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人过50,养成6个好习惯,远离老年痴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8:27 1

摘要:初夏的清晨,61岁的王阿姨像往常一样出门买菜,这次却站在熟悉的小区门口愣住了,身边的邻居亲切打招呼,她却一时想不起对方姓什么。回到家中,刚放下购物袋又彻底忘了自己本打算做哪道菜。这让王阿姨十分不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老年痴呆”。

初夏的清晨,61岁的王阿姨像往常一样出门买菜,这次却站在熟悉的小区门口愣住了,身边的邻居亲切打招呼,她却一时想不起对方姓什么。回到家中,刚放下购物袋又彻底忘了自己本打算做哪道菜。这让王阿姨十分不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老年痴呆”。

其实,像王阿姨这样的小困惑,在50岁以后悄然而至,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许多中老年朋友常常会疑惑:“偶尔忘事,是正常衰老,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征兆?”据权威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AD),而中国老龄化趋势下,这一人群持续上升。可怕的是,症状一旦明显显露,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期。但是,有没有办法科学预防,让大脑远离痴呆?究竟哪些习惯能让人防患于未然?每个步入中老年的家庭,都需要一份权威、实用的防护指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尔茨海默病,了解有效远离它的6个黄金习惯。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最突出、最令人担忧的表现就是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逐渐下降,严重时连家人都无法辨识。

但很多人误以为“健忘”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其实衰老和疾病有着本质区别:正常老化下的健忘,大多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而阿尔茨海默病则会从“小事遗忘”逐步发展为“无法独立生活”。

权威医学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大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减少、神经元损伤和蛋白质异常堆积,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而基因、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成为“催化剂”。

更令人警惕的是,相关调查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7%,到80岁时风险可高达20%。不仅个人受累,家庭经济及精神负担也极其沉重。因此,早预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每个人都不能忽视的健康底线

养脑从现在开始,并不晚。哈佛医学院、中华医学会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长期追踪研究均指出:健康生活方式改变,能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降低30-50%。下面6个日常习惯,看似简单,却切实有益于大脑健康:

1.经常动脑,多学新知,挑战大脑活力

坚持用脑,多读书写字、练习记忆、学一门新技能、做数独或下棋——这些日常行为能刺激大脑神经元重新建立连接。研究证明,每周参与2次以上脑力活动者,患老年痴呆风险下降23.8%

2.保持社交,常与亲友互动

人的大脑如同“用进废退”,孤独会损害认知。多参加社区活动、广泛社交、常和朋友喝茶聊天,有助于改善情绪、增强大脑的应激反应能力。美国一项涉及6000人的10年纵向研究显示,活跃社交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降低17%-20%

3.均衡饮食,护脑更护心

大脑需要多种营养协作。每日保证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鱼肉、坚果和乳制品摄入,少糖、低盐、控油,能改善血管、供养大脑。地中海饮食模式,已被多国研究证实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约29%

4.合理锻炼,动起来远比静坐强

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跳舞、太极、八段锦,每周至少150分钟,可提高脑部血液循环,增强神经活性。一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指出,运动习惯者认知能力下降风险比不运动者低38%

5.保持好心态,及时疏解压力

心理压力、焦虑抑郁会损害脑功能。学会表达负面情绪、适度放松、呼吸冥想、保持乐观心态,都对脑健康大有益处。近期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门诊病例分析发现,长期心态消极者发展认知障碍的概率提升1.5倍

6.控制慢性疾病,积极就医指导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隐形推手”。规律服药、定期体检、血压和血糖达标控制,能有效延缓脑部损伤。有数据显示,血压稳定人群的老年痴呆发病率比血压波动人群低22%

并非所有浮光掠影的遗忘都值得担心,但如果出现频繁忘记近事、认不出熟悉的人、连简单日常操作都出现障碍,就高度警惕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家人常是发现病情的第一人,如果怀疑有认知下降,应尽早前往神经内科专业门诊进行评估

除了以上6大习惯,有些“老偏方”其实无确凿证据,并不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如“常喝保健品、狂补营养素”等。饮食、运动、心态、管理疾病,才是权威医学认可的核心法宝。

健康远离老年痴呆,关键在细节与坚持

阿尔茨海默病不是注定的命运,从现在做起,日积月累的小习惯就能有效延缓甚至预防脑功能退化。和家人朋友一起“动起来”“乐起来”“吃得健康”,给大脑加足马力,让未来生活更有品质。

健康其实就在日常点滴之中。只要肯行动,现在开始还不晚!不过需要提醒,每个人具体的健康情况复杂多变,建议定期体检,并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如出现持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获得精准的评估和针对性干预。遵循这6个好习惯,有望为大脑健康增添“防护盾”,但预期效果因人而异。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3.《日常养成这些习惯,助你远离老年痴呆》

4.《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 如何防治阿尔兹海默症》

5.《这个指标越高,老年痴呆风险越大!坚持4个好习惯,早预防早受益》

6.《防痴呆抓重点,做1项检查,养成6个好习惯》

7.《主任医师老年痴呆症前兆及预防》

来源:医师老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