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稳就业,山东何以“超时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5:36 1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1-8月,山东城镇新增就业91.2万人,超时序进度16.3个百分点。这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背后,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就业大省的担当与作为。山东是如何下好这盘棋的?答案就藏在政策的精准性、服务的贴心度和改革的系统性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1-8月,山东城镇新增就业91.2万人,超时序进度16.3个百分点。这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背后,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就业大省的担当与作为。山东是如何下好这盘棋的?答案就藏在政策的精准性、服务的贴心度和改革的系统性中。

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就业有力度更有温度。山东稳就业工作,首先赢在政策的前瞻性与协同性。如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施》,就包含13条具体政策,形成了全方位的就业支持体系。

这项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精准”。在社保补贴方面,山东创新性地将补贴直接发放至劳动者个人账户,按个人社保缴费额的25%给予支持。这一转变让劳动者直观感受到政策红利,1-8月全省已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5.3亿元。

对企业端的支持也很实在。山东将外贸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大幅提升,大型企业从30%提至50%,中小微企业从60%提至90%。同时设立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最高额度达5000万元,已发放185.6亿元贷款,稳定岗位超20.1万个。

这些政策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衔接、协同发力,为企业减负、为劳动者赋能,共同夯实就业“压舱石”。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既精准又贴心。政策要落地,关键在落实。山东将就业服务的重心放在“四类人群”上,开展差异化、精准化帮扶。比如对高校毕业生,山东开展“鲁惠乐业”青年就业促进行动,为异地求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省教育厅从源头优化人才培养,2024年新增博士点、硕士点中,80%以上聚焦“十强产业”及行业急需领域,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

对失业人员,山东健全常住地失业登记服务制度,让他们在就业地就能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1-8月,全省失业人员再就业40.6万人,同比增长3.9%,证明这一做法成效显著。

对创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山东同样有针对性举措。创业担保贷款加大支持力度,政府投资工程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确保就业路上“一个都不少”。

技能培训赋能,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技能提升让劳动者的“饭碗”端得更稳。过去的发展实践也表明: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只靠岗位创造,还要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更有利于破解“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

为此,全省扎实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今年已开展补贴性培训30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4亿元。同时,新政还进一步允许各市制定差异化补贴标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产业升级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各地还大力推进职工在岗培训。既为失业人员开通技工院校招生“绿色通道”,又帮助他们通过技能学习实现再就业。实践也印证:技能培训不仅解决当下就业,更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

优化就业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全省上下积极整合政府与市场资源,构建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就业服务“零距离”。比如,线上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线下举办小型化、专场化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持续发力。同时,还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2024年全省1.2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超过170万家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帮助实现就业择业达1023.7万人次。这种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服务模式,既发挥了政府引导作用,又激发了市场活力。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民生幸福的“温度计”。山东1-8月亮眼的就业数据背后,是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安稳饭碗和无数家庭的幸福梦想。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山东的就业土壤定将更加肥沃。但就业工作永远在路上,仍需各级各部门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相信,只要全省上下始终把就业放在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用政策的“力度”、产业的“厚度”、服务的“温度”,为群众编织起一张坚实的“就业保障网”,必将让更多群众端稳“饭碗”、增收致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文/刘纯银)

来源:国豪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