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自《黄帝内经》,核心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强调通过调理体质、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或发展。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治未病
中
医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自《黄帝内经》,核心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强调通过调理体质、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发生或发展。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01
陪诊偶察隐患
·
李大爷本来只是作为“司机”去陪诊,送老伴儿到市蒙中医院找肺病科主任王卫东治疗带状疱疹的。半个月后老伴儿的疱疹好了,女儿的失眠也调理得不错,可女儿的随口一句:“爸,你最近不也胸闷气短吗?顺便让王主任也瞧瞧?”李大爷拗不过,抱着随意的态度让主任看看,可对于王主任而言,接诊从来不是一桩可敷衍的小事——望闻问切,一板一眼,皆关乎性命,容不得半点草率。患者可以漫不经心,医者却必须如履薄冰。于是,他凝神、屏息,一番四诊合参——脉象弦细似钢丝颤动,结代如漏拍钟摆;抬眼望去,老人面色如蒙尘铁器,唇舌泛着青紫。一句“常生闷气吗”的询问,更坐实了肝郁血瘀的症结。听闻心电图“没毛病”,李大爷转身欲走,王主任却告知“静态心电图只有几秒钟,很多心律失常、缺血性改变会被漏掉。”建议还需进一步做相关辅助检查。谁也不曾想到,这场随手牵出的诊脉,竟会撕开平静生活下的病情突变。
02
精密检查定危机
在李大爷佩戴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后,数据揭晓心脏真实状态:频发室早、异常Q波及ST-T广泛改变等高危信号,提示心脏已频繁拉响警报。随后的冠脉ct检查进一步证实多支冠状动脉存在混合斑块,狭窄程度达50%。虽暂无需介入手术,但王主任认真的说到:“若拖延半年,冠心病恶化可能导致不可逆后果。”这场“及时雨”般的诊断,将李大爷从潜在心梗危机边缘拉回。
03
标本兼治破困局
针对李大爷病情,王主任制定“三管齐下”方案:中药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缓解肝郁血瘀的体质根源;西药精准抗血小板、调脂稳心率,控制指标进展;同时开出“生活处方”——低盐饮食、日行六千步、书写情绪日记宣泄郁结。短短一个月,中西医协同起效,李大爷胸闷气短显著缓解,夜间可平卧入眠,身体与情志状态同步改善。
04
未病先防显真章
李大爷的案例恰契合中医“未病先防”理念。若长期肝气郁结未加干预,逐步发展为血瘀证候,与冠心病进程深度关联。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900万人死于冠心病,中国相关死亡率30年激增近一倍。王主任通过早期辨识体质偏颇、干预生活方式截断病势,正彰显“上工治未病”的智慧——不待病症爆发,于气血失衡之初化解危机,为重疾防治提供中医方案。
肺病科的诊室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但更多时候,我们希望把“未病”的故事讲在“已病”之前:
暖心提醒:
• 给爱熬夜的年轻人:一次胸闷,也许不是累了,而是心脏在报警;
• 给讳疾忌医的长辈:一次“顺便”的号脉,可能换来十年的天伦之乐;
• 给所有读者:健康不是“没症状”,而是主动管理风险。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愿每一次“号脉”,都能“号”出生命的转机。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