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合资品牌普遍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态。一方面,燃油车销量回暖,合资品牌的销量得到重振;另一方面,智能化潮流不可阻挡,为大多数合资品牌带来了新的考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谁能快速实现转型,谁就有机会延续“合资神话”。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合资品牌普遍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态。一方面,燃油车销量回暖,合资品牌的销量得到重振;另一方面,智能化潮流不可阻挡,为大多数合资品牌带来了新的考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谁能快速实现转型,谁就有机会延续“合资神话”。
9月23日一场鸿蒙秋季发布会,又爆出了不少关于汽车智能的新技术。而9月24日,东风日产正式宣布,天籁成为首款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0的燃油轿车,网传售价或将在16-18万。此次合作远不止于单一车型的智能化升级,更标志着传统汽车制造与尖端科技企业深度融合进入全新阶段,为行业提出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
在当前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轨并进的产业背景下,燃油车仍占据半壁江山,却长期面临“智能短板”的质疑。
东风日产天籁与华为鸿蒙此次联手,首次在主流合资燃油车型上实现鸿蒙系统的全域赋能,满血版鸿蒙座舱5.0上车,一举打破了“燃油车即落后”的刻板认知。同时,天籁·鸿蒙座舱还会搭载HUAWEI SOUND,带来全新视听享受。
与此同时,在外观设计上,天籁·鸿蒙座舱也展现出打破燃油车设计边界的努力,它延续了日产V-Motion家族语言,但通过放大格栅开口、采用贯通式灯组与发光LOGO,显著强化科技美学风格,向电动化设计语言靠拢。它印证了一个新趋势:燃油车亦可摆脱保守姿态,以“新能源感”塑造品牌新形象。
11毫无疑问,天籁·鸿蒙座舱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油电同智”的可复制路径——传统车企无需彻底转型电动,也可拥抱高端智能体验。
从行业生态维度看,东风日产此次与华为的合作也有长远的意义。华为提供成熟的鸿蒙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东风日产则贡献整车制造与品质把控体系,两者优势互补,大幅降低燃油车智能化的研发成本与周期,为行业树立了“科技企业+传统车企”协同创新的标杆。这种模式不仅为合资品牌打造了智能化转型的样板,也为更多国内汽车产业“油电协同”发展提供了战略借鉴。
不难看出,东风日产天籁与华为鸿蒙座舱的这次典型合作案例,正在重塑消费者对燃油车价值的认知,激发市场对“既有燃油便利、又享智能科技”的价值新追求。
结语:
天籁和鸿蒙此次合作,是一次具有行业启示性的生态共创。它表明燃油车的未来不在“被替代”,而在“进化”,为众多以燃油车为核心产品的合资品牌带来了新的希望。
业界预测,天籁·鸿蒙座舱定价可能会保持在16-18万元的主流区间。这也说明,合资品牌通过技术自研+合作向上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省燃油车智能化转型的成本,让高度智能化表现与高溢价解耦。
来源:智能车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