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红书继续加速拥抱电商。继此前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并有意在主站内为电商业务“市集”提供一级流量入口后,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上,小红书电商用户产品负责人小茂宣布正式上线为买手打造的“买手橱窗”。
小红书继续加速拥抱电商。继此前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并有意在主站内为电商业务“市集”提供一级流量入口后,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上,小红书电商用户产品负责人小茂宣布正式上线为买手打造的“买手橱窗”。
据了解,这款产品被定义为“24小时不打烊的精品买手店”。千粉及以上的创作者即可申请开通,并能在“选品中心”挑选自己擅长领域的商品进行带货,还可以像装修小店一样自由布置商品展示空间。
与此同时,小红书还推出了三项扶持政策。首先,新开通买手橱窗、并完成商品上架的创作者,将获得专属佣金减免权益;其次,小红书将投入亿级流量资源扶持;此外还将向完成相应的直播和橱窗任务的买手,提供亿元级规模的“宠粉券”。
事实上,小红书上线橱窗功能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甚至称得上是有些姗姗来迟。毕竟在电商领域,橱窗早已是基建般的存在,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微信视频号等平台都有相似的“商品橱窗”功能。
而且对于小红书而言,橱窗也具有更多重的价值。一方面,其有望降低创作者的变现门槛、提高收入。另一方面,还有望提高商家的商品曝光度和成交量,拓宽商业路径。此外隶属于货架场景的橱窗,也承载着电商平台培养用户主动逛起来的期望。
至于下调创作者开通橱窗的门槛至千粉,则可能意味着小红书方面想要启动“人人都是买手”的时代。事实上,小红书想要让全民带货的迹象早有迹象。
此前在今年4月,小红书方面就宣布放开笔记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功能,支持商家、买手、普通用户在其发布的商品笔记、购物笔记、普通笔记等多种类型内容的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要知道围绕UGC做增长,至今仍是小红书一以贯之的理念。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红书蒲公英消费品行业运营群总监雷丘在此次活动中表示,“在小红书,创作者们用好内容构建起品牌和用户的桥梁,把好产品匹配给真正有需求的人,这样的好内容是受用户欢迎的”。但当电商与社区走向更深度的融合时,对于小红书而言,如何确保内容的质量便成为了平衡商业价值与社区信任的核心命题。
而且在不断补课的同时,从直播、短视频到橱窗,小红书电商在产品设计上已经与抖音电商和快手电商变得越来越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要如何确保自己的独特性呢?
按照小红书方面的说法,买手是其电商生态中的特色角色。而买手电商这一模式的特征,就意味着能够在他们手中发光发热的,往往是非标品类、小众产品,毕竟只有这类商品才更讲体验、讲格调、讲品味。可选品中心的逻辑,却是基于笔记转化、大促节点等指标选出热卖商品,更注重“大众属性”。
而且对比小红书头部买手与其他平台的头部主播就会发现,在垂类赛道深耕一直是小红书买手的重要特征。在2023年首次提出买手电商时,小红书首席运营官柯南就曾表示,“对于小红书的买手来说,他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理解用户的细分需求”。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创作者想要用买手身份取信于用户,就必须要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而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不仅是创作者的前车之鉴,也会引发消费者的质疑。
由此看去,小红书或将进一步鼓励创作者垂直化发展。但要求买手专注聚焦细分、垂直赛道,或许也正是导致小红书迟迟未能捧出比肩李佳琦、董宇辉之类现象级买手的重要原因。毕竟垂类赛道在精准分流的同时,往往也意味着很难在用户规模、商品广度上,与泛娱乐引流带货模式相比。再加上如今抖音电商等平台,也正在加大力度鼓励创作者深耕垂类赛道。
更何况在保持差异化的同时,小红书的买手电商同样面临着与抖音电商、快手电商达播模式一样的难题。既然同属于带货范畴,那么小红书买手的头顶,自然也就悬着选品失误、虚假宣传等达摩克利斯之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三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