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文嘉笔下的清雅世界:行书《七绝诗》轴赏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8:51 1

摘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明代文嘉的行书《七绝诗》轴堪称一件兼具文学意趣与书法美感的佳作。这幅纸本作品纵121.3厘米、横25.3厘米,是文嘉79岁高龄(明万历七年,1579年)所书,字里行间既有岁月沉淀的从容,又不失文人雅韵。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中,明代文嘉的行书《七绝诗》轴堪称一件兼具文学意趣与书法美感的佳作。这幅纸本作品纵121.3厘米、横25.3厘米,是文嘉79岁高龄(明万历七年,1579年)所书,字里行间既有岁月沉淀的从容,又不失文人雅韵。

从内容来看,三首自撰七绝勾勒出极具画面感的生活场景:太湖石旁的芭蕉映得轩窗碧雾缭绕,清瘦主人煮茶的香气漫过竹桥;山斋雨日焚香静坐,窗明几净间竹树生凉,午睡后闲翻残墨书写潇湘;还有对三十年未登天平山的怀念,盼着能倚杖苍松,观赏峰头如万笏般的林木。诗句无激昂之语,却将文人闲适淡泊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书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书法风格上,这幅作品尽显文嘉的艺术特色。整体清丽秀气,笔触简净劲爽,没有刻意的雕琢感。笔画以圆曲、细长为主,运笔时正斜相生、曲直有度,连断、轻重、虚实的转换自然流畅,如“蕉”“雾”等字的婉转,“煮”“透”等字的利落,都恰到好处。体势上疏密相间,多取斜势,既避免了呆板,又保持了整体的平衡感,让行气连贯而富有变化。

熟悉文嘉的人都知道,他的书法受父亲文徵明影响颇深,但这幅作品中也能看到他的自我突破——相较于文徵明的严谨规整,文嘉在此作中多了几分灵动与随性,将个人心境与笔墨技巧完美融合。钤印“休承”“文水道人”与收藏印“颐椿庐通理藏”,更让这幅作品的流传脉络清晰可见,为其增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

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这幅《七绝诗》轴不仅是临摹学习行书的好范本,更能让人在笔墨间感受到明代文人的生活美学与精神追求。

释文

太湖石畔种芭蕉,色映轩窗碧雾摇。瘦骨主人清似水,煮茶香透竹间桥。

山斋雨坐漫焚香,几净窗明竹树凉。午睡起来无一事,自翻残墨写潇湘。

不到天平三十载,每于图画忆登临。何时倚杖苍松侧,来看峰头万笏林。

己卯秋日茂苑文嘉。

(钤“休承”、“文水道人”印。收藏印钤“颐椿庐通理藏”。“己卯”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文嘉时年79岁。)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