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 | 陈璐瑶编辑 | 张恺翀9月19日,百利天恒公告显示,完成了向特定对象发行1187.38万股,发行价为每股317元,总共募集资金37.64亿元。
仅仅四天后,9月23日,“医药女神” 葛兰、赵蓓便先后公告,参与该公司定向增发。
这家备受资本青睐的创新药龙头,背后掌舵者正是刚晋升四川新首富的朱义。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出手
参与百利天恒的新股增发
根据公告,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和“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一共买入百利天恒约214万股,总金额大约6.79亿元。
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买了百利天恒185.59万股,花了约5.88亿元;“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买了28.55万股,花了约9051万元。
赵蓓则是通过工银瑞信旗下多只基金参与认购,包括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工银瑞信养老产业股票、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工银瑞信医药健康等,合计买入87.88万股,金额大约2.79亿元。
除去中欧与工银瑞信,百利天恒19日的公告显示,认购对象包括易方达、富国、景顺长城、广发、汇添富等头部机构。
其中,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基金”买了31.55万股,花了约1亿元;范妍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买了12.62万股,花了约4000万元。
在近几年资本市场里,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联手押注一家公司的场景并不多见,可见其对百利天恒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
他们看中的,或许不仅仅是百利天恒,更是它背后那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创始人、四川新晋首富:
朱义。
弃教从商布局医药
1963年,朱义出生于四川南充,1980年考上四川大学,学的是当时很热门的无线电专业。
可这个理工男的心思,却全被生物学勾走了。泡图书馆看生物书,成了他的日常,最后甚至考上了复旦大学的生物物理研究生。
毕业后,朱义被分配到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但那个年代项目资金匮乏、设备落后,想开展有质量的科研简直是天方夜谭。
于是,他毅然辞去稳定的教职,投身商海。
此后几年里,朱义做过外贸,干过房地产。1996年,他回到成都温江,创办了百利药业,也就是百利天恒的前身。
创业之初,要钱没钱、要产品没产品。他靠信誉贷到400万,拿60万买下儿童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颗粒生产权,又租下粮食局仓库改造成厂房。
转折点在2003年到来,“非典”疫情让利巴韦林颗粒销售额直接破亿,且在相当长时间里,这款药几乎没什么竞争对手。
随着公司布局仿制药和中成药,百利药业的年销售额稳定在十亿元以上,每年有七八千万元的现金流稳定入账。
然而朱义并未止步。在他看来,仿制药利润终将薄如刀片,2010年,他果断决定带领公司转向创新药研发。
创新药大冒险
成为四川新晋首富
创新药这条路,九死一生。朱义的选择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甚至有点“疯狂”。
2014年,他跑到美国西雅图成立公司,押注前沿的双抗ADC技术。
相对于传统抗癌药的“无差别攻击”,ADC药物则是“指哪打哪”,可绕过人体健康细胞,精准攻击特定癌细胞,因此成为近几年创新药领域最火的细分赛道之一。
但彼时,全球ADC的开发正处于低谷,药物疗效不明,连国外的同行都觉得他太冒险。
最难的是2021年,之前融来的钱烧光了,公司资金链岌岌可危。朱义甚至一度想过把公司卖掉,但他最终还是挺住了,一个人扛着压力,没把困境告诉员工。
转机出现在2022年,双抗ADC药物伦康依隆妥单抗剂量爬坡数据超预期,此后数据一路向好。2023年,在国际顶尖的肿瘤学术会议上公布数据后,全球顶级药企纷纷找上门来。
最终,他们和百时美施贵宝达成了一笔高达84亿美元的合作,创下全球ADC药物交易纪录。
这一下,百利天恒彻底打开了局面。2024年,公司营收猛增936.31%到58亿元,净利润37亿,同比扭亏为盈。
2023年,百利天恒以24.7元的发行价登陆科创板。两年多过去,其股价涨幅超过14倍,成为A股第三家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的创新药企,最新市值达1470.87亿元。
朱义身价也水涨船高,以其持股比例74.35%计算,个人财富达到1094亿元,成为四川新首富。
百利天恒这次融到的37亿,主要就是用来加速研发他们两种前沿技术平台的药物:靶向ADC药、多特异性抗体药。
其中重点是“双靶点生物导弹”伦康依隆妥单抗,这是百利天恒的王牌药物,也是全球首个进入后期临床试验的、能同时瞄准癌细胞两个靶点的ADC药物。融到的钱会大力支持它在中国和全球开展的超过40项临床试验,针对的是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十多种癌症。
另外一类药叫多特异性抗体,比如四特异性抗体注射液和多特异性抗体注射液。它不像普通抗体只有一个“抓手”,而是有好几个,能同时抓住癌细胞上的不同靶点和免疫细胞,相当于把免疫细胞“拉”到癌细胞身边,让它们更高效地协同作战,干掉癌细胞。
如今,葛兰、赵蓓、朱少醒等知名基金经理的集体押注,无疑为他这场“创新药大冒险”又增添了一枚重要筹码。
来源:易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