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荣威M7 DMH的定价像一把菜刀直接拍在合资品牌的砧板上,把“油电同价”的伪命题剁得粉碎。过去我们总被教育“一分钱一分货”,如今上汽把劳斯莱斯前设计总监、AI大模型、CDC电磁悬挂、160公里纯电续航全部打包塞进八万档,相当于用买包辣条的钱端出一桌米其林套餐,
8.58万元就能把一辆轴距两米八、续航两千公里、带终身质保的插混轿车开回家,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秒,我脑子里闪过的不是“真香”,而是“疯了吧”。
荣威M7 DMH的定价像一把菜刀直接拍在合资品牌的砧板上,把“油电同价”的伪命题剁得粉碎。过去我们总被教育“一分钱一分货”,如今上汽把劳斯莱斯前设计总监、AI大模型、CDC电磁悬挂、160公里纯电续航全部打包塞进八万档,相当于用买包辣条的钱端出一桌米其林套餐,还告诉你“不好吃包退”,这让隔壁还在卖十二万的1.5L自吸+鼓刹+收音机的情何以堪?
更狠的是那句“五大件终身质保”。行业里敢这么喊的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雷克萨斯这种进口大佬,均价四十万元,利润池够深;另一种是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末路狂花”,破罐子破摔。
荣威M7 DMH显然不属于后者,它敢把发动机、变速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包全部写进终身保单,就是拿后台大数据当堂对赌:失效率压不到百万分之几,售后索赔就能让财务报表原地爆炸。这份自信背后,是上汽把供应链、研发、制造、检测整条命脉攥在自己手里,垂直一体化砍成本,百万台规模摊风险,才能把“终身”二字从营销话术变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卖身契。
有人担心“便宜没好货”,坐进荣威M7 DMH车内瞬间闭嘴。副驾一键躺平、后排腿托升起,38度视角外加Surflex反重力海绵,把“移动的家”从广告Slogan变成物理现实;mCDC电磁悬挂把减速带拍成棉花,过弯侧倾小得让后排婴儿继续含奶嘴酣睡——三十万元以内的车,第一次让“不吵不颠不晕”同时在线。
再加上全球首搭的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模糊语义识别率提升14倍,一句“我娃哭了”就能联动空调、车窗、氛围灯、故事播放,堪称奶爸一键静音神器。
过去我们评价智能座舱,总离不了“语音控制+导航+音乐”三板斧,现在荣威直接让汽车长出“读心术”,把场景颗粒度细化到“哄娃、求婚、副驾追剧”,传统车机那套“请重新说出指令”的机械复读瞬间像诺基亚一样古早。
真正让竞品睡不着的是数字:CLTC纯电160公里,综合续航2050公里,馈电油耗2升。换算成钱包,就是每公里油费一毛八,比坐公交都便宜;换算成场景,就是周五下班加满油,从上海一路开到青海湖,周一早上仪表才亮“请加油”。
过去插混车主总要在“纯电省钱”和“高速油耗”之间反复横跳,现在直接“全程无脑踩”,把里程焦虑连同加油站一起甩在后视镜里。
更离谱的是,这辆能跑两千公里的车居然只加92号粗粮,按上海今日油价算,两百块油费能跑一千公里,让隔壁喝95号细粮的豪华SUV瞬间失去社交话语权——油耗低到这个份上,再聊“驾驶乐趣”都像自我安慰。
设计层面,劳斯莱斯前总监约瑟夫·卡班把“中正东方”哲学塞进五米车身,0.28Cd风阻、溜背弧线、光影曲面,让八万级轿车有了越级存在感;2820毫米轴距、85.5%得房率、527升后备厢、31处储物格,把“空间魔术师”称号从日系手里硬抢回来。
以前我们说“买合资是买标”,现在荣威把“标”拆成可见可触的空间、材质、线条,摆在聚光灯下告诉你:豪华可以按吨卖,也可以按厘米量。于是“面子工程”第一次有了具体刻度:后排腿部三拳、副驾躺平角度140度、后备厢同时装下婴儿车+28寸行李箱+露营小推车——社交场合再提到“品牌溢价”,对方只能尴尬地摸摸鼻子,毕竟数据不会脸红。
市场层面,荣威M7 DMH击中的是合资A+级轿车最柔软的小腹:成本结构老化、智能化滞后、油耗优势丧失、保值率神话破灭。过去轩逸、朗逸们还能靠“三大件稳定”和“二手保值”续命,如今“终身质保”直接把维修焦虑清零,2050公里续航让“省油”叙事改旗易帜,AI座舱把科技感写进八万级配置表,三大护城河一夜蒸发。接下来大概率出现的情景是:终端销售顾问刚说出“优惠两万”,顾客掏出手机亮出荣威订单截图,对方只能再追加一万装潢——价格体系雪崩的第一声脆响,往往就是从“破防”开始。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观望,等待“更大优惠”或“换代更新”。但别忘了,荣威已经用DMH 6.0超级混动系统、百万台规模摊销、终身质保锁死成本底线,下一轮升级顶多增加配置,绝不可能再降两万;而油价、牌照、限行政策可不会原地等你。当时间成本、残值缩水、日常油耗叠加在一起,所谓“再等等”其实是最贵的那条选项——就像当年等诺基亚降价的人,最终等到的是安卓和iOS的降维打击。
历史不会提前打招呼,它只会把一款八万多的荣威M7 DMH扔进市场,让旧时代的规则原地碎成二维码。扫码之后你会发现:所谓“豪华”,原来可以如此具体;所谓“性价比”,原来可以如此暴力;所谓“买车”,原来可以像买手机一样只看参数和体验。合资燃油车用了三十年建立的品牌图腾,被一辆中国插混轿车轻轻抹平——不是因为它有多疯狂,而是时代换轨时,车轮从不为怀旧刹车。
来源:买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