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非遗,李子柒归来,让世界看到穿越千年的漆器之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4-11-15 02:13 2

摘要:时隔三年,李子柒再次更新了3条视频,“麒麟回首漆器衣柜”、“拿柴房造了一个森林衣帽间”、“让绒花绽放在蜀锦之上”这三个视频主题,引发了全网关注。不到2天时间,仅漆器这一条视频在微博的播放量就已经突破1.4亿,点赞量超185万,可见人气不减当年。

时隔三年,李子柒再次更新了3条视频,“麒麟回首漆器衣柜”、“拿柴房造了一个森林衣帽间”、“让绒花绽放在蜀锦之上”这三个视频主题,引发了全网关注。不到2天时间,仅漆器这一条视频在微博的播放量就已经突破1.4亿,点赞量超185万,可见人气不减当年。

不过相比于网上热议的流量讨论,小玉今天更想和大家说道说道李子柒最新视频背后的“漆器故事”,它见证了李子柒从短视频界的头部创作者明星,成功进阶为传统文化领域的领航者与开拓者的探索旅程。

一件漆器背后的“心血”

漆器制作之繁琐,我们从李子柒的视频中就能窥见一二。

仅仅是获取原材料这一步,李子柒就耗时多日,毕竟对野生漆树进行割漆绝非易事。由于树木高大,割漆需要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爬上二三十米高的爬梯进行采割,危险系数相当高。同时割漆很讲究技巧,割口的位置选择很重要,要割到“漆路”上,且还要略带一点“水路”,因为漆本身是黏稠的,要靠水把它冲出来,否则口子就白割了。

也正因为割漆不易,所以才会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

而割漆,还只是制作漆器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制胎、雕漆、裱布、刮灰、吃漆、髹漆、装饰纹理、推磨抛光等繁复环节,无一不考验着漆器工匠的技法与手艺。就拿雕刻漆面来说,就需要漆匠有一定的雕刻经验,否则难以呈现出理想作品。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就是漆器制作除了过程繁复、耗时极长,还会对工匠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要知道生漆性子生猛,其中含有的漆酚很容易导致过敏,严重过敏者还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所以说,制作漆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每一件漆器背后其实都是工匠的心血凝练。

中国8000多年的漆器历史

那么,需要经历这么多道工艺的漆器,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数千年的漆器历史。

中国漆艺可上溯八千年,但目前尚未找到用漆的起源。当下所见对漆器的最早记载,出现在《韩非子·十过》中秦穆公与由余的一段对话:“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裁)之,削锯之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 而在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两件木器文物,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漆器,因此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地区也被视为漆文化的起源地。

在商、西周、春秋时期,我国的镶嵌、螺钿、彩绘漆器已达到较高水平;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形成五百年的髹漆繁盛时期。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漆工业有所衰微,但却并没有影响漆工艺的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我国主要髹漆品种已基本齐备,雕漆登上历史顶峰。明、清时期,因皇室对漆器的青睐,促成了漆器制造业的繁荣,不同髹饰的变化结合,迎来了漆器的千文万华。

可以说,漆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文化千年的发展史,称之为“国之重器”也不为过。

值得推崇的非遗

但令人遗憾的是,千年的漆器工艺在近现代并未受到重视,许多人对漆器的认知很少,甚至国际上鲜有人知漆器来自中国,漆器的英文名更是被打为“japan”。

李子柒将作品命名为“紫气东来,子柒东来”,颇有巧思和内涵。

她选用寓意吉祥、贵气的紫色作为漆器主色,并通过四川成都漆艺的独门绝技——雕漆隐花,雕刻出一只回头的瑞兽麒麟,用浓烈的中国元素告诉世界这件紫色的漆器来自东方,是名符其实的“紫气东来”。

同时她也通过谐音表明“子柒东来”,告诉世界李子柒同样来自东方、来自中国。

另一方面,李子柒作为在YouTube平台上拥有2000万+粉丝的超级博主,其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此次以漆器为视频核心进行输出,不但让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的非遗技艺,也让更多外国观众了解到漆器的真实由来,了解中国漆器的千年历史。

可以说,李子柒此次全新发布的视频内容,绝非是“漆器制作”这么简单,其背后更是一场强势的文化输出,是意义重大的中国历史宣扬。

紫气东来,子柒东来。李子柒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漆器来自中国,她也来自中国!

身份转换,是她深耕非遗的决心

有心的网友发现,11月12日李子柒发布该视频,11月14日,人民日报就发文称:李子柒,官宣新身份。

原来,李子柒作为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委网信办、微博联袂主办的“多彩非遗 共生共享”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活动上惊艳亮相,并获聘“焕新非遗计划匠心守护大使”。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负责人亲自为她设立的非遗工作站授牌。这一刻,李子柒的身份,也从短视频头部创作者,蜕变成为传统文化领域的领航者。她这次回归,意义远不止“李子柒重新发视频了”,而是带着更沉稳的信念,带着对“李子柒”这个名字的责任,真正沉下心,去扎根那些她热爱的传统文化。

在深耕非遗的道路上,李子柒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毅力。她不仅是一位讲述者,更是一位行动者。听说接下来,她和工作站中的非遗传承人们,将共同通过多种形式探索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讲好中国故事,让全球观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李子柒一直以来的信念,也是她未来不变的承诺。她以前在做,以后还会继续做,用她的镜头,用她的行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度。

这,就是李子柒,一个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的舞台上,用热爱与坚持书写着坚守自我的故事的女子。

来源:art张小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