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获中国专利奖69项!推动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重庆有何妙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6:54 1

摘要:“十四五”期间,重庆获得中国专利奖69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6项。这些“高含金量”专利成果的背后,是重庆加强高价值专利布局培育的生动写照。9月24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范俊安对我市如何推动专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

“十四五”期间,重庆获得中国专利奖69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6项。这些“高含金量”专利成果的背后,是重庆加强高价值专利布局培育的生动写照。9月24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范俊安对我市如何推动专利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进行了介绍。

“中国专利奖的评选好比是专利界的‘奥运会’,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主办的,能够拿到中国专利奖的奖项,说明一个是技术很过硬,同时也说明这个专利技术能够实实在在推动产业的发展。”他说,近年来,重庆获奖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可以说专利工作与产业发展是齐头并进的。这也得益于我市在“十四五”期间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时始终坚持了“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从“广泛播种”转向“精耕细作”,让高价值专利布局更加精准。在高价值专利培育过程中,聚焦并且紧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这些重点产业,就是根据我市“33618”产业集群的需要,从产业“需求端”出发,倒逼创新“供给端”,最后再服务到产业“应用端”,这样形成一个闭环。五年来,我市有计划地立项支持了119个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累计支持项目资金4650万元,这些项目专利转化实施率达到97%以上,有效提升了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

第二个转变是从“单打独斗”转向“组团攻坚”,集聚创新要素破解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五年来,我市推动建设重点产业创新联合体,把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联结起来,共同攻关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难题。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让我市重点领域的专利“含金量”大幅提升。比如,今年我市获得第25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的项目,正是出自这些重点领域,是精准培育结出的硕果。

第三个转变是从“数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让专利更加贴近市场。近年来,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教委、市科技局等部门,推动创新主体建立以专利转化运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指导督促企业、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调整优化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相关考核规定中唯数量指标的做法。与过去相比,不仅要看专利的数量,还要看专利的质量,要看专利转化运用的成效,从而促进产出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价值专利。

“通过以上‘三个转变’,成功推动了一批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范俊安表示。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