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黄浦江畔的外滩FTC大楼内,直播、会议、社区讲座与论坛轮番上演,为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海派建筑注入了数字时代的活力。步行不到200米,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内数字化氛围同样浓厚。两处空间勾勒出申城中心城区“老建筑焕新”与“政务数字化”同频共振的活力图景。
老建筑焕新+政务数字化,“智云黄浦”描绘外滩数字新图景
作者/ IT时报记者 毛宇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在黄浦江畔的外滩FTC大楼内,直播、会议、社区讲座与论坛轮番上演,为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海派建筑注入了数字时代的活力。步行不到200米,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内数字化氛围同样浓厚。两处空间勾勒出申城中心城区“老建筑焕新”与“政务数字化”同频共振的活力图景。
自“智云上海”发布以来,黄浦区政府和上海电信围绕外滩FTC大楼与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智云黄浦”数字基座,云网AI、企业数字化应用等能力在这里高效整合,为区域内政企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服务。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码科创产业发展,黄浦区依托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今年7月,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政策,黄浦与杨浦成为上海互联网创新的重点区域。
黄浦区与小红书、B站等头部平台合作,推动内容生态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此次楼宇改造,正是区域创新驱动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缩影。通过空间升级和技术赋能,为企业与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拎包入住”造梦空间
始建于1936年的外滩古象大楼,砖石外立面留存着老上海的历史肌理。如今,在黄浦区“打造企业创作者名片”规划引领下,这座百年建筑通过数字化改造焕发出创新活力,成为“外滩FTC”,吸引科创团体与自媒体先锋入驻。
“FTC生态社区成立至今,已有300多位自媒体博主前来咨询直播设施与办公场景。”外滩FTC负责人方一凡介绍,这里的直播设施和办公场景对于博主们来说有着极大吸引力。
在7楼直播间,上海电信的“翼智播”展架格外醒目,绿幕前架着专业的影像设备,使得音视频卡顿率大幅降低,让内容传递更流畅。这里是博主们的“造梦空间”,已具备“拎包入住”的直播条件,不管是带货还是分享创意,都能实现“直播不打烊”;6楼会议室里,智能交互大屏集白板、文件共享、投屏于一体,成为企业高效碰撞思维的“数字助手”;5楼共享办公区配备天翼云电脑,支持视频剪辑、AI创意生成等算力密集型任务,创作者不再受制于传统设备。
今年6月,FTC大楼的数字底座逐渐完善,WiFi、4G、5G信号全覆盖,“消灭”了楼内的网络盲区,并且部署了高阶网关与AI摄像头,实现视频分析、市场监控等多元能力拓展。
FTC大楼,正在成为科创与自媒体人逐梦的热土,他们对网络、AI、算力的需求更好得到满足。
企业发展的“数字管家”
距离FTC大楼不到200米,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数字化氛围浓厚。大厅内,“黄浦区营商环境便利店”的服务大屏十分醒目。大屏涵盖金融、人力资源、场地等多元服务,还有“惠测额”“企易注”等特色功能,更有“专属服务包”等热门服务推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便捷化的营商服务支持,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其中,基于中国电信大模型“星辰MaaS平台”,由上海电信打造的“营商环境便利店——电信专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服务,包括AI算力智惠体验、云上私有化部署、智算一体机本地部署等模式,通过图文与二维码讲解,让企业便捷获取专业咨询。
在还未正式开放的D区,一间间透明办公间内,主机搭配四块电子屏,实时展示黄浦区智能帮办业务应用系统。企业办理业务时,只需点击“一键呼叫”,服务人员即可远程响应,线上线下高效协同。
“智云黄浦”项目正在黄浦区“落地生花”,将更深地服务于科创、金融科技、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智惠”升级,助力千行百业上云、用数、入算、注智,让创新在数字浪潮中乘风破浪。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E N D
来源:IT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