。

"想参观一下吗?"我问。

母亲点点头,眼里有期待。

我带她走过每个房间:客厅、厨房、书房...最后是我的卧室,也就是我从小住到大的房间。

回到客厅,母亲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盒子:"这是一些你小时候的东西,我一直留着。"

我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发黄的照片、几件小衣服、一个玩具小汽车,还有几张儿童画。

"这些...都是我的?"

"嗯,当年走得急,只带走了一些随身物品。这些是我一直保存着的。"母亲指着一张照片,"这是你三岁生日时照的,那天你爸给你买了个大蛋糕,你高兴得不得了。"

我拿起照片,那上面的小男孩笑得天真烂漫,身边站着年轻的父母,幸福的模样令人心酸。

"明明,"母亲突然认真起来,"上次我们谈得有点乱。今天,我想把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

我点点头:"我也想知道全部真相。"

母亲深吸一口气:"你爸去世那年,你七岁,小杰才一岁。我们住在朝阳区的一套小房子里,是你爸用工资贷款买的。他出事后,我们经济一下子陷入困境。你爷爷奶奶提出让我们搬来和他们一起住,我同意了。"

"一开始还好,但慢慢地,我和你爷爷奶奶之间有了隔阂。他们认为我作为寡妇,应该一辈子守着你们兄弟,不再改嫁。但我那时才二十多岁,实在难以接受这种安排。"

母亲说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知道我做了错误的选择。我应该坚持,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把你带走。但当时我太年轻,太无力了。我以为过段时间,等你爷爷气消了,我还能来看你。谁知道他们彻底断绝了我们的联系..."

听着母亲的讲述,我的心情越来越复杂。如果她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场悲剧中没有真正的坏人,只有各自的执念和无力。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出最关键的问题:"那么现在,你来找我,真的只是因为听说爷爷去世了,想看看我吗?还是真的是为了房子?"

母亲神情复杂地看着我:"说实话,两者都有。我确实很想见你,这么多年一直惦记着你。听说你爷爷去世,我第一反应是担心你一个人怎么办。但...但我也确实想到了房子的事。"

"什么意思?"

"当年我卖掉的那套房子,如果留到现在,价值至少翻了十倍。那本来是你爸留给我们一家的保障。现在小杰要结婚,面临买房的压力,我就想...也许..."

"也许我应该把爷爷留给我的房子分一套给小杰?作为当年那套房子的补偿?"我直视她的眼睛。

母亲低下头:"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我实在没办法了。我丈夫的病花了家里大部分积蓄,小杰工作才两年,工资不高,首付都凑不够。我们家现在住的房子太小了,结婚后肯定住不下。我...我也是走投无路了。"

我该怎么做?是遵从爷爷的遗愿,牢牢守住这两套房子?还是分出一套给弟弟,算是对当年事情的一种平衡?

夜深了,我拿出那张全家福,看着照片上年轻的父母和幼小的我们兄弟,心中逐渐有了决定。

07

一周后,我约母亲和弟弟一起吃饭。我选了一家安静的餐厅,想把我的决定告诉他们。

见面时,两人都显得有些紧张。尤其是母亲,眼神中带着期待和忐忑。

点完菜后,我开门见山:"关于房子的事,我考虑好了。"

母亲和弟弟同时看向我,眼神中有着不同的情绪。

"这段时间,我了解了很多过去的事情,也重新思考了我们三个人的关系。"我深吸一口气,"我决定,爷爷住的老房子我会留着,另一套在朝阳区的房子,我打算出租,收益可以分你们一部分。"

母亲明显愣住了,没想到我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明明,你...你真的这么决定了?"

"嗯。"我点点头,"我不会把房子直接给你们,但可以每月分一部分租金。这样一来,小杰结婚的首付应该能解决一部分。"

弟弟连忙摆手:"哥,真的不用!房子是爷爷留给你的,我们不能要。"

"小杰,别急着拒绝。"我对弟弟说,"这不仅仅是关于房子,更是关于我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妈妈当年确实为我付出了很多,卖掉了你们现在可能急需的房子。这种安排,算是一种平衡吧。"

母亲眼眶湿润:"明明,谢谢你能理解。但我不想让你觉得我们是冲着钱来的..."

