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红菜苔长僵了才后悔!苗期这几步才是关键,做对抽苔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8:22 1

摘要:现在不注意,采收时拍大腿都来不及!种红菜苔的乡亲们,你们的目光别再只盯着抽苔的那几天了,真正的胜负手,早在苗期就已经定下了!为啥别人家的苔子又粗又壮,一茬接一茬,你家的一长就僵、又细又老?问题八成出在苗子上!

现在不注意,采收时拍大腿都来不及!种红菜苔的乡亲们,你们的目光别再只盯着抽苔的那几天了,真正的胜负手,早在苗期就已经定下了!为啥别人家的苔子又粗又壮,一茬接一茬,你家的一长就僵、又细又老?问题八成出在苗子上!

第一步:养根先养土,移栽前的“底子”必须打牢靠!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对于红菜苔这种连续采收的作物来说,根系就是它的“发动机”。苗子能不能长壮实,全看根系发达不发达。所以,移栽前的基肥,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凑合。最近农业频道也在强调有机肥和菌肥的搭配使用,咱们得跟上节奏。

光上化肥不行,那是虚胖,苗子看着绿,但不抗病。你得来点“硬货”——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者优质的商品有机肥,配上一些微生物菌剂。这好比给土壤做一顿“满汉全席”,不仅提供了长效的营养,里面的有益菌还能活化土壤,让土质变得疏松透气,根系扎得深、铺得广。底肥下足了,移栽后的缓苗期会大大缩短,幼苗一扎下根就能“嗷嗷”地吸收营养,为后期的爆发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这一步偷懒,后面费再多劲也事倍功半。

第二步:蹲苗控旺,苗期“饿”一下是为了后期“吃得更多”!

这个技术点,很多老把式都懂,但新手最容易心疼苗子而做错。当小苗移栽成活后,开始长出新的叶片,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这时候要干嘛?不是急着追肥浇水,而是要适当地“控”一下!这就是所谓的“蹲苗”。

具体咋操作?就是在叶片没有明显缺水萎蔫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浇水量,让土壤保持一个稍微偏干的状态。同时,这个阶段先不要追施高氮的肥料。你可能会问,这不是饿着它吗?没错,就是要让它稍微“饿”一下。这个“饿”的过程,会促使幼苗的根系为了寻找水分和养分而拼命向下、向四周生长,从而发展出一个强大的根系网络。

你看那些长得过快的“水苗”、“旺苗”,看着喜人,但茎秆细弱,根系肯定不发达,后期一遇到风雨或者高温,立马趴窝。而经过“蹲苗”历练的苗子,茎秆粗壮,叶片厚实,根系发达,像个敦实的小伙子,抗逆性特别强。等到开始抽苔时,你再把水肥跟上,它那个强大的根系系统就能疯狂吸收,把所有营养都转化成粗壮的红菜苔!这叫“先苦后甜”,前期蹲苗做得好,后期抽苔才有爆发力。

第三步:间苗定苗,给足空间才能长成“壮汉”!

这点在直播的地里尤其重要。有些朋友播种时怕不出苗,撒得密,出苗后又舍不得间苗,觉得每棵都是宝贝。结果呢?苗挤苗,互相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最后全长成了“豆芽菜”,又高又细,风一吹就倒。这种苗别说高产了,能正常抽苔就不错了。

一定要狠下心来间苗!留强去弱,保证每棵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般来说,苗与苗之间的间距要根据品种来定,但至少要保证叶片能舒展开,不互相遮挡阳光。通风透光好了,苗子才能长得敦实,病虫害也会少很多。这就像一群孩子挤在一起肯定长不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才能撒欢长大个儿。

第四步:病虫害防治要趁早,别等病了再打药!

苗期是病虫害入侵的关键时期。蚜虫、菜青虫、霜霉病等,都喜欢欺负弱小的幼苗。一旦苗期染上病,这棵苗就算废了,即使不死,也是“病秧子”,后期根本没啥产量。所以,预防大于治疗。

要勤快一点,没事多到地里转转,看看叶子背面有没有虫卵,叶片有没有病斑。发现一点苗头,就要及时用药,用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最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棵健康的苗,才是高产的保证。别等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了,再想着去救,那时候就晚了,费钱费工还影响收成。

总之啊,种红菜苔就像养孩子,苗期就是打基础、塑性格的关键阶段。底肥足、蹲苗狠、空间够、防病早,把这四步做到位了,你的红菜苔苗子肯定长得像小牛犊一样壮实。有了这样的好身板,等到温度合适,它不想抽苔都难!而且抽出来的苔子肯定是又粗又壮,油光发亮,一茬比一茬旺,产量翻番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大家现在就去地里看看自己的红菜苔苗,对照一下,哪步没做到位,赶紧补救,现在还来得及!觉得我说的在理的,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种植朋友看到,咱们一起科学种田,增产增收!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