"我知道不全是。"我打断她,"我们都是这场家庭悲剧的受害者。爷爷做错了事,你也做了不完美的选择,我们兄弟因此分离了十五年。现在,我只是想尝试着修复一些东西。"

弟弟感动地看着我:"哥,真的谢谢你。"

"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说。

"什么条件?"母亲问。

"我想和你们保持联系,定期见面,慢慢建立正常的亲情关系。"我看着他们,"我们失去了十五年,不想再错过更多。"

母亲激动地握住我的手:"当然,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弟弟也点头:"我一直想有个哥哥。"

吃饭的过程中,我们聊了很多。母亲讲述她和继父的生活,弟弟谈他的工作和恋情,我则分享我这些年的经历。尽管还有些生疏,但至少是个开始。

"对了,小杰,你女朋友叫什么名字?结婚定在什么时候?"我问。

"她叫林小雨,我们打算明年五月结婚。"弟弟的眼睛亮了起来,"哥,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啊!"

"当然,我会去的。"我笑着说,"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那...你能当我的伴郎吗?"弟弟有些不好意思地问。

我愣了一下,然后点头:"好啊,荣幸之至。"

母亲看着我们兄弟俩互动,眼中满是欣慰。多年的隔阂,似乎在这一刻有了弥合的可能。

饭后,我们在餐厅门口道别。

"明明,"母亲拉着我的手,欲言又止,"谢谢你..."

"不用谢我。"我轻轻抽回手,"我们都是一家人。"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顿饭,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的一种和解,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08

弟弟的婚礼在第二年五月如期举行。

作为伴郎,我早早地到了婚礼现场帮忙。这一年来,我和弟弟的关系越来越好,几乎每周都会见面。有时是一起打球,有时是一起吃饭,有时只是在我爷爷的老房子里聊天。我们在弥补那失去的十五年。

婚礼上,我看到了母亲和继父。继父是个和蔼的中年人,尽管身体不太好,但精神还不错。他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感谢我这一年来对小杰的照顾。

"明明,你比照片上更精神。"他笑着说,"小杰常提起你,说他哥多么优秀。"

我有些不好意思:"他太夸张了。对了,您的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谢谢关心。"继父拍拍我的肩膀,"你妈这一年来,心情好多了,整个人都年轻了。"

看着他真诚的眼神,我微微点头。这一年来,我渐渐发现继父确实是个不错的人,对母亲和弟弟都很好。

婚礼进行得很顺利。弟弟和他的新娘看起来很般配,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作为伴郎,配合他完成了各种婚礼环节。

"谢谢你,哥。"仪式结束后,弟弟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你,我们可能买不起房子,婚礼也不会这么顺利。"

这一年来,我按照承诺,每月把朝阳区那套房子的一部分租金给了他们。再加上他们自己的积蓄,终于在婚前付了首付,买了一套小两居。

"别这么说,我们是亲兄弟。"我拍拍他的肩膀,"祝你们幸福。"

晚宴上,我坐在家属席,和母亲、继父一起。看着弟弟和新娘挨桌敬酒,我突然有种恍惚的感觉:一年前,我们还是陌生人;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彼此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明明,"母亲轻声问我,"你有没有考虑谈恋爱?你这么优秀,应该有不少女孩喜欢吧?"

我笑了笑:"工作太忙,没时间。"

"别太忙了,也该为自己的生活考虑考虑。"母亲语重心长地说。

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事实上,这一年来,我确实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由于有了房产收入,我的经济压力小了很多,也有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婚礼结束后,我送了弟弟和新娘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全家福照片的复制品,是爷爷留下的那张。照片装在精美的相框里,背面写着:"愿你们的家庭,永远美满幸福。"

弟弟收到礼物时,眼眶红了:"谢谢你,哥。这是我收到过最有意义的礼物。"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和母亲、弟弟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时间去培养。但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世上可能没有完美的亲情,只有真实的人,带着各自的缺点和伤痕,试图找到共处的方式。

而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家人吧。

来源:一才体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